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2024-08-05 06:35:56 - 北京日报

如何认识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那么,怎样认识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意义?怎样才能做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呢?

本刊特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占斌教授、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教授作答。

问:为什么要提出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张占斌:既“放得活”又“管得住”这个提法之前也出现在不同的文件中,但这是首次进入《决定》这样级别的文件中。我们之前说很多领域是“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管、一管就死”,所以现在提出既“放得活”又“管得住”。这体现出构建高水平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要求。

董煜:《决定》指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这句话中三次出现“活”字,是极为少见的一种写法,本身就说明了问题。“放得活”强调目的,“管得住”强调能力,处理好二者关系要与当前经济形势紧密结合,也就意味着,要用改革的办法去破解当前经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这是需要高度关注的信号。

问:怎样理解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关系?

张占斌:什么叫“管得住”?这绝对不能机械地理解成要一刀切,要严管。“管得住”换个词理解,应该是叫“管得好”,本意是希望政府能够有效地弥补市场失灵,管住市场中那些不好的部分,而不是什么都管。但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有些是能判断清楚的,但有的是很难判断的。特别是在新的行业、新的模式不断出现、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些干部可能会跟不上形势。干部看不懂、看不清,就乱干预,肯定做不到“放得活”,也做不到“管得住”。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实际上是对有为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政府不断提高自己的治理水平,不断提升自己对市场的规律性理解和认识。

董煜:处理好“放”与“管”的关系,在任何国家都是治理中的一个难题。关键是要在经济工作中把握好杠杆平衡点,根据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把握好“放”和“管”的节奏与力度。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并不是简单的“既要又要”,也要看杠杆平衡点在哪。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