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消暑(图)

2024-08-05 05:17:08 - 媒体滚动

转自:天津日报

古人如何消暑(图)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头痛汗盈巾,连宵复达晨。”夏季,烈日高温,人为酷热所苦,度夏之要事,唯消暑降温莫属。在没有空调的古代,古人消暑不比今人“高耗能”、24小时开空调,而是多从大自然中寻觅清凉,以享消夏之乐。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古人消暑,花样繁多,但扇子是首选。扇子最早何时开始使用,确切时间现无据可考。但据江西靖安县李洲坳东周古墓出土的短柄竹扇实物证据表明,扇子于周时期已被使用。在古代,扇子这种纳凉器具,不仅百姓喜欢,文人墨客亦钟爱,写诗作画话风雅,以扇会友叙真情,一扇在手,既消暑,也添情趣。

除了扇子,冰也是古人的消暑神器。曹植在《大暑赋》中写道:“积素冰于幽馆,气飞结而为霜。”古人用冰降温,堪称一绝。《周礼》记载,“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礼记·月令》亦说:“(季冬十二月)冰方盛,水泽腹坚,命取冰。”古人把冬天的冰存储下来,留到酷暑难耐的盛夏使用,不可谓不智慧。古人用冰消暑,早在周朝时期就已开始,当时朝廷还设专门的“冰政”机构,安排“凌人”掌管“冰权”。周之后,各朝也都设“冰政”。后至唐代,“冰商”出现,冬天藏冰夏天卖。以冰消暑,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唐末五代王定保编撰的《唐摭言·自负》中就有“昔蒯人为商而卖冰于市,客有苦热者将买之”的文字记载。

在唐代,住凉屋也是消暑度夏的一种有效方式。唐代诗人张仲素在《杂曲歌辞·宫中乐》一诗咏道:“江果瑶池实,金盘露井冰。甘泉将避暑,台殿晓光凝……”说的就是达官贵人们利用“凉屋”消暑。“凉屋”傍水而建,运行原理如水车,依靠水循环推动扇轮摇转将水中凉气送入屋内,达到消暑目的。其时,民间百姓也受“凉屋”启发,建造“凉棚”避暑。明代高濂的《四时幽赏录》描绘百姓以“凉棚”消暑:“长安人每至暑月,以锦结为凉棚,设坐具为避暑会。”也有人修建“清凉殿”、挖“地下室”、开凿深井等纳凉避暑。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夏夜追凉》的诗句。古人也常“夏日追凉”,与山水为伴,享受大自然的舒畅和乐趣。诗仙李白于《夏日山中》写道:“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他为享受大自然的清凉,连扇子都懒得摇,直接四仰八叉地躺在石头上纳凉。刘禹锡和苏轼,则喜亲水避暑。刘禹锡在《刘驸马水亭避暑》中说:“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苏东坡在《夜泛西湖五绝》中也留下“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的诗句。此外,据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四“六月”条记载,时临安(今杭州)人,有六月初六到西湖边集体纳凉的风俗:“是日湖中画舫,俱舣堤边,纳凉避暑。”明代画家仇英在其《竹梧消夏图》里,也生动描绘了古人于竹林、梧桐树下乘凉之景。

古人消暑,除了寻觅清凉,还特别注重睡眠和饮食。去“夜热”,保睡眠,古人睡凉席、枕瓷枕。隋炀帝杨广爱睡凉席,作诗《夏日临江》:“夏簟荫脩竹,高崖坐长枫。”簟,即用竹或芦苇等编织的席子。古人枕瓷枕,也有诗证:“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至于饮食,古人则讲究把“暑气”吃进胃里。《楚辞》中的“挫糟冻饮,酎清凉些”,就展示了冰镇酒水之魅力。两宋时,市井出现冷饮铺子,冰镇酸梅汤、乳糖真雪、雪泡豆儿水等随处有卖。据《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此时冷饮品种多达20余种。诗人杨万里就写过宋人吃冷饮的诗:“帝都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宋之后,民间流行喝莲子汤,吃“消夏面”。《清嘉录》有载:“面肆添卖半汤大面,日未午,已散市,早晚卖者,则有臊子面。以猪肉切成小方块为浇头,又谓之卤子肉面。”以面配热汤汁,既消暑,又有益健康。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古人消暑,主打一个“低碳环保”,其聪慧与豁达,着实令我们今人佩服。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