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震泽编》《具区志》里,看明清文士的太湖漫步

2023-08-05 11:54:00 - 澎湃新闻

苏州方志编修的传统源远流长,明清时期更是诞生了多部取材专精、体例严谨的府县志。官修府志仰仗地方官的批允与资助,记载当地的历史地理、经济形态、公共设施、民俗节气等等,为上级中央传递信息。而乡镇级的修志没有固定经费支持,需要地方乡贤自发收集材料编修、刊刻、出版,这在古代是一项旷日持久、极其艰巨的任务。

古代苏州志书最多的地区,要数太湖流域的洞庭两山,而最早的太湖志要从《震泽编》《具区志》说起,这两部专志可谓明清文士的早期太湖citywalk指南。

在《震泽编》《具区志》里,看明清文士的太湖漫步

谁在编纂方志?——地方精英的接力赛

成书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刊刻于弘治十八年(1505)的《震泽编》是太湖地区现存第一部详实具体的志书,由时任礼部侍郎的王鏊完成。众所周知,王鏊是吴县东山陆巷人,世称“震泽先生”,在朝三十余年一直担任京官,从未离开明廷的政治中心。出人意料的是,《震泽编》并不成书于王鏊告老还乡后,而是与王鏊主修的第二部明代苏州府志正德《姑苏志》同期进行。

在《震泽编》《具区志》里,看明清文士的太湖漫步

实际上,《震泽编》前身为西洞庭山人蔡昇、蔡洋父子的《太湖志》,南渡东蔡一支以名教自任,素以乡邦文献为重。早在弘治十三年(1500),王鏊与婿徐缙拜访前辈乡贤煦巷徐友竹时,就详细询问友竹先生关于西山地理环境、史迹原委。身居高位的王鏊那时并未得暇修订《太湖志》,直到三年后父亲王琬去世,按丧礼王鏊回乡守孝三年,他才决心重修志书。

在《震泽编》《具区志》里,看明清文士的太湖漫步

在挚友杨循吉所作的序中,我们或可管窥王鏊编定《震泽编》的动因:“而公亦睠焉惟桑梓是念不忘,思欲标其所居者之胜,乃用旧志,芟其繁芜,稍括以文章家法,厘定之为八卷……由是是泽之大,由融结以来,秘而未宣者,率露于公之书,而亦非徒作矣。然始也生贤,本以资世,至是而山水落,若自托焉。”

丧父之痛下,王鏊对家乡的情感非比寻常。此时他居忧洞庭山新第,南望湖山,且耕且读,重游故乡又使他沉浸于吴中山水的灵秀独钟。此时的王鏊身为高第探花、台阁重臣,理应以“馆阁大手笔”为地方著书,重治乡邦文献于他而言是一种责任。至于为何改名志书,王鏊更是给出了他对太湖地区的理解。所谓《尚书·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太湖横跨三州,有三万六千顷之广,不能像蔡昇只记录洞庭两山及马迹山之事,过于单薄,而应该讲述太湖沿岸一切详实,于是出现了我们今天所见的《震泽编》。

在《震泽编》《具区志》里,看明清文士的太湖漫步

《震泽编》中有关太湖的论述沿用了近两百年,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具区志》问世,才修补诸多内容。《具区志》编者翁澍为清东山翁巷人,终生未中举,能诗文,善结纳。他曾从娄东名士吴伟业门下学习,“先生方撰《春秋地理志》,网罗吴中典故”。精研地理的翁澍发现《震泽编》一书“俾洞天福地藉以考名胜、佐游览焉,至于扼要兵防经济之学,未之及也”,“犹不免乎依据丛杂,据摭絓漏”,决定重新为太湖编志,“具区”即为太湖古称。

在《震泽编》《具区志》里,看明清文士的太湖漫步

翁澍一边感叹《震泽编》内容残缺,但他也不得不拜服前人的草创之功,《具区志》补充蔡、王志未逮之处,即是与前辈乡贤进行对话,在吴中文脉下共同书写地方历史。正如翁澍自序中言:“具区虽蕞尔一隅,山川人物有他郡邑之所罕及者,岂非清寂之气所锤哉!”无论是蔡昇、王鏊还是翁澍,或官至宰相,或终身布衣,他们都有同一个身份——地方历史书写者,为山川作注的抱负贯穿于他们一生,为地方存史的信念也使他们留名后世。

