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63岁老人服用中药40小时后死亡,家属质疑用药过量
今年9月,63岁的金女士服用武汉叶开泰国医堂(汉口馆)开的中药40个小时后突然去世。金女士的女儿王英(化名)告诉新黄河记者,吃药期间母亲曾多次反映难受,医馆却反馈是正常现象。而医馆开的药方里,有一味中药属于明显超量使用。
新黄河记者多方核实发现,上述“叶开泰国医堂(汉口馆)”实为“武汉江汉健民中医门诊”,背后大股东是健民药业集团。“事发后,我发现母亲处方上的核发人员竟是涉事医馆的收银员,该医馆还疑似存在执业药师‘挂证’的情况。”王英说,她已向相关部门举报了上述问题。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事件仍没有结果。
近日,新黄河记者致电武汉市江汉区卫健局了解事件进展。一位处理此事的负责人称,患者死因需要等尸检结果出来再确定。针对涉事门诊从业人员的资质问题,该负责人表示,相关情况会跟家属直接反馈。
新黄河记者注意到,“叶开泰”是武汉知名的中药老字号品牌,有上百年历史。令人意外的是,该事件被曝光后,武汉叶开泰药业连锁有限公司发声明称,涉事中医门诊是盗用“叶开泰”字号,而叶开泰国医堂(汉口馆)随即对外称,该公司声明中提到的叶开泰的商标,属于诉争商标。
至今,该事件及之后引发的商标之争,仍旧传得沸沸扬扬。
老人服用4次中药后死亡,家属质疑处方药超量
据王英讲述,母亲今年63岁,因身体不适,8月初经武汉协和医院检查初步诊断为食管肿物,医生建议手术治疗。由于老人不愿手术,想先通过中医进行调理,8月30日上午,王英带母亲到叶开泰国医堂(汉口馆)问诊。随后,接诊医生开了7服中药。
王英表示,看病当天开的药,由门诊代煎完后取回家。“当天晚上服用了一袋,第二天早上和中午分别喝了一次,晚上就没有再服用。”王英回忆说,之所以停药一次,是因为母亲从服药最初就感觉身体不舒服,她们联系医馆咨询,医馆认为是药物的正常反应,建议减量到一日两袋。9月1日上午,母亲再次服用一袋,约两小时后,母亲说两侧肋骨处疼,先是手捂着肚子,后来倒地不醒,家人拨打了急救电话。遗憾的是,当天上午10点50多分,母亲经抢救无效离世。
在母亲去世后,王英认为主要问题出在处方上。她咨询专业人士后称,“医馆开的药方里,每剂中药的‘山豆根’含量为10克,而2020版《中国药典》明确注明,山豆根的用量为3~6克,属于明显超量使用。”
公开资料显示,山豆根中含有苦参碱、金雀花碱等有毒物质,如果用量过度,则会造成山豆根中毒。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胸闷等症状,严重的会面色苍白、四肢颤抖、血压升高、步态不稳,最终造成呼吸急促、四肢抽搐、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9月7日凌晨做的(尸检),第三方鉴定机构当时说要90天,估计结果到12月才能出。”王英告诉新黄河记者,她认为母亲的死因与叶开泰国医堂开的药脱不了关系。事发至今一个多月,王英不断向江汉区卫健局提出自己的诉求,主要包括调查涉事门诊相关药材质量、煎药加工及给药过程是否有问题,核实医馆和医生资质等信息,至今尚无明确结论。
处方上的核发人员竟是收银员?
