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菜花洞

2024-07-05 11:35:33 - 媒体滚动

重回菜花洞

重回菜花洞

黎明初露,阳光渐渐铺满云贵高原的每一寸土地。从贵阳出发,车子行驶50公里就到了安顺市平坝区的白云镇。乡间的早晨别有一番热闹,道路两旁,村民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生机勃勃。继续向前,经过约1公里车程,来到了一个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地方——三线贵州航空发动机厂旧址(现中国航发黎阳动力旧址)。这里是新中国成立后,贵州首台航空发动机涡喷-7诞生的地方。

1965年,在“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和“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国家号召下,以沈阳黎明机械厂、哈尔滨东安机械厂为主力的工程师与技术人员,携带着各种机器设备,如同众水汇江海,不断地涌向这片被群山和薄雾环抱的土地。

同年3月,第三机械工业部派遣由沈阳黎明机械厂、第四设计院和勘测公司组成的选厂工作组前往贵州。他们与地方政府协同作业,分为四个专业小组进行地点勘测。包建三线建设的职工武兴洲在他的日记中描述道,“我们高唱着《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登上了大客车,在锣鼓喧天的热烈气氛中,我看到妻子在流泪……”

在锣鼓声中和充满激动和不舍的氛围里,工作组成员满怀激情登上前往未知地点的大客车。那时候,“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了三线建设时期最响亮的口号,每个人都是响应国家召唤的战士。

经过周密的勘察,勘察队最终确定了菜花洞作为建设地点,这个远近闻名、长达十几公里的巨洞天然符合三线建设的核心要求:靠山、分散、隐蔽。菜花洞被苍翠的山林环抱,隐秘地坐落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其洞道深邃,可直通邻县,曾经是“土匪洞”和当地少数民族的“躲兵洞”,洞内更有一条神秘的暗河穿行其间。在三线建设的浪潮中,这一自然山洞被改造成了一个关键的盘轴车间,成为国防工业重要的隐秘基地。

随着晨光逐渐洒满大地,菜花洞前的旧场景仿佛被时光重新唤醒,往日熙熙攘攘的建设场面与那些大干快上的热火朝天的景象浮现在眼前。

菜花洞的建设,无疑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在洞穴的开发过程中,工人们不得不面对连绵不断的降雨和复杂多变的喀斯特地貌,这些自然条件对于任何建设工程都是巨大的挑战。他们在基础设施极为落后的情况下,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土石方工程,每一天都在与泥土和石块的重量进行斗争。

“在三线工作,我们的第一课是挖掘房基、平整土地,帮助建筑工人搬运砖瓦。某一天,厂里宣布要派车带我们去贵阳洗个热水澡。那时工地上没有澡堂,我们已经两个月没有好好休息了,全身覆盖着厚厚的泥巴。听到可以洗澡的消息,大家都欣喜若狂。然而,早餐后不久,厂里又传来消息,由于预计将有大雨,需要所有员工赶紧去抢运水泥。洗澡的计划只能取消,但大家仍然毫无怨言地继续投入到工作中。”参与三线建设的职工赵玉芝这样回忆道。

“1965年10月,连续下了21天的毛毛细雨,而工地上的同志们却无暇顾及自身的舒适与否。他们穿着被雨水浸透的棉衣,在滑泥与湿石间辛勤劳作,夜晚则围坐在简陋的火堆旁,希望棉衣能在凌晨前干透。同志们风里来雨里去,从不计较工作时间的长短,为的是早日将车间建设完毕。”参与三线建设的职工王玉俊说道。

这种艰苦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挑战,更是对工人们体力和意志的极大考验。在这种环境下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强健的体魄,更需要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对目标的执着追求。这种无怨无悔的工作态度和奉献精神,成为“三线人”令人敬佩的品质,也是他们能够克服种种困难,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的关键。

在“边建设、边生产”的总方针下,为了确保早日投产,第一代创业者们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对昼夜颠倒毫无怨言,白天精心策划、推动各种技术任务顺利开展;到了夜晚,这群人便化身为劳动者,直接奔赴工地,亲自动手。他们背着方砖,混合着泥浆,一砖一瓦地筑起厂房的每一面墙;他们铺设道路,搭建职工宿舍,不畏风霜雨雪;他们卸下重达数吨的机器,小心翼翼地安装各类设备,确保每一个部件都精准到位。这样的日子虽然充满了无尽的艰辛和挑战,但大家毫无怨言。