如何安排材料?——编纂者的小心思

在《震泽编》《具区志》里,看明清文士的太湖漫步

作为一部志书,为地方存史固然是首要目标,不过谁能保证绝对的客观公正呢?官修志书有避嫌的要求,私修方志的编者宣称志书符合史实,不过不经意间也会夹带“私货”,我们从《震泽编》、《具区志》中或可一窥明中期以来太湖沿岸地方社会一些有趣的细节。

洞庭两山地处要津,人口聚集,“皆业商赀,重利轻生”。在王鏊、翁澍生活的年代,东洞庭山已经与太湖东岸的武山相连,西洞庭山则是四面环水,只能通过水路与外界联通。按《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东西山“土狭民稠”,稀少的耕种田亩无法满足稠密的人口,再加上明清极为繁重的江南赋税,“编民亦苦田少,得耕耨而食”,被迫“商游江南北,以通齐、楚、燕、豫,随处设肆,博锱铢于四方,以供吴之赋税,兼办徭役”。地理环境极大制约了当地的农业生产,东、西山人好贸易、舍本求末也是另谋生路的无奈之举。

在《震泽编》《具区志》里,看明清文士的太湖漫步

蔡氏、王氏、翁氏家族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走上经商道路,利用太湖流域得天独厚的水道优势贩运棉布、丝绸、粮食,成为闻名全国的洞庭商帮重要支派,先祖王惟贞、翁少山都是当地著名的望族富户。即便这几位方志编修者都自小业儒,以文人雅士自居,但家族经商的传统仍深刻融入到血脉里。更不用说,纸本时代书籍难以获得,人们取得在地知识的途径十分有限,因此私撰方志完全依赖于地方学者精英自身的认知。在早期太湖专志中,看似风雅别致的记载,实则是几代太湖人亲身生活的经验。

首先,洞庭商帮的经商活动最早是从贩卖本地特产开始的,洞庭两山的茶叶、花果、水产都高度商业化,大部分都流入江浙各大城镇市场,并随着市场需求不断调整生产规模。如汪琬《具区志序》中言:“至于鱼虾之利,橘柚李梅果实之珍,莲茨芋栗菰莼之富,甲于三吴,为商贾所辐辏,舻衔肩负,络绎而不绝。”因此,在《震泽编》《具区志》中都刻意大幅介绍了东、西山的物产,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的王鏊显然对家乡特产很有信心,不惜抬出唐宋诗文称赞,附增文化价值。如《震泽编》称“(真柑)其品特高,芳香超胜,为天下第一。浙东西及蜀果州皆有柑,香味、标格悉出洞庭下。土人亦甚珍贵之”。而《具区志》直言“橘出洞庭东山。《本草》云:橘非洞庭不香”,都是洞庭物产“营销”大师。

在《震泽编》《具区志》里,看明清文士的太湖漫步

再次,两部志书《人物》卷记载各类杰出人士,主要根据科第、宦绩、文学等类评判。如果我们结合宗族族谱一起来阅读,就会发现《震泽编》中的“人物”全都来自几个互相通婚的家族,如翁、席、刘、严、王等,与家族声望相比功名宛如浮云。更有甚者,志书编者在选择传记人物时,刻意强调亲属关系,以证明自己在地方社会中的领袖地位。例如《震泽编》“冢墓”最后记王氏先茔,王鏊先祖列入其中。《具区志》情况稍好,但“节妇列女”一节中的女性无外乎出于当时东、西山的世家大族,所谓的女性美德仅限于编修者亲属范围。

在《震泽编》《具区志》里,看明清文士的太湖漫步

编纂者的小心思在早期太湖专志中无处不在,有些条目中的权力建构非常隐晦,读者一不小心就进入地方精英家族产业的圈套。比如“古迹”卷不应该将时人所建之建筑列入,但《震泽编》在“第宅”中记有得月亭和先桂坊,这分别由王鏊父亲王琬和女婿徐缙所建,现世已成“古迹”。

对于太湖沿岸地方社会而言,较早兴起的家族在地方修志过程中占有主导权,某种程度上早期太湖专志也是提升宗族共同体利益的途径之一。明清地方精英接力书写太湖专志,目标不仅限于扬名家乡、标榜典范,他们也在加强对过去历史的集体认同感,代表地方发声。从商人到儒士几乎是所有东西山文化精英共同的家族记忆,他们的家族历史也在百年后被整合进新版方志中,成为地方历史的一个视角。

何人在阅读方志?——古人Citywalk指南

现代读者可能无法想象,一部书稿的完成并不代表着书籍的成型,书稿出版、刻印付梓同样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特别像这种乡镇志,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书籍的传播也依赖于读者,几乎很快就会散佚。如此看来,我们今天还能见到《震泽编》和《具区志》全本非常幸运,那是因为藏书、刻书在洞庭两山颇为流行,这也推动了太湖专志的出版与流传。

