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何以车行天下?

2024-09-05 07:03:09 - 消息动态

转自:嘉兴日报

平湖何以车行天下?

平湖何以车行天下?

平湖何以车行天下?

■记者顾亦来通讯员刘维佳曹金凤制图张利昌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渗透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1%。新能源车零售销量首次完成对传统燃油车的超越,这也意味着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式进入新能源车占主导地位的时期。

在中国汽车制造产业版图里,平湖是一颗闪耀的明星。

作为全国第14个国字号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连续三年获评全国优秀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基地的平湖,拥有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330余家,年产值超400亿元,其中新能源电驱产能占全国六分之一,全球汽配百强企业有13家,每年关联企业产能超500万台,新能源汽车产能120万台以上。

今年以来,该市累计引进神汽汽车等11个汽车及零部件项目,总投资超30亿元。1至7月,汽车产业实现产值178.8亿元,增加值42.7亿元。

在新一轮汽车产业升级过程中,平湖何以杀出重围?“国字号”汽车之城怎样提高持久动能?我们可以从平湖的发展路径中找到一些答案。

放大“智造”溢出效应数字化覆盖率超80%

入秋后的江南,气温依旧酷热。同样火热的是浙江伊控动力系统有限公司里强劲的生产动能。

一条生产线上,5名工人进行着简单的人机交互,设备就会自动运行,每年可带来2亿元的产值……车间的电子屏上,显示着排班信息、产能产量,以及用电量等关键信息,整个生产环节一目了然。

据公司相关负责人戚永武介绍,去年伊控动力二期新厂房投入使用,使得企业整个生产面积从3800多平方米扩展到1.4万平方米,拥有量产线10条,产线数量是之前的2倍,且自动化程度已高达85%以上,人均产值与智能工厂改造前相比,提升了318%。

要让新能源汽车“动”起来、“聪明”起来,就离不开电机控制器产品。而伊控动力出品的电机控制器是业界的佼佼者。

这家企业成立于2017年,自2019年投产起连年保持翻倍增长的姿态,产值也从5000万元持续上涨至去年的14.2亿元,已成为上汽、吉利、北汽、奇瑞众多车企的供货商。

不断翻倍走高的数字背后,是企业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创新、质量强企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戚永武表示,近年来,伊控动力在拥抱变革、组织优化、技术迭代、流程再造上寻求突破,积极抢占发展高地。

企业在购置工业机器人、组建自动化流水线的同时,持续加强工业软件的引进与开发,在自动化生产中实现精细化的自动排查及生产过程动态分析,随时随地掌握制造状况,加强对生产质量的严格把关,打通生产、质检、管理之间的壁垒,建立起数据驱动企业运营管理的模式。智能化赋能新发展,在完成“浙江省智能工厂”改造的2023年,企业产值比上一年增长了100%。

“我们有一支专门的研发团队,参与人员达100多人,占公司所有员工的三分之一。”戚永武说,伊控动力在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积累了54项专利技术,为进一步保持竞争优势,公司将依托省级企业研究院,在电控系统领域持续开展新技术研发。

伊控动力这一连串亮眼的成绩单,是平湖汽车产业晋级晋位的最好注解。

尼得科汽车马达(浙江)有限公司今年也获得了“浙江省智能工厂”的称号。在企业的数字化车间,温度控制、柔性安装、智能检测等数字化设备一一上线,实现了在无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每台电机从原料到成品全过程智能生产。同时,在智能化数据平台上,工艺、质量和成本等大数据关联分析,帮助管理层实现快速、高效的指挥和决策。

在浙江宏利汽配集团有限公司的技术部,数字化平台自研团队的规模两年间从0变成20多人,新研发的产品实现快速迭代,满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需求。

近三年,平湖的汽车产业累计实施各类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项目71个,规上企业数字化覆盖率超80%。

从产业协同到生态协同瞄准“世界级”中心

平湖的汽车产业,从汽车零部件起步,而汽车零部件,要从小五金行业的转型说起。

20世纪80年代,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一批家庭作坊式的五金机械加工企业在平湖兴起。凭着几台简易机床和不稳定的业务单子,小五金企业逐步壮大,名气逐渐响亮起来。此时,汽车和平湖还是两个毫不相干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随着竞争加大、利润缩小,一些小五金企业开始转型,利用地处浙江沿海和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给上海等地的汽车企业做零部件配套。

