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联动、创新者重奖、晋升有通道……他们的“产改”经验同时登上工人日报头版

2024-08-05 18:34:46 - 媒体滚动

转自:全国总工会

多机制打通职工成长成才通道

构建部门联动、协同作战的“一盘棋”工作格局

“一纸合同”激发职工创新热情

……

这些“产改”经验

今天同时登上

工人日报头版

快来看看他们都有什么妙招👇

多部门联动、创新者重奖、晋升有通道……他们的“产改”经验同时登上工人日报头版

首钢京唐公司职工纵向晋升有阶梯,横向转换有渠道,成长进步有方向

钢铁技能人才这样炼成

“是公司的好政策,让我在这里大显身手,从一名普通的炉前工成长为生产骨干。”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首钢京唐)炼铁作业区首席作业长范小斌得知自己团队的“首钢京唐超大型高炉供料系统技术创新体系”和“料罐燃料加料控制方法和装置”两个项目,在第二十七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获得银奖时自豪地说。

首钢京唐通过建立评价晋升机制、实训培养机制、典型激励机制,打通职工成长成才通道,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公司让技能人才纵向晋升有阶梯、横向转换有渠道、成长进步有方向,充分给予职工成长、锻炼和展示的机会。”首钢京唐人力资源部部长高宠光说。

评价晋升拓宽职工发展通道

2004年8月,钢铁冶金专业毕业的范小斌在首钢五号炉当上了炉前工,并逐步成长为生产骨干。随着首钢搬迁调整到曹妃甸,范小斌毫不犹豫地来到首钢京唐。

2008年3月,范小斌参与到5500立方米高炉项目建设中,从设备安装调试,到开炉生产组织,他边干边学,快速成长。一年后,首钢京唐一号高炉开炉投产,范小斌成为一名驾驭5500立方米大高炉的生产四班作业长。

“全国5000立方米级的高炉没几座,能够操作国内数一数二的大高炉,我是幸运的。”范小斌总结优化四班操作制度,在保障高炉生产稳定的同时,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攀升,范小斌从四班作业长成长为冶炼工程师。

工作业绩出色的范小斌于2018年被聘任为日班作业长。2020年,范小斌负责一号高炉日常生产组织管理工作。他敢于争先,勇于突破,带领全体职工圆满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次年,首钢京唐一号高炉综合利用系数位列国内同级别高炉第一。2022年9月,范小斌再次晋级担任炼铁一作业区首席作业长。

18年,从炉前工成长为首席作业长,范小斌的成长是首钢京唐不断完善评价晋升机制,打通职工技能晋升通道的一个缩影。

首钢京唐探索建立工作业绩累积制晋升评定机制,在工作年限、绩效评价、能力素质等方面设计积分项目,实现积分与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操作人员三支人才队伍晋升激励机制有效衔接,使择优晋升更加公平、公正。同时,首钢京唐建立纵向晋升、横向互通的职工成长路径。

实训培养提升职工管理思维

2023年4月,首钢京唐能源与环境部水质专业工程师孙雪带领团队参加了首钢京唐第十三期QTI改善骨干培训班。QTI是全员快速改善的英文缩写,是京唐公司自创的一种精益管理方法。

期间,孙雪学习了先进工厂现场标准化管理推进成果先进理念。回到岗位上,在她的带领下,团队一起主动找课题,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多部门联动、创新者重奖、晋升有通道……他们的“产改”经验同时登上工人日报头版

首钢京唐能源与环境部水质专业工程师孙雪

能源与环境部的U4是海水淡化系统的主体蒸发器,作用就是生产除盐水。孙雪带领大家进入现场研究,对U4造水比现状以及上百条数据收集分析。

经过调研分析,团队筛选出了14个主要因子。化学清洗是恢复设备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但如何将清洗过程控制在适宜的温度是个难点,针对控温问题,她打破固有思维,将真空喷射器用于清洗液升温,实现了精准控温,蒸发器清洗后,每小时产水量提升20立方米。同时,她还通过试验,调整了药剂浓度、在线阻垢及最佳热平衡参数等,成功将海水淡化U4造水比提升0.8吨/吨,全年可增加产水量35.6万立方米。

首钢京唐将QTI精益改善作为公司班组长、作业长和协作单位生产骨干人员的有效培养途径。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一批又一批的职工骨干牢固树立起精益管理思想,掌握了改善工具和方法。

截至目前,首钢京唐连续举办15期改善骨干培训班,累计培训671名一线骨干,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益管理相关课程14套,职工改善参与度达到了95%以上,共输出改善成果20余万项。

