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湾影视剧观民进党当局构建“台湾民族主义”的实施路径

2024-09-05 08:56:27 - 消息动态

转自:华夏经纬网

从台湾影视剧观民进党当局构建“台湾民族主义”的实施路径

作者罗鼎钧台湾青年

自赖清德上任以来,岛内政治对立不断加剧。赖清德以“务实台独工作者”为理念,利用行政资源投入巨资制作多部“文化台独”的影视剧,以此构建“台湾民族主义”。其中,最受关注的两部剧集是《听海涌》和明年即将上映的《零日攻击》,分别从历史和未来的角度呈现民进党所推崇的“文化台独”叙事。

《听海涌》以涉嫌战争罪的台籍战俘监视员为主角,在美化“台籍日本兵”和日本侵略历史的叙事中,凸显民进党当局所倡导的“皇民化2.0”。该剧尽管以台湾人的视角叙述,却忽视了日本侵略带来的苦难。剧中不仅直言“我吃日本米,读日本书长大,我就是日本人”,还声称“台湾人和日本人都是平等的”,彻底美化了日本的战争罪行,令人感到不适。

民进党对日本殖民者的美化不仅扭曲历史,更模糊了民族身份。许多年轻台湾人在教育和媒体的影响下,未能全面理解台湾在二战期间作为日本殖民地的复杂历史,导致对“台籍日本兵”的误读。这种美化言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历史的选择性遗忘,进而影响了社会对历史真相的认知。

同时,《听海涌》还揭示了台湾社会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时的分歧与矛盾。在某些叙述中,“台籍日本兵”被描述为“为国服务”的英雄,这种表达方式忽视了他们所处的历史情境,以及他们参与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与创伤。将这些“台籍日本兵”单纯地美化为“英雄”的行径,剥夺人们了解历史真相的权利,使人们无法真正理解历史的全貌。这种对侵略者的美化甚至可能加剧某种民族主义情绪,误导年轻一代对历史的认识。

由于台湾地区过去受“去中国化”教育的影响,加上民进党当局系统性地美化日本殖民统治的叙述,导致如今的台湾中青年人在历史认知上存在偏差。许多学校的历史课程对二战期间台湾的角色缺乏深入讨论,使得学生对“台籍日本兵”的历史背景及其参与战争的真实动机难以全面理解。当历史教育未能如实传授历史事实,加之民进党当局在“文化台独”社会舆论上的操弄,台湾社会可能在历史的缝隙中逐渐形成对“台籍日本兵”的“怀旧”情绪,这种情感背后反映出对历史的浅薄理解与民族认同的困惑。在《听海涌》这部电视剧的潜移默化下,台湾年轻人很可能面临被这种扭曲的影视作品洗脑的风险。我们是否还记得那些艰苦奋斗的抗日历史,以及无数爱国台湾同胞对抗日本殖民者所做出的牺牲与奉献?

我们必须认识到,历史不仅是过去的记录,它更是对当下与未来的指导。美化“台籍日本兵”的叙述绝不应成为社会的主流观点。只有在深入探讨历史真相、理解历史复杂性的基础上,才能构建出一个更为健康的社会认同。台湾的未来应基于历史的真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础,而非选择性遗忘与片面的美化。

即将在明年播出的虚构电视剧《零日攻击》,以“文化台独”为主题,民进党当局以此在台湾社会营造一种“仇中、恨中”的氛围,进一步加剧了两岸的敌意。

虽然赖清德自称是“务实台独工作者”,但依旧不敢直接推动“法理台独”,只能在“文化台独”方面发力,实现“法理台独”难以直接实现的目的。民进党借助民间名义推出了十集的《零日攻击》,并将其剪辑成电影,剧情围绕大陆攻台前七天台湾发生的事件,传达“抗中保台”的理念。

在当前国际形势和两岸关系越来越紧张的背景下,《零日攻击》通过“抗中保台”的主题,营造出一种绿色恐怖的气氛,深入揭示了台湾地区社会心理和政治氛围的变化,已引起了两岸广泛的关注与讨论。该剧不断强调潜在威胁,呈现出紧迫感与危机感,使观众在潜意识中接受了“敌在暗处”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不仅影响了个体的心理状态,也在社会层面上形成了共鸣,提升了公众对外部威胁的敏感性。这种情绪的渲染使得“保台”这一口号在民众心中扎根。

同时,《零日攻击》通过角色的塑造和情节的发展,展现了在大陆攻台前,主人公们面对技术漏洞和敌对势力时的无力感。这种情节设置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观众对大陆的敌视,进一步推动了台湾民众对“抗中保台”认同感的提升。

近年来,“绿色恐怖”氛围的建立不仅体现在对社会舆论的操控上,也显露出对不同声音的压制。在电视剧的叙事中,任何质疑或反对民进党当局的言论都会被视为对其安全的威胁。这种策略不仅扼杀了公众对政策的理性讨论,也使得任何表达不同意见的人都可能被贴上“卖台贼”的标签。这种极端的舆论环境进一步加深了社会的分裂与对抗。

此外,《零日攻击》的叙事结构与情节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助力了民进党对“台湾民族主义”情绪的构建。剧情中常常以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精神激励观众参与“两岸对抗”,从而增强了集体主义和“台湾民族主义”的认同感。值得注意的是,此剧所营造的“两岸对抗”氛围也为民进党当局巩固选票支持提供了便利。《零日攻击》的概念不仅限于电视剧的叙述,更演变为一种社会共识和政治工具,进一步推动了“抗中保台”理念的传播与深化。

从《听海涌》到《零日攻击》,我们可以看到民进党当局在构建“台湾民族主义”方面,台湾影视剧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这不仅是赖清德发起“文化台独”的开端,更是试图在文化层面实现全面的“去中国化”,以达到“洗涤人心”的效果。这一切对于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只会愈加严峻。广大台湾乡亲们,难道我们还要任由民进党当局如此肆意妄为,继续剥夺我们的文化根基吗?

华夏经纬网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