在《震泽编》《具区志》里,看明清文士的太湖漫步

大多数官修府志拥有它固定的读者,历任官员都要借助方志来熟悉他们辖地的经济、地理等等,虽难成为普通读者的休闲读物,却都留档保存下来。而乡镇志更加命运多舛,如蔡昇《太湖志》就因社会影响力不大早已失传,相比之下《震泽编》流传版本颇多。弘治十八年书稿刚成,时任苏州知府林世远“乃捐俸请而绣诸梓”,自己资助出版,表面上称“方兴文教,雅意修述”,估计也是想攀附王鏊名声。同时,王鏊后代也喜刻书,今藏于苏州博物馆的万历《震泽编》刻本便出自王氏家刻“三槐堂”。《具区志》同样由翁澍家刻付梓,这就是今日所见康熙二十八年受采堂刻本。

如上可知,方志的刊印、传播与学者、官员的影响力有很大关系,多亏洞庭两山读书、藏书、刻书风气兴盛,太湖专志不至于失传。编修者当然希望志书能长期发挥作用,并为忠实的读者提供可靠信息。然而,不知王鏊和翁澍是否想到,他们的志书率先吸引的是旅行者。

在《震泽编》《具区志》里,看明清文士的太湖漫步

晚明高官王思任泛游太湖,他自述“余读《震泽编》,慨然有七十二峰之想。已而弇州、太函、歇庵诸游记,则神淫淫三万六千顷湖波际矣”,可谓是王鏊《震泽编》彻底“种草”王思任,促使他亲身旅行。值得注意的是,“太湖七十二峰”名录就出自王鏊之手,他分别在《震泽编》卷一、《太湖七十二峰记》《洞庭两山赋》《太湖诸山记》中反复提及,并不断完善他心中的太湖名山榜单。此外,王鏊还有一批追随者,当时吴人文士或多或少受他影响,如沈周、文徵明、唐寅、祝枝山、蔡羽、王宠等等,他们围绕着王鏊家乡洞庭名胜题写。翁澍自己就清楚意识到,“山水得文章而显,文章得山水而传,是山水文章交相为助者也”,洞庭山水通过书写得以命名、界定。换而言之,文字创造了名胜。

此外,我们也不能忘却书画世界中的太湖。若说太湖专志呈现的则是文本化的湖光山色,写作地方历史本身是一个流动、开放的过程,那么画作是可观的、可游的,甚至是虚构的。沈周错过了与王鏊同游的机会,只得阅读文章想象登高的壮美景象,绘制《洞庭两山赋图卷》,图卷的流传也将洞庭两山带向远方。

在《震泽编》《具区志》里,看明清文士的太湖漫步

晚明名士陶望龄游玩太湖,他来苏的缘由乃是“囊年读蔡羽《洞庭记》,知有是山”。这是一场为了蔡羽的旅行,蔡羽即为蔡昇之孙、王鏊之徒,他的洞庭卷轴上盖有恩师钤印。我们有理由相信,陶望龄一定熟读过方志,并参照方志规划他的旅程,因为方志汇聚了有关地方名胜的诗歌、游记,也有舆图、距离等关键信息。十七世纪的江南文人无论是否亲临太湖,但他们一定听说过有关太湖的文学、画作,如果缺少这些,我们熟知的吴中山水都会黯然失色。

在《震泽编》《具区志》里,看明清文士的太湖漫步

在《震泽编》《具区志》里,看明清文士的太湖漫步

在《震泽编》《具区志》里,看明清文士的太湖漫步

在《震泽编》《具区志》里,看明清文士的太湖漫步

随着明中期以来旅行文学、纪游图册盛行,这给太湖专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以太湖地区为中心的方志不仅是洞庭商帮宣传特产的“广告”,更是明清士人的旅游指南。方志是媒介,也是文化本身,这正是书籍的魅力之一。早期太湖专志的编纂帮助地方建立起一种身份,使其融入更宏大的中华文化地图中。若说官修府志是将某区域融入大一统的政治秩序中,自带权威性、正统性,而私修太湖专志把原先未知的“边缘”地区融入姑苏传统时,也将太湖景观纳入到诗词、书画世界的秩序中,得以进一步交流、传播。

世人夸赞洞庭两山辈出文章妙手,可方志编修者于洞庭的湖山胜景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通过方志,我们得以串联起百年前的人际浮沉,太湖的一草一木也清晰起来。

(本文转载自吴文化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