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口号定得好

2024-07-05 14:36:00 - 北京晚报

这个口号定得好

徐惟诚(右)和苏文洋。

这个口号定得好

1984年6月的一天,顶着炎炎夏日,北京晚报本市新闻组的两位记者,来到时任北京市委副书记徐惟诚、副市长白介夫两位领导面前,向他们做关于举办“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的请示汇报。

其中一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就是北京晚报记者苏文洋。此前,他在文物采访中目睹长城坍圮失修的状况后,萌发了群众赞助修缮长城的念想,这个大胆的想法虽然得到了报社领导的赞同,但究竟能不能得到上级的支持与批准,能不能办成办好,谁也拿不准没把握。于是报社请求向两位市领导当面汇报,积极争取支持。

工作汇报完毕,不久得到两位市领导的批复:“赞成,可以走这条路!”并且还对具体如何实施的细节,如是否先提一个方向、是否还需一点时间等,提出了一些询问和建议。很快,徐惟诚专门就此问题,向有关中央领导请示,同样得到了认可和支持。

有了中央和北京市两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苏文洋和晚报编委会倍感温暖振奋,对活动的顺利开展充满底气和信心。在唤起国人保护长城意识,将保护长城与热爱中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共识下,“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的大幕徐徐拉开,各级政府部门一路绿灯,为这项公益活动的启动实施保驾护航。

40年过去,看到当年这份保存完好的请示文件,94岁的徐惟诚回想往事历历,谈及当年为何会选择支持这项活动时,他直言:“因为我知道这是个好事,希望它能搞成功!”时隔多年,他依然赞不绝口,“这个口号定得好!——爱‘我’中华,修‘我’长城,中华是‘我’的中华,长城是‘我’的长城,是和‘我’有关的,这样就把个人和长城、和祖国挂起钩来了。万里长城,本来跟‘我’没有关系,但‘我’去过一次,就和‘我’有关系了,‘我’捐几毛钱、捐一块砖,长城是‘我’参与修起来的,就跟‘我’关系大了,这是‘我’能为长城做的事。这个口号会让人们产生一种主人翁意识和自豪感。”

诚哉斯言,“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开展后,迅速点燃了全国人民爱长城、爱国家的热情,社会各界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人都捧着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而来,捐款行动如火如荼。在由上至下、由官方至民间的关注和努力下,真实的长城被一段段修复着,长城所代表的民族团结精神也一节节挺立起来。徐惟诚为之感叹,“爱我中华修我长城”是一次成功的爱国主义教育,真正做到了深入内心,“爱国主义,必须要让人们真正觉得自己和国家是有关系的,让人们去做一点事,感觉到自己能为这个国家做些事情。”

这一前所未有的创新之举也为文物保护、修复树立起了新示范,指明了新方向。1986年1月,在北京市第三次文物工作会议上,徐惟诚、白介夫、陈昊苏、侯仁之等出席并讲话,特别提道:“国家投资和社会资助古建筑维修经费达到四千二百零七万元,一批古建筑得到修整,以‘爱我中华修我长城’为代表的各项社会赞助活动,为集资维修古建筑提供了经验。”

此言不虚。1986年6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有关领导收到了寄自“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办公室的一份报告中提到,自活动开展两年以来,共收到捐款904万元,已修复八达岭、慕田峪长城4000余米,古北口长城也正在修缮中,这些工作促进了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和首都旅游事业发展,并对辽宁、天津、河北、山西等省市社会赞助修复长城的活动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形成了全国性的保护长城的好风气,阻止了那种随意拆毁长城的恶劣做法”。

这份报告中写到,主办方对于赞助款的使用采取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各项开支均认真审核,随时接受两位经济顾问的检查和监督。时至今日仍可以看到,这份报告纸页四周的空白处,写满了徐惟诚等多位相关北京市领导的意见批示,留有多处“同意”“支持”的字样,体现出政府对“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充分认可支持的态度,不仅仅是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在经济上也提供了实际的赞助,这为活动的长期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后援。

大事必作于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报告的左下角有三行引人注目的小字:“注,所附经费使用情况,是惟诚同志要求他们补报的”,落款“惟诚处7.22”。徐惟诚作为日理万机的市委副书记,竟关注到这项宏大活动中如此细小的一个关节,他责成主办方附上经费使用明细,也正是为了确保这项活动顺利、有序、规范进行。从留存在历史文件上的这些点点滴滴的痕迹中,可以看出当年“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组织得是多么有条不紊、一丝不苟,从领导到主办方到基层工作人员,都充分重视,密切关注,认真汇报、审核、监督着每一个细节。

“全世界只有中国有长城这个景观,‘爱我中华修我长城’,这个文化遗产,这种精神是谁的呢?是‘我’的,是全中国14亿人的!”抚今追昔,作为北京日报社曾经的老社长、老报人,徐惟诚更是对北京晚报这一敢为天下先的倡议感同身受。他自豪地说:“我历来主张报纸要搞社会活动,和群众打成一片,为社会做实事,也扩大报纸的影响。我们报社是第一个成立社会工作部的,就是要来做这件事!”本报记者张玉瑶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