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财观|金融科技人才供需调研报告(2024)发布

2024-07-05 14:58:35 - 新华财经官方微博

转自:新华财经

题:金融科技人才供需调研报告(2024)发布

作者: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金融科技人才发展课题研究团队:周道许、周京、陈放、刘玉书、汪璐

随着金融数智化转型的加速,我国金融行业对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近期,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针对我国金融科技人才的供需情况进行了调研,并针对进一步加强我国金融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相关队伍建设工作提出了建议。

一、我国金融科技人才供给情况(一)金融科技人才概念辨析

1.金融科技人才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尚未对金融科技人才给出一个普遍认可的明确定义。但2020年10月22日实施的行业标准《金融科技发展指标(JR/T0201—2020)》对“金融科技”进行了界定:“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其核心是持牌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前提下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完善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赋能金融发展提质增效。”基于此,综合已有的相关学术研究,本报告对金融科技人才采用了一个较为宽泛的定义:金融科技人才是指从事金融科技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

2.推动金融科技人才发展的相关政策

近年来,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并指出了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和相关制度建设的方向。整体而言,相关政策都涉及了加强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措施,如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优化人才结构、建立激励机制等,以提升科技能力和创新活力,推动金融科技和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表1)。

表1推动金融科技人才发展的相关政策

新财观|金融科技人才供需调研报告(2024)发布

新财观|金融科技人才供需调研报告(2024)发布

(二)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情况

金融科技作为一门新兴的跨学科专业,涉及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诸多前沿科技与金融领域的深度融合。金融科技不仅在重塑传统金融学科的架构,也在革新传统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范式。培养卓越的金融科技人才,不仅是保障金融科技领域职能有效运行的重要方面,更是推动金融科技稳健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

1.高校金融科技专业设置和招生情况

我国自2017年开始增设金融科技本科专业教育。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4年)》,金融科技本科专业属于经济学门类金融学类下设的专业,专业代码为020310T。2017年9月,全国首个金融科技学院在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诞生,2018年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获批开设金融科技专业,成为内地“首家”。2019年初教育部批准了中央财经大学、山东工商学院、西华大学、三亚学院四所院校设置金融科技本科专业。据中国教育在线网统计,截至2024年6月中旬,开设金融科技专业的本科院校共110余所,约占总开设金融类专业院校的29%,其中公办院校有60余所,民办院校有40余所。

从开设金融科技专业的本科院校省份分布来看,北京市为开设金融科技专业院校数量最多的省市。其次,广东省为开设金融科技专业第二多的省市(图1)。

图1开设金融科技专业本科院校的省市分布图

新财观|金融科技人才供需调研报告(2024)发布

在开设的金融科技专业本科院校中,各类型院校均有开设金融科技专业。例如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财经类高校,南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综合类大学,以及农业类(南京农业大学)、语言类(四川外国语大学)、民族类(青海民族大学)、医药类(山东协和学院)等都开设了金融科技专业(图2)。

图2本科开设金融科技院校类别占比图

新财观|金融科技人才供需调研报告(2024)发布

金融科技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根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的2024年硕士专业目录(检索时间为2024年6月15日),我国设立金融学类的硕士点院校共230余所,其中有40余所设立与金融科技及相关的研究方向,约占18%。从开设金融科技相关方向的硕士点院校的研究方向可以看出,有19所院校的研究方向是与其他方向进行交叉融合,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的金融科技与智慧治理、上海交通大学的金融科技与量化投资、西安交通大学的金融科技与金融工程等。

在金融科技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领域方面,与金融科技相结合的方向包括智慧治理、量化投资、金融工程、风险管理、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投融资分析、金融统计、金融创新、智能金融、数字金融、金融机构、金融管理和金融数据分析。金融科技与其他领域形成更广泛交叉学科的专业设立展示了各大院校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的努力,这些创新性课程设计有助于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高端人才,满足行业多样化需求(详见附录2)。

从我国开设金融科技研究方向硕士点院校的省份分布来看,北京是院校开设最多的省市,其次是上海和江苏(图3)。

图3开设金融科技研究方向硕士点院校的省市分布图

新财观|金融科技人才供需调研报告(2024)发布

从2024年各院校金融科技硕士拟招生人数的数据来看,财经类院校的招考人数较多,特别是兰州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拟招生人数分别达到100人、98人和32人。这一趋势表明:一是目前财经类院校是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中的主力军。二是金融科技教育需求的迅速增长,财经类院校扩大金融科技相关专业招生规模,是对市场需求的反映(图4)。

图4开设金融科技方向硕士点院校的拟招生人数(2024年)

