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雅考古发掘记 齐东方带领听众找寻消失的精绝国

2024-10-15 23:23:54 - 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记者张斌实习生苻昕

“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这是《汉书·西域传》中关于精绝国的一段描述。

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有一个被黄沙掩埋的地方,名叫尼雅,它曾是古精绝国的所在地。西汉时,沿着丝路南线西行,出阳关,经楼兰,就可以到达精绝国。然而,曾经煊赫一时的西域36国之一,为何在唐之后的典籍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千年之后,随着尼雅考古的深入开展,一个古老的精绝国再次回到公众视线。

那么,除知名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外,尼雅遗址还有哪些精彩发现?除了小说电影的虚构外,真实的精绝国到底面貌几何?10月15日,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开展主题讲座《寻找消失的精绝国——尼雅考古发掘记》,带领听众走进尼雅考古发掘,寻找消失的精绝国。

尼雅考古发掘记 齐东方带领听众找寻消失的精绝国

考古学史上浓墨重彩一笔:首次联合发掘尼雅遗址

讲座一开始,齐东方就带领听众开启了一段尼雅遗址考古的溯源。他将之追溯到19世纪末,那时期西方掀起中亚腹地的探险热潮。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匈牙利籍英国学者斯坦因。

斯坦因是第一个进入尼雅的探险者,正是他在1901年发现了尼雅——他从一位磨坊主手中得到一块带字的木板,辨认出木板上的字是罕见的印度北部、新疆西南地区古代曾使用的佉卢文。此后,斯坦因四次进入尼雅,带走了木简、铁器、玻璃、弓箭等极为丰富的文物,引起欧洲学术界前所未有的轰动。

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看到尼雅简牍后,进行了梳理考释,断定尼雅即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国。此后,尼雅遗址再次陷入长久沉寂,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外首次联合考古发掘才拉开了尼雅遗址序幕。而齐东方作为同行人员,是第二批进尼雅的。

回忆当初进入尼雅遗址的情景,齐东方生动详尽地向听众分享了当时吃住行的生活点滴,进而介绍尼雅遗址所在地的艰苦条件。

齐东方介绍,在正规考古发掘前,考古队曾分几年对尼雅遗址进行了预备性考察,了解尼雅遗址的概貌,更重要的是体验、摸清了尼雅沙漠考察最好的季节时的气候、风力、沙暴、气温,人员的体能消耗,所需的饮水、食品种类和数量,考察必备的望远镜、罗盘、卫星定位仪、电脑、车辆以及经费预算等。经过详细周密的考察,初步确定居住遗址、寺庙遗址等三个挖掘点,并未找到墓葬区。

进入尼雅后,考古队员们在前往上述挖掘点途中,奇迹般地发现了尼雅古代墓群。而齐东方认为,尼雅古代墓群的发现是此次考察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这对于了解尼雅人的生活、历史和信仰是非常重要的。”

此后,尼雅遗址被评为1995年考古重大发现,在此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更是具有深远的学术意义和社会影响。

辉煌的历史遗留:尼雅遗址彰显了文明的交往交流

齐东方介绍,此次尼雅遗址发掘考察对尼雅的古代环境、植被、遗址分布的特点及精确位置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测量,并继续对一处宏大的聚落遗址、一座小型佛寺、新发现的一处墓地进行了科学发掘,“尽管只发掘了三个点位,但成果非常可观。”

讲座中,齐东方详细介绍了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古代精绝国人居住遗址、佛寺遗址、墓葬遗址等,考古学家在此期间发现了疑似酿酒作坊或酒窖、疑似冶铁遗址等,对揭示汉晋时期精绝国的生产生活状况、当年尼雅绿洲的生态环境,以及精绝国与中原王朝的政治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证。

他着重介绍了在尼雅遗址中发现的佛教壁画,其风格与过去中国各地发现的佛像都不一样。“佛教及其艺术东传,和田是重要的一站,也是印度和中亚连接新疆南部的枢纽,尼雅出土的壁画佛像,可以代表这一地区早期的佛教艺术风格,也是佛教东渐的一个坚实的脚印。”

此外,齐东方还介绍了8座已发现尼雅墓葬遗址中具有代表性的几座。

在3号墓中,考古工作者经过清理,发现了有“世毋极锦宜二亲传子孙”“君宜高官”“长乐大光明”“文大”“安乐绣”“宜子孙”“广山”等文字的丝织物。“这是汉晋时期普遍流行的吉祥语,可以断定丝织品来自中原无疑。这究竟是商品交流还是尼雅与中原王朝的密切政治关系,值得我们深思。”在6号墓船棺中,出土了一枚产于西方的蜻蜓眼玻璃珠,体现出了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文化交流。

而在8号墓中,出现了尼雅遗址出土文物中最受世人瞩目的一件:“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我们一点点地将这块锦翻开,逐渐显露出艳丽的蓝、白、红、黄、绿花纹,看到在蓝底白色织出的汉字‘中国’时我们已经惊呆了!”时隔近30年,回忆当初的考古情景,齐东方依然难掩兴奋。

从出土的织物中,考古学者分析,该织锦图案的文字应补充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诛)南羌”。是一件带有占卜性、预言性的物品,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总结尼雅遗址丰富多样的考古发掘,齐东方认为,新疆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往西有波斯、希腊文明,往南有印度古老的文明,东面是中华文明。群山和沙漠像是大自然有意在各大文明间设置的屏障,既是两侧古老文明的隔离区,又是连接点。

齐东方引用著名学者季羡林的话概括:“世界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就是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精绝国消失的教训:人与环境应该和谐相处

关于精绝国的消失,齐东方认为,很可能是与自然环境的逐步恶化相关。他介绍,尼雅河的水源来自高山融雪,暖季山上的冰雪逐渐融化,补给河流。但如果某一年,或连续几年尼雅河水量减少,末端的人们就无法与大自然抗衡。

“没有战争、焚烧的痕迹,也许是猛浪若奔的尼雅河流尽了最后一滴眼泪,人们在此坚持生活到最后,才不得不静静地离开了他们的家园。”

回忆在尼雅遗址考古所见,齐东方动情地说,当年的乡村小道依稀可辨,房屋、果园、小河、池塘历历在目,它们似乎不是死去的千年标本,而是至今还活着的生命,浮现出一片当年郁郁葱葱、小桥流水、浣女牧童……“特别是枯死的胡杨林,像是一座座人类和自然抗争失败的纪念碑。”

总结精绝国的消失,齐东方认为,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人类应该与环境和谐共处。“而在新疆,沙漠腹地和周围点点绿洲分布的处处遗址,谜一样地显示着这种微妙的关系。”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