21世纪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恰逢汽车零部件全球化采购兴起。彼时,一批小五金企业转型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经形成规模,平湖开始大力培育汽车产业。

打开地图可以发现,平湖位于上海、苏州、杭州、宁波4座城市的十字交叉点。借助“左邻右舍”的整车产业,平湖的汽车零部件锁定市场、迅速起步。当本地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丰满时,又适时出击、引入长城汽车项目。“由零到整”,平湖的汽车产业“从无到有”,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利用区位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平湖在长三角汽车产业占据了一席之地。

纳铁福传动系统(平湖)有限公司总经理方黎明很有感触。以前,受限于研发技术,需要传动联结部件,只能从韩国进口,一等就要3个月。“现在给隔壁公司打个招呼,3天就能拿到货。”

开车行驶在平湖,隔几分钟就能看到尼得科汽车马达(浙江)有限公司、尼得科艾莱希斯电子(浙江)有限公司、纳铁福传动系统(平湖)有限公司、德国考泰斯亚洲技术中心、斯泰必鲁斯(浙江)有限公司等全球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龙头企业。

不仅如此,平湖全市90%以上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都与长三角地区的整车企业保持着长期紧密的合作。

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汽车产业被明确为区域内重点培育的世界级产业集群之一。平湖充分利用地处“沪、杭、苏、甬”四大城市对角线中心位的优越区位条件,围绕周边的上汽、上汽大众、上汽通用、杭州福特、吉利等整车企业适配产业资源和生产能力。联合嘉定、温州、昆山、太仓4地,共同创建了长三角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合力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

8月8日,平湖在上海举行了一场汽车级零部件产业专场推介会,吸引到同济大学、中德汽车联合研发中心、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等院企机构的学者专家出席。

多年来,平湖通过赴德国、日本定向招商,承办中德汽车大会,全力扩大招商“朋友圈”,先后引进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长三角分院、长城汽车长三角研发中心、日本电产联合研发中心、同济大学新能源电控执行器研发设计中心等一大批高规格的技术研发或创新服务平台。

2023年,平湖成功创建浙江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协同区,是嘉兴唯一,并成功争取1050万元专项激励资金。协同区创建以来,平湖已成功签约10多个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项目,总投资超50亿元,同时成立长三角(平湖)汽车电子产业园,举办长三角汽车电子产业峰会,持续扩大平湖新能源汽车产业在长三角地区的知名度,去年成功新增3家省内整车一级供应商。

吉利领克08里有伊控动力,哪吒S升级款里有欧迪恩传动,吉利与奔驰合资的smart里有尼得科汽车马达……

不过二十来年的光景,以服装、箱包等传统产业为主的平湖向汽车产业靠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引进、跟随、追赶、超越到引领,形成了从零部件到整车制造的完整生态,产值也早已跨上了400亿元的台阶,成为平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何以“汽”势如虹?

整零协同。建立招大育强“十个一”工作机制,落实一把手抓一号产业,由市委书记任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链长。绘制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上下游鱼骨图,确定智能网联、车规级芯片、三电系统等高附加值领域为重点招商对象,根据产业链年度目标和计划,深耕关键部件企业和后市场领域。

政策引领。制定《加快推进高端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启动汽车零部件行业轻量级数字化改造行动,推进汽车零部件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设立平湖市人才专项资金,举办平湖汽车产业“聚才建圈强链”大会等对接活动。

内外兼修。对内,利用汽车产业集聚发展的产业优势,发挥尼得科集团等全球领先的电机研发制造技术,加快本地机电企业转型配套,扩大新能源三电系统产业招商,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积极做大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产业链。对外,联合长三角兄弟城市,开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合作,在上海等地开设域外人才服务空间,建立智能网联汽车OTA大数据云平台,为全国新能源汽车质量缺陷监测提供支撑,目前已经接入1000万台的汽车数据。

数字赋能。完成规上企业数字化诊断全覆盖,加快省级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引领产业变革重塑……

有为才有位。

平湖的目标是:到2027年,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500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面实现整台汽车平湖产。

未来的路仍充满挑战,但奔跑的脚步未曾停歇。

千亿级,绝不会是等靠要的结果,靠的是自上而下的不甘人后、破釜沉舟的奋起直追,劈波斩浪的勇往直前。

平湖汽车,我们拭目以待。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