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打算用光伏板建起400公里的治沙“长城”

2024-08-05 17:35:52 - 瞭望东方周刊

转自:瞭望东方周刊

本文刊载于《瞭望东方周刊》(2024年第16期,总第913期),原题为《鄂尔多斯:沙海建“长城”》。

文丨《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剑英 编辑高雪梅

拥有228公里古长城遗址段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在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中,创新治沙理念与模式,于2024年初启动了一个大工程。

鄂尔多斯:打算用光伏板建起400公里的治沙“长城”

作为“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之一,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于2023年8月正式启动。该“战区”涉及黄河“几字弯”周边5省份,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等分布其中。

拥有228公里古长城遗址段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在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中,创新治沙理念与模式,于2024年初启动了一个大工程:计划至2030年,在黄河南岸、库布其沙漠北缘,用光伏板筑起一道长约400公里、平均宽约5公里的蓝色防沙区,守护黄河“母亲河”。

该工程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光伏长城。

“全面推进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深入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推进库布其沙漠防沙治沙‘光伏长城’建设。”鄂尔多斯市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决心满满。

“战时”节奏

1亿千瓦,这是“光伏长城”的规划装机容量。

三峡水电站是中国最大水电站,其总装机容量为2250万千瓦。1亿千瓦相当于三峡水电总规模的4倍。

“鄂尔多斯市目前年均用电量约950亿度。‘光伏长城’若全部建完,每年发电量可达约1800亿度,其中一半计划输往外省,一半在蒙西网内消纳。”鄂尔多斯市能源局新能源科工作人员吕万勋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鄂尔多斯市林草局改革发展和科技科科长徐欣向《瞭望东方周刊》展示了一张“光伏长城”规划布局图:在库布其沙漠北部,有一狭长形区域即“光伏长城”规划区,区域中红色块代表生态红线区,深蓝色块代表已建完的光伏基地,浅蓝色块代表正在建设中的光伏基地,黄色块则代表沙区。在图中,深蓝面积最小,浅蓝其次,红色再次之,黄色占了绝大部分。

鄂尔多斯:打算用光伏板建起400公里的治沙“长城”

“我们在不断争取新能源指标,力争到2030年,将更多的黄色块变成深蓝色。”徐欣介绍。

“光伏长城”规划区面积约515万亩,其中光伏可用面积约315万亩。已建成的光伏基地面积约为20万亩,光伏治沙规模542万千瓦。

鄂尔多斯探索光伏治沙项目建设始于2011年,第一个项目规模仅1万千瓦。截至目前,13年间鄂尔多斯年均建设约42万千瓦;若2030年达到1亿千瓦的规划总容量,意味着,未来7年将年均建设1351万千瓦,是此前的32倍。

这是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在鄂尔多斯的“战时”节奏。

在“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中,内蒙古是省级层面的主战场、主防线——三大战役有两个半在此。在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中,鄂尔多斯则是当仁不让的主战场、主阵地——攻坚战任务量的70%落在该市。黄河干流有728公里流经鄂尔多斯,该市全域都被黄河“几字弯”环抱。

鄂尔多斯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关键任务之一,便是针对库布其沙漠1200万亩沙化土地开展全面治理。

库布其沙漠,中国第七大沙漠,有“死亡之海”之称,长约400公里、最宽处约50公里,总面积约1.41万平方公里,如同一条黄龙横卧于鄂尔多斯高原,跨越鄂尔多斯市的杭锦旗、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3个县级行政区。它与黄河并肩而行,距离黄河最近处仅3公里左右。“库布其”在蒙语中意为弓上之弦,因其形如一根挂在黄河上的弦。

发展光伏产业,需要广阔平坦的土地、丰富的光照资源——二者都是鄂尔多斯的本底优势。

鄂尔多斯地处干旱半干旱、荒漠化半荒漠化草原过渡带,这里沙化土地面积广阔,气候干燥少雨、光照充足。全市国土面积8.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2万,地广人稀。

吕万勋介绍,鄂尔多斯发展新能源的可利用土地为3.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市国土面积的2倍多,具备大规模发展光伏的资源、土地、消纳和外送等优势。

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这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

有政策东风,有资源优势,有现实需求,多重因素叠加,“光伏长城”项目应运而生。

3月13日,“光伏长城”工程启动。活动当天集中开工26个重大项目,计划年内实施新能源总装机2024万千瓦、新增防沙治沙面积195万亩。

创新惠民

“追光逐日向绿而生”——在“光伏长城”最西端的杭锦旗朔方新能源大基地,项目部入口处这八个硕大的字格外引人注目。站在高处四望,茫茫黄色沙海令人震撼——库布其沙漠的主体位于杭锦旗,占全旗总面积的53%。

距项目部约2公里外,光伏建设施工现场热火朝天。高大的打桩机将一根根水泥桩“钉”入黄沙之中,密密麻麻的水泥桩笔直挺立,如同训练有素的战士。不久之后,这些桩子上将铺上光伏板,形成一片蓝色的光伏海洋。

37岁的测量工闫会会正在配合打桩师傅放线,她身穿长袖长裤,透过厚厚的面纱,仍能从眼部周边看到晒黑的肤色。

“一根桩高度5.5米,需要打入地下3.1米,桩与桩之间距离3.9米。”闫会会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施工队每组5人,配置一台打桩机、一台引孔机。

