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人民的光荣

2024-07-05 16:01:04 - 北京晚报

这是人民的光荣

“40年前陪同父亲去北京参加八达岭一二期赞助修复工程竣工典礼,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5月中旬,在河北省行唐县,见到专程赶来的本报记者,张三海的长子张志军对记者说:“父亲的爱国情怀激励我一生。”

1984年“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启动后,张三海捐款一万元,是国内个人捐款最多的。他的人物专访刊发在9月18日《北京晚报》一版,一年后收入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制重点中学语文《写作》(第二册)。

记者刚坐下,张志军就询问当年采访他们父子的记者苏文洋的近况,“那天我们刚到宾馆,他就来了,与父亲聊了一晚。他那股子认真和执着,令我肃然起敬。一瞬间,我觉得我们就是一家人,为了修复长城这个共同的愿望各自忙碌着。”那次采访,父亲的一句话让张志军记忆深刻——“爱我中华修我长城”是人民的光荣。

“从北京回到行唐县,父亲对我说,长城是中国的象征,是我们的骄傲。这次到北京,我看到修复后的八达岭长城雄伟壮丽,我感到自豪。”张志军告诉记者,1951年初,张三海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远赴朝鲜,“火车经过山海关时,长城清晰可见,但长城上不少残垣断壁也让他揪心。”

张志军告诉记者,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张三海因在战场两次负伤造成的后遗症,不得不提前离开部队。“1976年,我参军驻守在山海关老龙头长城,父亲来到军营看我,也来看看山海关长城保护情况。”张志军所在的部队首长听说张三海曾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并立功受奖,就要求他给战士们讲讲战斗故事。张三海欣然应允,讲到最后,张三海说:“战争年代,我们是国家的钢铁长城,用钢枪保家卫国;和平年代,我们就是长城卫士,用爱心修复和保护好长城,让它永远屹立。”

1981年张志军复员回乡,当时家里五口人,生活开销主要靠父亲每月50元工资。所幸父亲当时组织待业青年成立了一个青年商店,效益还不错。到1984年6月,张三海分红两万一千元,很快将其中的一万元捐赠给了行唐县幼儿园。那年8月,看到《北京晚报》刊登“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倡议,张三海当即决定将一万元捐给八达岭长城,“征得母亲同意后,父亲就委托我姑姑和三弟连夜把一万元送到北京。”

1987年山海关长城修复工程进入大规模施工阶段时,张三海一个人来到山海关老龙头长城施工工地。53岁的他不顾身上两处战伤,参加长城修复义务劳动。“为了不给部队添麻烦,父亲搬到附近的南海村,租了一间民房,投入到修复老龙头长城的劳动大军中。直到2014年因病去世,父亲都说,‘爱我中华修我长城’,我感到无比光荣。”本报记者韩梅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