新财观|金融科技人才供需调研报告(2024)发布

2.高校金融科技专业的课程设置特点

金融科技专业作为交叉学科,其课程设置体现了综合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一是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各高校开设的金融科技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涵盖了《金融科技概论》《金融学》《投资学》《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等基础课程,同时还涉及到了《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区块链技术与应用》《深度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等金融领域相关科技课程,体现了学科交叉性,知识面宽、覆盖面广。

二是跨学科融合的创新性。金融科技专业注重跨学科的培养模式,将金融学与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等学科有机融合。例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其课程设置中,将金融科技与量化投资、金融工程等学科相结合,培养熟悉金融理论基础知识和量化分析方法和工具的复合型人才。

三是贴近产业发展前沿的实践性。部分高校通过与知名金融科技企业合作,提供体验式学习机会,建立实习基地和实践平台,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深圳大学邀请业界专家讲授实务性课程,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提供创新实践平台,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实际的金融科技项目,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职业竞争力。

3.高校金融科技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一是高校培养速度跟不上行业对人才数量的需求。当前高校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的速度相较于行业的发展速度而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且高校人才培养周期较长,短期内难以满足行业的迫切需求。

二是高校教学内容跟不上行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金融科技行业的快速迭代和技术更新,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高校金融科技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较为滞后,例如当前我国金融科技基础设施自主创新和自主可控技术的应用全面提速,但高校金融科技相关专业却缺乏相关教材,难以跟上行业的最新发展。

三是实践教学相对不足。虽然有少数高校为金融科技专业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但整体而言,金融科技专业实践教学仍然是薄弱环节。

(三)金融科技人才认证情况

证书类考试认证也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与金融科技人才相关的证书主要有中国银行业金融科技师、特许全球金融科技师、深港澳金融科技师。

1.主要金融科技人才相关证书

中国银行业金融科技师(CFT)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建行大学、深圳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共同开发,旨在为行业提供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科技从业人员顶级能力认证,打造“培、考、战、评”四位一体的高端金融科技人才认证体系。

深港澳金融科技师(SHMFTPP)全称“深港澳金融科技师”专才计划,由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香港金融管理局、澳门金融管理局,依托行业协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三地推行,建立“考试、培训、认定”为一体的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机制。该项目旨在打造精通国际金融市场通行规则、具备科技创新理论功底、拥有较高伦理道德职业标准的高素质、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

特许全球金融科技师(CGFT)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学术指导、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颁发,旨在为金融科技行业培养所需的既掌握金融知识体系,又具备科技创新理论功底的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

2.我国金融科技人才认证体系面临的挑战

我国金融科技人才认证体系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挑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当前不同机构和组织推出的认证标准各异;二是认证体系的国际影响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二、我国金融科技人才需求情况(一)从公开报道看,金融科技人才需求较大

综合公开媒体报道看,近年来各大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人才需求呈现出两个特征。

一方面金融科技人才占比进一步提高,据《证券日报》2024年4月初报道,“综合测算,截至去年末,国有六大行的科技人员总数已超9万人。其中,有4家银行进入‘万名科技人才行列’,分别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从科技人员增长来看,去年交通银行科技人员同比增长超30%。具体来看,工商银行的金融科技人员达3.6万人;建设银行科技人员达16331人;中国银行科技人员达14541人;农业银行科技人员达13150人;交通银行科技人员的数量达7814人;邮储银行全行IT队伍人员数量超7000人。”

另一方面对金融科技相关人才的需求增幅较大。据《21世纪经济报道》,“农行2023年科技人员总数达到13150人,较2022年末新增3129人,同比增加31.22%,首次超过招行位居第四位,科技人员数量占总员工的比重为2.9%。交通银行的科技人员数量在2023年末达到7814人,较2022年末新增1952人,同比增加33.3%,已超过邮储银行,员工占比从2022年末的6.38%增加到8.29%。兴业银行科技员工占比已连续2年在10%以上,在已披露相关数据的银行中占比最高。继2022年末科技人员数量同比翻倍后,2023年末又新增超1000名科技人员,总数量同比增加16.85%达到7828人,目前科技员工占总员工的比重达到13.91%。”

(二)从招聘需求看,金融科技人才岗位多样化、对复合型人才需求高、薪酬区间跨度较大

综合目前国内主流招聘网站所发布的“金融科技人才”相关岗位招聘信息看,呈现四个特点。

一是招聘岗位多样化。金融科技人才的招聘岗位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系统建设、运维、开发、安全运营等。例如,银行相关机构发布的招聘公告中,主要涉及系统建设运维类、系统架构类、安全运营类等多个岗位。

二是对复合型人才需求高。从招聘网站发布的金融科技相关岗位职位描述看,对于高端金融科技人才岗位,一般需要具备金融领域知识和科技背景,能够跨越金融和科技两个领域。但这种复合型人才在市场上较为稀缺,因此也更具竞争力。