1970年,贵州生产的第一台涡喷-7型航空发动机在黎阳机械厂装配成功,于5月23日凌晨5时15分顺利完成工厂试车,这也是新中国第一台贵州生产的涡喷-7型航空发动机。

缓步走进菜花洞,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虽无硝烟却紧张备战的年代。洞内空间宽敞,分为两层。当年,根据生产的具体需求,内部空间被用砖墙划分成若干专区,既用于安置关键的生产设备,也用于进行重要的工序操作。

这些划分精心考虑了洞内的自然条件,巧妙地将其转化为各种功能区:会议室、检修口、卡修室、钳修室、工具室等共31个区域,每一处都被设计得尽可能发挥最大的空间效用。这种布局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体现了老一辈们对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对效率的追求。

步入这样一个布局精细、功能丰富的山洞车间,不难想象到当年工人和工程师们在这里辛勤劳作的情景。他们在这些狭窄而又复杂的空间中,与时间赛跑,与困难抗争,只为确保国家安全和工业进步。每一块砖、每一堵墙,都承载着无声的坚持和默默的奉献。

深入洞穴的内部,可以听到洞顶的水珠汇聚落下的滴答声,地面也因此变得湿滑。当年,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老一辈的建设者们曾在洞壁和洞顶砌设了防潮墙,进行了必要的防潮处理,力图抵御湿气侵袭。然而,菜花洞在投产后仍不得不面对自然环境带来的挑战:不时有山石脱落冲进厂房,损坏宝贵的设备;洞内的天然漏水也常导致电气设备受潮短路,设备受到腐蚀的问题也时有发生。在这种充满挑战的环境中,前辈们不得不时刻准备投入到设备的紧急抢修中,他们忙于烘干设备,为机械零件除锈,以保持生产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进入较为宽敞的大厅,这里曾是关键生产设备的安置之地。洞壁上,斑驳的标语仿佛还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一个路线,一种观点,要经常讲、反复讲。只给少数人讲不行,要让广大群众都知道。”“在订计划的时候,必须发动群众,注意留有充分的余地。”这些标语,虽颜色已淡,字迹模糊,却依然散发着当年的热情与坚定,让人不禁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激昂和决心。它们映射出了一个时代的思想风貌和集体记忆。

继续深入菜花洞内部,空气中的刺鼻气味变得越来越浓厚。那是机油与金属摩擦交织的独特气息,浓烈而鲜明,承载着工业时代的印记,这种气味让人不难想象洞内曾经机器轰鸣的日子。伴随着刺鼻却异常亲切的气味,向洞里一步步深入,宛如穿梭在过去和现在之间的时光隧道。不禁让人想起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和为国家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让现在的我们难以相信,前辈们是如何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完成那些艰巨的任务。

而今,当年喧嚣的生产线已化为静默,曾经的机器运转声早已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洞内回荡的风声,以及偶尔从洞口传来的鸟鸣和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空空荡荡的山洞里,偶尔可以看到一些遗留的机械部件,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像是在等待有人来唤醒。

站在洞口,望着远处逐渐苏醒的村庄,可以想象当年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怀揣着对国家的无限忠诚和对未来的憧憬,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创造出奇迹。在这里,他们的生活虽充满艰辛,却有着难得的纯粹与热情,寂静的小山坳里干出惊天动地的事,这是他们的骄傲。

沉默的菜花洞,不仅是工业遗址的见证者,更是文化与历史交织的丰碑。“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装备行业领域新时代廉洁文化培育基地”等荣誉称号相继授予三线贵州航空发动机厂旧址。

从寒夜牛栏酣梦到白昼旷野筑垒,从奋战测绘图纸到首台机器告捷,黎阳创业者一路披荆斩棘,凯歌嘹亮,创造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条条生产线、一座座厂房建成投产,为贵州国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时间如织,岁月如歌。随着2004年最后一个机加车间的搬迁,菜花洞已不再进行生产,标志着黎阳由传统制造向新时代发展的重要转折。菜花洞里,当年那些充斥着机器轰鸣和工人笑语的繁忙景象,已然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没有了往日的生产喧嚣,没有了忙碌身影的交错,风雨无阻地侵蚀着洞口的漆门,岁月在其表面刻画出一幅斑驳的图案。

菜花洞成了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历史教学场所,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访客。每一块石头、每一片土地都镌刻着过去的辉煌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每一个角落都讲述着三线建设的故事,让人们了解到在那个特殊时期,整个国家如何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布局,如何从弱小走向强大。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