典型激励带动职工快速成长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像自己的偶像刘宏一样,成为大师级的人物。”刘鑫在参加入职培训时,正好公司邀请全国劳动模范、首钢总公司技术研究院焊工刘宏做先进事迹报告,听了刘宏的奋斗故事,刘鑫暗下决心。

刘鑫是首钢京唐中厚板事业部焊接机器人操作员,进入首钢后,一直从事焊接工作,十几年如一日扎根一线。

多部门联动、创新者重奖、晋升有通道……他们的“产改”经验同时登上工人日报头版

首钢京唐中厚板事业部焊接机器人操作员刘鑫

“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就必须不断开拓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在刘鑫的字典中,从没有“退缩”二字。2020年,针对焊接技术瓶颈,他牵头组织大厚度合金钢+不锈钢复合板的试制工作,不断优化工装胎具、焊接工艺技术,解决复合板材的焊接问题以及焊接板体内部抽真空的难题,节约成本40余万元。

凭借过硬的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刘鑫先后被聘为了首钢工匠、京唐工匠,还获得了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首钢京唐坚持用典型激励人,用标杆引领人,围绕先进人物、京唐工匠、京唐榜样、京唐杰出青年等评选表彰,特别是对获评京唐工匠的一线职工每人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每月享受职务津贴8000元,让他们在办公住宿、通讯补贴、出差待遇等7个方面享受核心技术技能人才待遇,形成学习先进、尊重先进、爱护先进的良好风尚。

截至目前,首钢京唐共有全国劳动模范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首钢级技术专家9人,首钢工匠5人;217人次获评首钢技术能手,82人次获评北京市高级技术能手,7人获评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4人获得北京市政府技师特殊津贴,4人获评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

江西九江深化技术创新行动,释放产业工人创新活力

多部门协同联动下好“产改”棋

在日前举行的江西省首届职工创新成果交流大会现场,九江市带来的5G绿色智慧港口项目、国产第三代首套芳烃联合装置等创新成果,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观摩。

多部门联动、创新者重奖、晋升有通道……他们的“产改”经验同时登上工人日报头版

这是九江市积极组织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开展制造业产业工人技能提升行动的成效之一。近年来,九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连续两年将“产改”工作写入市委年度工作要点和市委深改委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市委年度专项督查。市产改办制定了评价考核、作用发挥、职业培训等机制,形成了更加系统的“产改”制度体系,构建了“党委主导、部门主抓、职院主训、企业主体”的工作格局。

多部门联动、创新者重奖、晋升有通道……他们的“产改”经验同时登上工人日报头版

市委组织部打造“红色蒲公英”社会治理服务创新园,引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认领“食品安全监督员”“正能量主播”等公益岗位,提供破案线索、协助处置突发事件;市人社局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技工教育改革,近3年指导5所技工学校与39家(次)本市工业企业签订协议,培养新录用和新转岗技术工人3310名;市总工会广泛开展“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组织竞赛活动25场次,带动岗位练兵11万人次……九江市已形成部门联动、协同作战的“一盘棋”工作格局。目前,全市实现了136家国有企业“产改”全覆盖,“产改”民营示范性企业55家。

多部门联动、创新者重奖、晋升有通道……他们的“产改”经验同时登上工人日报头版

今年初,该市印发了《九江市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2024年工作要点》,通过6项23条具体措施,持续推动“产改”走深走实。

在鼓励产业工人技术创新方面,配套建立奖励激励制度,把创新攻关成果同劳模评选、职称评定、技术等级认定、工资收入等相融合,引导产业工人积极参加创新攻关;探索建设工会创新工作管理平台,对全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成果等进行数据可视化分析。

多部门联动、创新者重奖、晋升有通道……他们的“产改”经验同时登上工人日报头版

大力实施“劳模工匠助企行”,聚焦全面实施制造业“9610”工程涉及重点产业链,以各地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为载体,组织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深入企业,通过兼职参与、短期合作、联合攻关、联盟结对等方式,开展技术咨询、产品开发、技术攻关等服务,推动解决企业发展问题,赋能企业技术创新。新建10家左右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推动培养更多工匠人才。

江苏常州试点推行职工(劳模)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

252家试点企业累计发放创新奖励超6000万元

“有了这个合同保障,奖励能够及时兑现,大家的创新热情自然高涨!”近日,江苏常州强力先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力先端)职工姚磊领到了公司发放的创新奖励金,他和团队成员创新实施的一个项目,为企业增效27万元,团队获得奖励1.35万元。