根据处方管理相关规定,在药物处方后登记部分一般会有“审核”“核对”“发药”“调配”等术语,并有对应的工作人员签名或专用签章。王英向新黄河记者透露,母亲处方上的核发人员何某某实际为收银员,质疑其不符合处方管理规定。10月8日,江汉区卫健局就该问题向王英作了答复。据王英提供的录音内容显示,叶开泰国医堂(江汉健民中医门诊)曾向江汉区卫健局提供了两份情况说明,解释称何某某实际为收银员,当时为值班人员,处方要交至收银处作为缴费明细,因此收银员出现在了处方上。
据《处方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也就是说,处方上的核对人员须是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叶开泰国医堂(江汉健民中医门诊)让收银员的名字出现在处方“核发”处,疑似违反相关规定。
除门诊从业人员资质的问题以外,王英还质疑叶开泰国医堂(汉口馆)存在《执业药师注册证》挂靠情形,并已将相关线索反映至江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新黄河记者注意到,在王英提供的处方信息中,审核处签字人为一“易”姓职员,按相关规定,处方审核人员须为执业药师。新黄河记者在执业药师注册平台检索发现,将执业范围限定在湖北武汉市,只有一位与处方上签字同名的执业药师注册人员,但注册单位为“武汉健民新世纪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汉口分公司”,而非涉事的叶开泰国医堂(汉口馆)。
据《执业药师注册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持证人注册单位与实际工作单位不一致或者无工作单位的,属于《执业药师注册证》挂靠情形。
卫健局最新回应:在等尸检结果
在王英看来,等母亲的尸检结果还需要一段时间,相关部门应先就叶开泰国医堂(汉口馆)及其从业人员资质等问题展开调查。
对此,武汉市江汉区卫健局一位处理此事的负责人向新黄河记者表示,“他们(逝者家属)已经做了尸检,在等尸检的结果。”针对涉事门诊从业人员的资质问题,该负责人说,“跟(逝者)家属的联络渠道一直是畅通的,”出于对家属的关怀,相关情况只会跟家属反馈。针对上述问题,叶开泰国医堂(汉口馆)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不方便接受媒体采访。
至于涉事门诊是否存在执业药师“挂证”的情况,江汉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10月13日向新黄河记者表示,他暂不了解情况,如若查实会依法依规作出处理。国家《执业药师注册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严禁《执业药师注册证》挂靠,持证人注册单位与实际工作单位不符的,由发证部门撤销《执业药师注册证》,三年内不予注册;构成犯罪的,移送相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买卖、租借《执业药师注册证》的单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关于事件结果,一位从事医疗纠纷案件的资深律师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表示,“尸检报告出来之前,死亡原因是药物问题还是自身问题难以确定。”
背后牵出“叶开泰”商标之争
王英告诉新黄河记者,给母亲挂号是在“健民中医叶开泰国医堂”的公众号上。新黄河记者查询发现,该公众号的认证主体是健民中医门诊部(武汉)有限公司,为“武汉健民国医投资(武汉)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隶属于“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健民集团官方信息显示,该公司拥有“健民”“龙牡”“叶开泰”三大品牌。
王英透露,当时客服人员介绍自家诊所时自称“叶开泰国医堂”,共有汉口馆和汉阳旗舰馆两家。“我印象较深的是,汉口馆门口挂着‘叶开泰’的牌匾,母亲去世引发关注后,直到看到另一个叶开泰出来发声明,我才知道原来这家叶开泰有猫腻。”王英说,事发后,她通过查询备案信息注意到,武汉江汉健民中医门诊与“叶开泰国医堂(汉口馆)”都在武汉市江汉区江汉人家商业街,两者其实是一家。
武汉叶开泰药业连锁有限公司,也就是王英说的发声明的“另一个叶开泰”,9月4日在其官方公众号发声明称,武汉江汉健民中医门诊盗用“叶开泰”字号宣传、推广其中医门诊服务的违法行为,已严重影响了该司声誉及品牌形象,将采取法律措施追究其相应责任。声明还称,涉事中医门诊觊觎“叶开泰”作为中华老字号的历史底蕴与品牌价值,以“叶开泰国医堂”为开设的中医馆命名,意图误导公众,混淆事实,牟取商业利益。
对此,武汉叶开泰药业连锁有限公司旗下一家药店工作人员也向新黄河记者表示,“叶开泰药店”是连锁药店,在武汉有很多家。新黄河记者通过高德地图搜索“叶开泰”三个字,显示有约十家诊所或药店的搜索记录。据了解,其中叶开泰国医堂汉口馆和汉阳旗舰店、叶开泰中医药文化园这三家为健民药业集团所有,另外几家为武汉叶开泰药业连锁有限公司所有。
值得一提的是,涉事医馆在今年3月10日开业时,曾被当地媒体公开报道,其中带有“叶开泰国医堂汉口馆”的物料及文案出现在活动现场及新闻报道中,健民药业集团董事长以及湖北数位名老中医也出席了当天的开业庆典。
针对武汉叶开泰药业连锁有限公司发布的声明,“叶开泰国医堂(汉口馆)”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称,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为叶开泰,始创于1637年,至今有386年历史。1953年6月1日,叶开泰改为武汉健民药厂,1995年健民集团已经注册了叶开泰商标,是商标的合法权利人。发声明的公司是叶开泰药店连锁,跟健民药业集团不是一家公司,声明中提到的叶开泰的商标,属于诉争商标,目前已经提起行政申请,其声明并非客观事实。
“此前我根本就没有怀疑过它(叶开泰国医堂汉口馆)不是叶开泰。”王英说,如果“冒牌”情况属实,她还会追究其假冒老字号欺诈消费者的责任。
原标题:《武汉63岁老人服用中药40个小时后死亡,家属质疑用药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