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OceanBase CEO杨冰:OceanBase布局国际化有何底气

2024-08-05 21:46:03 - 北京商报

近年来,当数字化转型成为“必修课”,如何利用数据重塑传统业务与组织模式,也成为各行各业企业的新型竞争力。

尤其是金融机构,随着交易量日渐增长,原有成本越来越高,业务需求越来越大,急需一套现代化的数据架构来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支撑。

国产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应运而生,其自身就诞生于金融场景,也是业务倒逼技术发展的典型代表。十余年前,支付宝比很多公司都更早遇到数据库的瓶颈,从2009年天猫“双11”开始举办,电商发力,每年成交额呈指数级增长,支撑用户抢购的交易系统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压力。不仅需要应对流量峰值、保障系统的平稳运行,更要在降本增效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业务发展,支付宝原本的集中式数据库系统已不足以应对,自研一款弹性伸缩、高可用的数据库迫在眉睫。

对话OceanBase CEO杨冰:OceanBase布局国际化有何底气

OceanBase是蚂蚁集团自研的原生分布式数据库,自2010年研发至今,已支持支付宝全部核心账务、核心支付系统,连续10余年稳定支撑“双11”,历经流量洪峰和稳定性考验。

在这14年中,随着商业化的加速,OceanBase已覆盖70%资产规模千亿银行、75%头部证券、65%头部保险、45%头部基金,可解决数据库的可扩展性、企业数据的实时分析、数据库的低成本三大关键。

Ocean译为“海洋”,这个命名也蕴含对国产自研数据库未来支撑处理海量数据的期待。近日,OceanBase CEO杨冰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谈及这一愿景,OceanBase已服务政务、金融、通信、能源、互联网等核心支柱产业,业务涵盖全球超过30个地理区域的80个可用区,他希望,这个由中国人打造的“数据大脑”,未来能登上更大的世界舞台。

目前,成长了14年的OceanBase,不光在国内大范围应用,也正式开启了海外征程。据杨冰介绍,OceanBase海外布局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欧洲、美洲等地。另外,OceanBase在全球拥有超过1000家客户,其中包括印尼电子钱包DANA、菲律宾电子钱包GCash、非洲电子钱包PalmPay、伊拉克国家信用卡QiCard、沙特云计算公司SCCC等海外客户。

其中,印尼电子钱包DANA是OceanBase在海外的第一个客户,发展至今用户数近2亿。据DANA CTO Norman Sasono介绍,早在2018年,DANA逐步将数据库升级至OceanBase。目前DANA已实现数据库分布式架构的全面升级,做到三机房混合云部署,同时实现三个关键的零:零停机时间、零数据丢失、零数据不一致,整个业务系统可用性超过99.99%。

以下是北京商报和杨冰的对话:

北京商报:请您简单介绍OB的大致业务和行业意义。

杨冰:OceanBase主要是提供我们的数据库的软件产品以及软件服务,虽然还是提供标准的数据库软件服务,但是我们是一个分布式的架构,所以其实也是通过这种新的技术去解决很多行业的新的问题。

北京商报:OceanBase相较传统数据库,新在哪?

杨冰:OceanBase利用了分布式架构,做了非常多的开创性的创新,首先我认为是高扩展性,且是在应用不需要改动、比较透明的方式,靠数据库来做横向的扩展,这其实是OLTP(在线事务处理)数据库的一个难题,同时解决数据的一致性和扩展性;然后是高可用,传统的主备在整个切换的过程当中,可能是分钟级甚至于小时级,而OceanBase可以在极短的8秒左右时间,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切换;还有一个是低成本,通过压缩技术,还有资源池化技术,使得我们可以用更低的硬件成本,去支撑更大的并发、更大的数据量,所以其实分布式架构是可以做到越用越省的。

北京商报:放眼国际,OceanBase目前处在什么样的水平?

杨冰:OceanBase是从2022年开始的国际化业务,到现在是第二个年头,概括来说三句话,第一是技术的领先,虽然业务刚刚起步,但我觉得建立了一定的影响力;第二个我们在国际上,目前仍然是唯一一个打破了TPC-C(Trancsaction Processing Performance Council Benchmark C,一种在线事务处理性能基准测试)和TPC-H(Trancsaction Processing Performance Council Benchmark H,一种在线事务处理性能基准测试)两个榜单的分布数据库;第三我们在国内做了大量金融运营商的关键业务核心系统,进行了非常充分的打磨,所以在这块的成熟度和能力上面是非常领先的。

北京商报:OceanBase研发和推广过程中,您印象中最难的一关是什么?如何解决的?

杨冰:我觉得OceanBase在成长过程中最大的一个挑战,是产品的信任问题,尤其是像我们这样一个自研数据库加上新的品牌,印象当中最深的是一个某国有大型保险公司的项目,当时在很短的时间内,希望我们完成迁移的测试,因为在功能上面是缺失的,时间不到一个月,而客户有上千万的老代码希望在不改动的情况下完成整体的迁移,这几乎是一个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务,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是我们自己在做,是OceanBase和友商一起在竞赛这个项目,虽然看上去是一个数据库开发,但我觉得几乎搞出了一个像百米赛跑的竞争架势,最终我们在第28天顺利地跑通了客户的开户以及保单结算的业务,完成平稳的迁移。

北京商报:对数据库技术革新及应用,您有何预见及展望?

杨冰:数据库的整个发展趋势,我认为是一个螺旋上升不断地重复迭代演进的过程,从以前的单机到分布式再到单机分布式一体化,从基于集中式的HTAP(Hybrid Transaction/Analytical processing,混合事务处理分析)到分开的AP(分析处理)、TP(事务处理),再到今天的分布式的HTAP,从SQL、NoSQL再到SQL,sharedisk(共享磁盘)到sharenothing(无共享),再到shareclouddisk(共享云磁盘),都在不断地迭代整个架构。然后还有一个大的趋势就是AI的融入,一个是AI for db(将AI应用于数据库),主要是如何通过AI的能力,来增强数据库的自治运维能力;第二个是db for AI(数据库为AI赋能),如何用一体化的这样一个底座,来去支持AI Native(AI原生)应用,更加灵活高效地开发。

北京商报记者 刘四红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