“city不city” 国内文旅市场一路“繁花”

2024-07-05 13:00:43 - 江苏经济报

从爆火的天水麻辣烫,到引得无数游客打卡拍照的泉州簪花,再到热度不断攀升的阿勒泰草原……今年上半年,我国文旅市场持续升温,文旅融合跑出“加速度”,为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

“city不city” 国内文旅市场一路“繁花”

“新中式”出行热力十足

在苏州园林里品古韵悠长,在景德镇的瓷器上感受“中国美学”,在西安的城墙下回望大唐气象……穿汉服、撑油纸伞、尝传统糕点、逛非遗集市,“国潮”已成为旅游市场亮点。

利津剪纸、黄河口草秸画惟妙惟肖,老扬琴、吕剧曲韵悠扬,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老街长巷“黄河大集”人文气息浓郁。河南的“豫见非遗赓续文脉”非遗国潮派对上,从妙趣横生的传统文化小课堂到“丝竹华章”民乐演出、“当云染遇上太极”舞蹈快闪,一系列国风、国潮互动节目嗨翻全场。福建省福州市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里,古厝闽剧别具风味,民俗表演新奇有趣,咏春拳法惊艳四座。在甘肃省武威市汉唐天马城内,“万人吟诵凉州词”,将观众拉回到千百年前的凉州大地。

从文创产品到文化体验,“国潮”多点开花。在洛阳市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内,不少游客身穿汉服参观游览、拍照留影。洛阳免费提供汉服体验服务的“汉服酒店”预订更火。美团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提供汉服主题产品的酒店较去年同期增长120%,相关订单量增长300%。

充满“国潮”元素的沉浸式文旅,为文旅市场发展注入新动能。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吕宁表示,要不断发掘深厚的文化底蕴,满足多元化的旅游需求,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发掘“新中式”潮流下的文化消费潜力。

县域旅游消费旺

今年上半年,许多年轻人爱上了“小众”打卡地,“宝藏县城”等话题不断登上社交媒体热搜。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凭借隆江猪脚饭、隆江绿豆饼、靖海豆辑、客家擂茶吸引了一众美食爱好者。“火遍全国大街小巷的隆江猪脚饭,原产地就在隆江镇,这次来必须尝尝最正宗的味道。”消费者丁小姐说。

受益于近期热播短剧《我的阿勒泰》,新疆阿勒泰地区旅游热度飙升。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雷山县,也在今年端午期间火出圈。西江千户苗寨、郎德苗寨早中晚景色都不同,牛瘪火锅、酸汤牛肉、“高山流水”等美食让人回味无穷。

美团数据显示,5月1日至今,与“县城旅游”相关的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了605.2%,大众点评评论及笔记条数同比上涨100%。截至6月4日,端午期间县域市场景区门票订单的预订量同比增长65.1%、酒店民宿预订订单量同比增长50.8%,“人少景美、松弛感、特色体验”是年轻人搜索最多的关键词。

随着社交媒体影响力的提升,年轻人成了内容生产和传播的主力军,不少县级宝藏旅游目的地被成功挖掘并且脱颖而出,吸引了从南到北、从年轻到中老年群体等大量游客。游客的纷至沓来,也推动了县域实体店铺订单量大幅增长,有效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业内人士建议,发展县域旅游要深化“景城共建、主客共享”理念,围绕景区景点外在环境、公共服务、综合管理等全方位自我完善和自我革新,打造“四季有景、全民皆景”的全领域全周期旅游发展模式。

科技赋能打造文旅新业态

随着“数字敦煌”建设的不断推进,敦煌文化实现了从墙上“走下来”、从洞里“走出来”。与“数智人妇好”见面共赏三千年前的文物,戴上VR眼镜一秒“穿越”到时值盛世的洛阳。今年上半年,科技赋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效果更加明显,新玩法、新产品、新业态层出不穷,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活力。

“文旅+科技”场景、业态正不断丰富。今年2月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首批42家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名单。这些新空间涵盖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工业遗产、文博场馆、剧院剧场等,运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并有机融合文化创意等元素,让游客深度介入与互动体验,形成消费新场景。据测算,“五一”假期5天,这些新空间实现消费总额超过2.2亿元,吸引消费者超430万人次。

市场反响良好的同时,政策也在稳步推进。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日前联合印发《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数字经济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推动智慧旅游创新发展。

多地在智慧旅游领域展开了积极探索。上海发布《上海市打造文旅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今年,上海还将聚焦数字文化、智慧旅游、虚拟演艺三大场景,开展文旅元宇宙重大应用场景“揭榜挂帅”,在今年年底前推出10个以上文旅元宇宙创新示范项目。

“ChinaTravel”成流量密码

今天在北京簋街排号等着吃烧烤,明天在上海外滩坐地铁,隔几天又在重庆打卡8D魔幻城市……这些外国背包客甚至创造了一句英式中文“city不city”,演绎成为城市化、洋气、新颖、刺激的形容词。

“city不city”的火爆背后,是中国免签政策的“朋友圈”在不断扩大,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对来自欧洲、美洲、大洋洲和亚洲的54个国家实施免签政策。

随着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持续发力,今年上半年,街上的外国游客越来越多了。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今年全国口岸累计入境外国人1200.9万人次,其中免签入境701.4万人次,日均7.9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1.9倍。“新手村”北京、上海、广州,“进阶版”成都、西安、重庆,“Hard模式”新疆、西藏,成为外国游客中国游的热门地。

“city不city”的热潮只是“ChinaTravel”(中国旅行)流行下的一个缩影。如今,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带着“ChinaTravel”标签的帖子已达88.8万条,俨然成为新的流量密码。这些外国博主拍摄的视频和分享的故事,让更多人对中国充满了向往。

与过去跟团看景点的传统玩法不同,现在的外国游客也倾向于网红打卡式的“特种兵”旅游。他们走进大街小巷,穿行于小饭馆与菜市场之间,全方位体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除了中国的美食和美景,手机支付和公共交通的便利性也成为外国博主经常讨论的话题。

专家表示,“city不city”的火爆不仅是一个网络现象,更是中国旅游市场强劲发展和中外文化深入交流的生动体现,它折射出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旅游市场的活力以及社交平台的影响力。

张丽娅整理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