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城文化寻踪|文脉赓续,凤河传说有新篇

2024-01-15 16:50:58 - 北京日报

在凤河两岸,坐落着许多由山西移民组建的村庄,逆河而上,是沁水、解州、霍州;顺流而下,有长子、河津、潞城……此前有这么一种说法:山西多少县,这里就有多少营。600多年前随着移民的到来,晋南文化、移民文化与当地文化相互渗透、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京晋文化,依水而居的凤河人构建起了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搭建了诸多文化载体,创作了至今依然流传的文艺形式,与诞生在田间地头的农耕智慧一起,在经过时间的淬炼后,被后人写成了“凤河传说”,为一辈又一辈的凤河人所传唱。

不久前,亦庄新城长子营镇凤河文化大会在人们的期盼中举行,《庆丰收》《凤河岸边长子营》《李家务音乐会》《神叉老会》等非遗项目表演震惊四座;《凤鸣上林苑与乡愁大槐树》新书发布,则为“凤河传说”非遗项目夯实了理论之基。为了表达对“母亲河”的尊敬、热爱与保护,善良又勤劳的凤河人除了打造了“凤河传说”这一区级非遗项目,更是以自己的“母亲河”为名,建造了凤河流域历史文化展览馆,开办了凤河讲堂。只为近千年文脉赓续,凤河两岸弦歌铮鸣。

亦城文化寻踪|文脉赓续,凤河传说有新篇

传唱不衰一段600余年的神奇故事

悠悠凤河,究竟流淌了多久?“目前已经没有人能说得清了,600余年是一个有史料记载的时间,但凤河的历史要远悠长于此。”长子营镇市民活动中心工作人员李树松是凤河文化的守护者,也是“凤河传说”的“传唱人”。据他介绍,凤河原是永定河的古道,也是永定河潜水溢出带生成的散装型河流。而由地理环境形成的“凤河传说”,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口述传播多彩,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不可割舍的有机部分。

“凤河传说”是凤河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凤河流域内曾出现了许多民间传说,内容涉及辽金元明清多民族和谐共处、凄美大爱、习俗民风、森林沼泽、溪流湖泊、明清移民等元素,并以‘七十二连营’‘山西的县大兴的营’‘大槐树寄情’等组成凤河民间传说体系。”李树松说,无论哪一种版本,都体现了古老凤河人敢为人先、向善向美的情怀,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村民浓得化不开的乡愁。为此,他们打造了凤河流域历史文化展览馆,用以安放不朽的“凤河传说”,收藏凤河人的“身世”。从古流传的良善坡大庙、白庙雅乐、威风数百年的神叉老会,到近现代的留民营千人饺子宴、赵县营曲艺团;从古老农耕用具,到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从早期的家庭作坊,到现今的高新技术企业、现代农业示范区;从当年的赤脚医生,到今天的医疗机构;从单一的私塾教育,到全套的教育体系;从泥泞的土路,到宽阔的国道……长子营移民村落的形成、凤河流域的发展、凤河人的骄傲,一段600余年的神奇故事不仅在展馆中,也在村民口中,更在凤河人心中。

精神寄托千人宴的饺子两岸的槐

“按《明史》《明实录》载,山西平阳府辖州六、县二十九,泽州辖县四,潞州辖县六,沁州辖县二。这些州县的名字有许多对应着凤河流域的村庄,今天长子营、沁水营、解州营、霍州营、上黎城、下黎城、河津营、蒲州营、绛县营等村庄,都能够在山西地图中找到与其对应的县份。”李树松认为,移民文化构成了凤河文化的内核,而一直以来,山西祖先移民所带来的习俗都对这一区域百姓的生产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凤河村落,有一首耳熟能详的民谣:房前种上大槐树,不忘洪洞众先祖;村村槐树连成片,证明同根又同源。同根同源是乡愁的眷恋表达;槐树是乡愁的具象化呈现。据李树松介绍,如今在凤河两岸的村落中,最常见的树木就是大槐树,它们已经作为一种文化元素融入到了凤河文化体系中。除了槐树,与百姓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还有面食。“长子营人多喜面食,尤其是饺子、馅饼、面条等。”而提到饺子,就不得不着重说一下留民营的千人饺子宴。

1979年的大年三十,留民营村第一次举办“千人饺子宴”。这一年,该村通过土地治理,超额完成了粮食生产指标,得了几万元的奖金。村干部经过商量后,就用这笔奖金包了饺子、搞了“村宴”,所有村干部争当服务员,为辛苦了一年的村民们提供服务。对于留民营而言,香飘几十年的“千人饺子宴”不仅是村民们载满希望的团圆饭,更是传播喜讯的表彰大会,许多好消息都是就着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传到村民面前:1987年,被誉为“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2006年,荣获“世界有机种植者”大奖;2008年,成为奥运会及残奥会食品供应单位;2009年,留民营村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0年,被评为“北京最美的乡村”……随着发展,留民营“千人饺子宴”已经成为底蕴深厚的文化符号,一枚小小的饺子也成了600多年历史的留民营村全力发展的见证者。

头枕凤河动人传说有了新频道

“曾经靠生态农业致富的留民营村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找到了很多好的文化素材。在这一基础上,留民营已经形成了以生态观光为中心、民俗旅游为特色、农业科普为亮点、动手实践为乐趣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于留民营能有今天的成就,李树松认为与凤河文化的滋养密切相关。因此,为了凤河文化拥有自己的频道,他和很多拥有相同志向的人们一起踏上了凤河文化的保护之旅,并让“凤河传说”为更多人所熟知。

2021年,为梳理凤河文化脉络,挖掘特色文化元素,提炼文化内涵价值,充分展现凤河流域凤河文化遗产特有的底蕴,为传播永定河历史文化内涵提供支撑,李树松等人以“凤河传说”为主题进行了非遗项目申请。为此,他们多次奔走在全镇42个村,通过老一辈人的口述整理历史,找寻根脉。在奔赴山西寻根的颠簸中,感受到了先人为了追求更好生活的勇气和将他乡塑造成故乡、从“流民”成为“留民”的昂扬与乐观。在申遗的路上,他们还为“凤河传说”打造了一个扎根在长子营人心中的平台——凤河讲堂。李家务的道教音乐会、沁水营神叉老会、白庙村音乐会、再城营的五音大鼓……成为孩子们以及年轻的父母认识凤河文化的最佳载体,让他们了解感受如今虽然寂寞未来却将璀璨的乡土文化。2023年凤河讲堂的40堂课已经告一段落,“凤河传说”也已成为区级非遗项目,在一次又一次的推广中,收获了无数凤河文化的追寻者。“我们欣喜的是,古老的凤河文化焕发出了年轻的容颜;我们更加相信,在众人的守望中,她一定会越来越年轻。”李树松说,无论是寻根还是发扬,一辈又一辈充满智慧又无比乐观的凤河人,都将不畏苦与难,继续唱响“凤河传说”,守好凤河文化。

编辑:徐祎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