三是薪酬区间跨度较大。综合各大招聘网站薪酬设置情况看,金融科技人才薪酬区间在六千至三万左右,其中“北上广深”的相关岗位标注的薪酬要高于其他地区标注的薪酬,有少部分高端金融科技岗位愿提供近百万的年薪。

四是银行是目前招聘金融科技人才的主要金融机构。

(三)从调研情况看,金融科技人才需求前景广阔,人才供给和培养需跟上

针对金融科技人才需求情况,2024年6月中旬,我们对158位来自金融科技相关领域的监管部门领导、行业高管以及金融科技人员开展了针对性问卷调研。这些调研对象其中8%来自金融监管部门,27%来自银行类机构,12%来自证券类机构,14%来自保险类机构,17%来自金融科技相关公司,22%来自其他金融机构。具体情况见表2。

表2金融科技人才需求问卷反馈结果 新财观|金融科技人才供需调研报告(2024)发布

新财观|金融科技人才供需调研报告(2024)发布

新财观|金融科技人才供需调研报告(2024)发布

新财观|金融科技人才供需调研报告(2024)发布

从问卷情况看,当前金融机构对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较大,金融科技对金融机构业务产生显著影响,金融行业对金融科技人才需求强烈且技能要求明确,但人才供给不足,需加强培养与培训。

三、建议

(一)进一步提升高校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力度

一是扩大培养规模,满足行业需求。为了提高高校金融科技人才培养规模,高校应进一步扩大相关专业招生规模。同时,高校可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开设短期培训班和在线课程,灵活应对行业需求。建议设立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参与企业实习和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不仅能缩短人才培养周期,还能确保学生在毕业时具备实际工作经验,迅速适应职场需求。

二是更新教学内容,提升人才质量。为了使高校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接轨,高校应不断更新课程设置,引入金融科技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最新发展动态。同时,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设立金融科技实验室和模拟交易平台,提供更多的实习和项目实践机会。

三是提升师资水平,优化教学质量。为了增强高校师资力量,高校应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和进修,鼓励教师参与行业交流和实践活动,提升其对新兴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建议引进具有跨学科背景的高质量师资,吸纳金融科技领域的专业人才和企业高管加入教学队伍。通过建立教师与企业间的合作机制,促进教师了解行业动态和实践需求,从而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符合行业需求的金融科技人才。

(二)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科技人才认证体系

一是统一认证标准,提升权威性。要制定全国统一的认证标准,需加强各方协调与合作,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可以由国家金融监管机构牵头,联合行业协会、专业机构和企业,共同制定并推广统一的认证标准。统一标准不仅有助于提升认证体系的公信力,还能提高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认同感和参与度。标准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金融科技的多样性和动态性,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加强实践能力考核,提高实用性。为了增强认证体系的实践性,须不断优化认证考试内容,增加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环节。建议在认证过程中,设置实操考试、模拟场景和项目实训,全面考察从业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可建立认证后的持续教育和再认证机制,确保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与时俱进。通过这些措施,使认证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求,帮助从业人员更快地适应岗位要求,满足企业的用人标准。

三是推动国际化进程,增强全球竞争力。为了提高金融科技人才认证体系的国际化程度,需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建议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与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开展合作,推动认证体系的互认。可以通过举办国际交流活动、设立国际认证项目等方式,提升我国认证体系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积极吸引国际优秀人才,通过建立便利的认证和评估渠道,帮助其快速融入我国金融科技行业,提升我国在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竞争力。

(三)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建议金融机构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在完善科技人才培养机制方面:一是加强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并举: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招聘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二是实施定向培养计划:如部分银行机构与高校合作,通过线上和境外线下的培训模式,加强数据分析人才的专业培养;三是多维度人才培养:通过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如业务分析师、用户体验师等,加强科技应用型人才的全面发展。

在推动组织架构变革方面:一是推动业务、技术和数据的深度融合:通过调整组织架构来加强跨部门、跨条线的协作;二是优化高级管理层结构:通过调整高级管理层,成立了金融科技委员会,推动科技治理的架构转型;三是建立专门的金融科技部门:通过设立金融科技部门,可进一步专注机构金融科技发展和创新,例如依托金融科技部门,可推动创新管理和项目孵化,强化科技创新的系统性管理等。

在金融科技人才创新激励机制方面:一是可建立创新基金和项目孵化体系,例如通过成立创新基金来加强科技创新的引导和激励;二是实施系统化的科技人才评价和奖励体系,提升本机构金融科技人才自我提升和内驱发展的积极性。

编辑:王春霞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