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老兵足迹·传承红色精神”|杜德山:穿梭在炮火硝烟中的担架兵 不畏生死 不落一人

2024-08-05 13:38:00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吉林网

“寻访老兵足迹·传承红色精神”|杜德山:穿梭在炮火硝烟中的担架兵 不畏生死 不落一人

“为国出征是我应尽的责任,真正的功臣是那些牺牲的烈士。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有生之年能有机会去朝鲜的志愿军陵园,祭奠一下那里的战友!”

时至今日,吉林蛟河的百岁老兵杜德山,依然难以忘却朝鲜战场上的那段峥嵘岁月。

参军入伍,保家卫国

杜德山出生于1925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正当壮年的杜德山虽已娶妻生子,但是依然积极响应国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毅然加入志愿军,奔赴抗美援朝一线。

“寻访老兵足迹·传承红色精神”|杜德山:穿梭在炮火硝烟中的担架兵 不畏生死 不落一人

“我到部队后被分到担架队,担架队由12人组成。”杜德山回忆。他深知,打仗就会有伤亡,只有把伤员救下来、及时医治,才能更好地保护战友、歼灭敌人,于是,他努力学习急救抢救等相关知识,在最短时间里,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担架兵。

初赴战场,英勇歼敌

1951年夏季,杜德山随部队乘着“闷罐车”,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

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奔赴前线。当时美军的飞机白天会对志愿军入朝公路、铁路沿线进行轮番轰炸,所以志愿军利用白天休息、夜间赶路的方式行军。

“寻访老兵足迹·传承红色精神”|杜德山:穿梭在炮火硝烟中的担架兵 不畏生死 不落一人

有一次,夜里12点左右,一辆汽车因为灯光的问题暴露了目标,敌机在扔下照明弹后,就开始俯冲扫射。杜德山和战友们卧倒在路旁,敌机的炮弹在身边爆炸,飞溅的土石打在脸上,像火烧一样疼。扫射过后,几位战友牺牲在他身边。“这是我在朝鲜战场上第一次感受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那场景虽已过去几十年,可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

随后,杜德山所在的担架队便跟随一线作战部队,前往金化、铁原、平康一线阻击敌军。杜德山在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中,不畏艰险、英勇赴战,为大部队的接续战斗争取宝贵时间。

“寻访老兵足迹·传承红色精神”|杜德山:穿梭在炮火硝烟中的担架兵 不畏生死 不落一人

在一次长途奔袭中,杜德山和战友们与敌军遭遇,事发突然、情况十分紧急。全团迅速集中几挺转盘机枪和三门六零迫击炮对敌人发起攻击,敌人措手不及,被杜德山和战友们巧妙配合、打得抱头鼠窜。在转移的路上,杜德山和战友们轻声唱起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和《歌唱祖国》。

一往无前,救死扶伤

杜德山所在班的任务,是对作战部队伤员进行救治,条件极其艰苦。“即便条件再艰苦,也得往前冲,向后退就是逃兵。”杜德山说。

“寻访老兵足迹·传承红色精神”|杜德山:穿梭在炮火硝烟中的担架兵 不畏生死 不落一人

由于敌人的封锁,志愿军的运粮车队线路大都被敌人的飞机、大炮阻断,他和战友们只能靠着一把炒面一把雪维持着。当随身携带的口粮吃没了,杜德山和战友们只能吃树根、树叶充饥。

由于武器装备与敌军差距太大,他们冒着敌军的枪林弹雨和敌机轰炸,涉险趟过齐胸深的大同江水。当时正值冬季,江里还有冰碴,就这样一直坚持着救治伤员。

看着战友们一个个倒下,一些负伤的战友不能得到很好的救治甚至牺牲在了担架上,杜德山心如刀绞。可他一直牢记着祖国的重托,坚决克服各种困难,坚持战斗、救死扶伤。

“寻访老兵足迹·传承红色精神”|杜德山:穿梭在炮火硝烟中的担架兵 不畏生死 不落一人

“再苦再难,都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打败敌人、保家卫国!”时至今日,老兵杜德山依然这样坚定地说。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

记者刘赜瑞

摄影罗浩

摄像明鑫瑞

视频来源: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初审:张彦梅

复审:郭帅

终审:陈尤欣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