多部门联动、创新者重奖、晋升有通道……他们的“产改”经验同时登上工人日报头版

“奖励金额占项目新增效益的5%,一纸合同上写得明明白白,公司一分不少给。”姚磊所说的“一纸合同”,是公司职企双方签订的《职工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

2018年7月,常州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契机,在全国率先试点推行职工(劳模)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促进企业和职工“效益共创、利益共享”。6年来,职工(劳模)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已在252家企业试点,覆盖15万名一线职工,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近6亿元,向职工发放创新奖励总额突破6000万元。

奖励比例明明白白写在合同中

翻开强力先端的《职工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一条条创新项目、奖励比例等写得明明白白。公司设立了“现场型”“管理型”“服务型”“攻关型”“创新型”5类奖项,拿出真金白银给予职工实实在在的奖励。其中,对“创新型”项目,明确参与职工可连续5年享受利润分成,分成比例分别为年增加利润的12%、10%、8%、6%、2%。

合同实施半年后,公司举行了首次颁奖典礼,5个项目小组获奖,共计发放奖金9.23万元。

“当时,我们总经理认为5%的奖励比例太低,竟然主动来找工会商议将比例提高到10%。”强力先端公司工会主席张维琴告诉记者。

多部门联动、创新者重奖、晋升有通道……他们的“产改”经验同时登上工人日报头版

自2018年签订合同至今,公司已累计奖励108个项目,发放工艺改进创新奖金和研发创新奖金368万元,惠及700多名职工。“技术创新从原来的‘要我做’,变成了现在的‘我要做’。”姚磊说。

强力先端公司总经理张宴成认为,“签订‘专项集体合同’,能够激发职工创新热情,通过技术创新给企业带来效益。蛋糕做大了,对企业和职工来说都是好事。”

“奖励、比例明明白白写在合同中。”常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小军介绍,专项合同的核心在于,职工的创新成果产生效益后,企业将部分效益分配给参与的职工,也就是建立技术工人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

技高者多得 创新者重奖

全国劳模刘云清自主研发的中间体高压预清洗机,效率超同类设备40%,2023年创造经济效益超1000万元,根据专项合同相应条款,项目团队获得奖励20万元。“技高者多得,创新者重奖,这对产业工人是极大的鼓舞,大家创新研发的动力更强了。”

东方润安集团有限公司第一轧钢厂的骨干员工刘超带领的“T型钢轧制负差率提升”攻关小组,让12个T型钢规格的负差率提升了2.04%,还使所有规格的负差率平均提升了1.85%,提高了机时产量和成材率,降低了吨钢加工费用,有效地提高了综合效益。根据公司《职工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的相关规定,刘超和他的团队获得项目利润5%的奖励,共计50万元。集团为鼓励全体员工向他们学习,额外对他们奖励了50万元。

多部门联动、创新者重奖、晋升有通道……他们的“产改”经验同时登上工人日报头版

在江苏紫龙药业有限公司,“大郭”郭庆伟是公司的标杆。作为一名“95后”,他入职以来牵头实施的技术改革项目已有40多项。“大郭”从一名水针车间的一线工人,成长为企业车间主任,拿着可观的年薪,还获得了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章。

“不断完善的激励机制,正持续激发职工的创新热情。”张小军说,专项合同不仅树立了以激励创新为导向的“指挥棒”,还打通了技术工人职业发展的“快车道”。目前,在常州试点企业中,已建立技术工人技能等级成长机制的企业达到175家,超1.4万人获得晋升。

一厂一特色 一企一合同

“我们把职工创新成果参与分配、职工技能水平和职务职级晋升挂钩、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使用等6个方面作为专项合同必须包含的内容。在突出职工技能和创新要素参与企业收入分配的共性中,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可以对专项合同文本进行调整和拓展,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路径。”张小军介绍,各试点企业在优化沟通渠道、制定激励细则、拓展协商深度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创新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厂一特色,一企一合同”的生动局面。

天山重工有限公司设立了企业“多技能津贴”,职工多一项技能每月可获得200元至500元技能津贴;千红生化建立了职工股权激励模式,基层管理者、业务骨干、工匠等也能享受企业发展红利;新誉集团、万帮数字能源等企业,专门协商制定了《职工技术等级评定管理办法》,设置L1-L9等不同技术等级,每年进行评定晋级,分别给予职工每月500元至1000元不等的技能补贴、岗位津贴,或者交通、通讯补贴……

目前,常州已经将职工(劳模)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签订工作纳入《常州市总工会关于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推进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张小军向记者表示,常州市总工会将鼓励引导更多企业签订职工(劳模)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激励职工提升技能水平,让广大职工共享企业高质量发展成果。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