项目部副经理薛彬和对工地情况了然于胸:“第一期工程的光伏装机规模为100万千瓦,占地约3万亩,需打桩331761根,铺设2156570块光伏板。5月20日打下第一根桩,截至目前已经打了近1.5万根,前后入驻工人近千人。未来3—5年,这里将实现光伏装机规模800万千瓦。”

薛彬和来自央企华能集团,项目部另一名副经理吴鹏则来自鄂尔多斯本地的库布齐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一年前,这里只有起伏的沙丘,吴鹏团队带领施工队伍在此铺路、种树、建设生活设施,实现“五通一平”,即通路、通水、通电、通网、通讯、平整场地,并提前完成项目各类审批手续如土地、环评等。

“我们相当于‘拎包入住’,拿地即开工。”薛彬和笑称,“当地政府和企业的服务非常到位,项目进展高效。”

这亦是鄂尔多斯“战时”节奏的缩影,光伏治沙项目实现从“项目等地”变为“地等项目”。

从朔方新能源大基地往东约300公里,是达拉特旗的光伏园区。“光伏长城”目前布局的5大新能源基地中,有2个位于该园区。其中,库布其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以下简称“中北部基地项目”)是全球最大规模“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也是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项目。

中北部基地项目总装机规模1600万千瓦,其中光伏800万千瓦。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区送电超400亿度,相当于河北省全年用电量的1/10。该项目由央企三峡集团和内蒙古能源集团联手打造。

冯瑞是三峡集团驻项目部的电力业务骨干。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该项目2023年4月正式开工,当年年底,项目一期工程100万千瓦就实现并网发电。“我们仅用了8个月时间,将3.3万亩沙区从沙漠黄变为了光伏蓝。”

冯瑞团队正在探索用黄河淤泥滋养光伏板下的沙地,以更好种植林草。距离项目部约2公里的鄂尔多斯本地民企——骑士牧场则计划用牧场的牛粪滋养沙土。

骑士牧场自2023年初入驻光伏园区,现有员工70余人、奶牛4100头,设计规模为2.5万头奶牛,场区正在抓紧施工扩建。

牧场场长冯来富告诉《瞭望东方周刊》,2024年春,牧场在园区5万亩光伏板下种了苜蓿、燕麦等灌草,用以给公司多家牧场提供饲料。“直接在沙地上播种草籽,以滴灌形式浇水,一年能收割好几次。”

鄂尔多斯:打算用光伏板建起400公里的治沙“长城”

一身白大褂、戴着口罩的赵科雯正在操控两台挤奶机器人,他是达拉特旗本地人,就读于河套学院工程管理系,在牧场实习。

赵科雯为牧场和光伏基地的结合方式点赞:“既治了沙,又发展了经济,对家乡大有益处。”

“‘光伏长城’不仅是防沙治沙的‘生态长城’,也是扩容增量的‘绿电长城’、能源转型的‘产业长城’、场景融合的‘创新长城’、惠民利民的‘富民长城’。”徐欣介绍。

骏马电站

在达拉特旗的光伏园区,有一匹“马”让本地人极为自豪,它就是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骏马电站”,由196320块光伏板组成、占地130多万平方米,从空中俯瞰,一块块蓝色光伏板随着绵延的沙漠起伏,形如一匹在茫茫黄沙中驰骋的骏马。2019年,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其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板图形电站”。

“这匹骏马代表着鄂尔多斯人民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达拉特旗能源局工作人员李凯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20世纪90年代,13万杭锦旗人戴着“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的穷帽子,奋起抗争,挺进“死亡之海”,三度寒暑,劈沙成途,历经七次万人大会战,铺就了一条纵贯库布其沙漠南北的杭锦旗穿沙公路。

闫会会在工地的工作时间是每天7:30到19:00,中午休息两个小时。家在杭锦旗的吴鹏和家在包头市的薛彬和则常驻项目部,上半年仅回家3次。

“条件确实艰苦。但一想到三五年后基地建成,会为这片沙漠带来巨大变化,我就觉得很快乐。”吴鹏说,“老一辈用传统方式治沙,我们新一辈用光伏治沙,技术进步了,但老一辈的治沙精神不能丢。”

吕万勋和徐欣不约而同地表示,能亲历、参与“光伏长城”从542万千瓦发展到1亿千瓦的过程,“非常荣幸!”

凝聚全民治沙的磅礴力量,2023年,鄂尔多斯取得了日均治沙一万亩的骄人战绩,在当年林草工作综合考评中,位列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名。

鄂尔多斯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技术和模式,为世界荒漠化防治贡献着“中国智慧”。曾是一片不毛之地的库布其沙漠,治理率从21世纪初的4.6%提高到现在的32%。2014年,位于鄂尔多斯的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

“光伏长城”成为鄂尔多斯治理库布其沙漠的又一新模式。7年后一段400公里长、闪耀着“科技蓝”、与沙漠锁边林“生态绿”交相辉映的“光伏长城”将崛起于黄河边。

塞上绿洲筑北疆,大漠风光向未来。

(实习生林延春对本文亦有贡献)

《“三北”攻坚》专题系列稿件

战“三北”:硬仗十年

甘肃:向沙而行

鄂尔多斯:沙海建“长城”

辽宁彰武:以松为笔

“治沙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发展”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