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者于芳用声音传承文化 用艺术感悟人生

2024-09-05 00:51:02 - 观澜新闻

朗诵者于芳用声音传承文化 用艺术感悟人生

朗诵者于芳用声音传承文化 用艺术感悟人生

于芳,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甘肃省朗诵协会主席,西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特聘导师……曾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播音主持作品一等奖。从电台节目主持人到著名朗诵家,于芳一路用语言播撒艺术的阳光,感染了无数听众的心。

以前只在舞台上见过于芳,相约采访,才第一次将她的声音与她的形象重叠起来。人如其声,温婉淡雅,有一种如沐春风之感,简单的话语,在她温婉的声音之下,仿佛有了诗意。

共鸣是综合素质的体现

朗诵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芳表示,朗诵是有声语言艺术,同时也是滋养心灵的生活美学,还是一种触及心灵的、高级的文学阅读方式,跟语言打交道,必须具备对语言的敏感性,还要有良好的语言学习基础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她经常和热爱朗诵艺术的朋友说:“学习朗诵就是走进文学、与文学相伴始终的成长过程。”也正因为如此,为了演绎好一篇文学作品,她往往会付出难以想象的时间与精力。

她说,“有声艺术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地渗透,是温润如玉的情感铺垫,应该能直扑人的心灵。我们朗诵者必须要多读多练,反复去揣摩理解那种从内心深处发出来的声音,与我们共处的语境产生共鸣。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水平的音乐素养。”学音乐教育出身的她对此深有感触,“在朗诵整个呈现的过程中,对于细节的处理,对于重点字词的捕捉,留白得恰到好处,这都需要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把文字变成有声语言,是一种艺术创造,空间很大,需要填充的也很多。这也是她觉得自己细致打磨出来的作品,回读、回听、回看之时还是有不足之处的原因。

让更多的人爱上朗诵

诵读不是亮嗓子,也不是炫技巧,它是说者千钧力,闻者始动心。于芳说:“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中,朗读变成了纯艺术活动,不再是口说我心,而是变成了表演。自诩专业的人,一上台,就自然地做出了抒情状、叙事状、激动状。这是误区。还好,近些年朗诵艺术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还专门举办了几个比较有影响力的关于朗诵的综艺节目。咱们很多的年轻人都开始通过朗诵的方式接触中华经典、感悟中华经典。于是,我们也开始在之后的演出活动中加入了更多我们传统文化元素,比如每年春节举办大型诗歌朗诵会、元旦新春诗会等,逐渐让大家走出朗诵者只会张嘴念书的误区。”于芳认为,我们语言当中的平仄呼应,押韵中产生的韵律感,文字产生的意境和审美体验是能够直抵人心、引人共鸣、使人深思的。“时间沉淀了我们最伟大的传统文化,传统的韵律产生的意境会让人浮想联翩,观照自身,这样的审美体验是能让人共情的,让受众入心的。”

让每个人都拥有闪光的机会

2017年,于芳发起筹建了甘肃省朗诵协会。于芳回忆道:“筹建过程中,我提供的一些思路得到了媒体同行和朗诵爱好者们的认可,他们推选我为协会会长。从刚开始的几十人发展到如今的700多人,我们甘肃省朗诵协会的名气渐渐打响,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之后,开始有很多人、单位和组织找到他们,合作举办一些主题丰富的朗诵艺术活动。不论是能容纳千人的音乐厅,还是学校的小礼堂,更不论劳务费的多寡,她都坚持用最温柔且有力量的声音,将朗诵送到群众的耳朵和心灵深处。

据统计,七年间,协会共举办了几百场活动。“我几乎场场都在。”于芳十分感慨,“每次在现场,都能感受到大家对朗诵的热爱。就是这种热情感染着我,鼓励、支撑着我们一直走下去。我们还会继续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广袤的乡村大地,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赋予艺术的使命。”

虽然年过五十,但是在朗诵艺术的生命中,于芳老师依然是年轻的战士。她将一段动情的话语送给所有热爱朗诵艺术的人们: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喜爱朗诵艺术,就是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不断地去体味生活、感受生活、呈现生活,愿大家艺无止境。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沛珂文/图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