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河北净菜”成为“北京好菜”记事(二):规范加工有标准,毛菜这样变净菜
转自:河北新闻网
规范加工有标准,毛菜这样变净菜
——“河北净菜”成为“北京好菜”记事(二)
10月17日,在定州市鲜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定州鲜洁”)的净菜加工车间,一根连泥带土的青笋,经过一段特别的“旅程”变成了鲜切净菜。
从毛菜到净菜,一根青笋如何变身?穿好消毒防护服,戴上帽子和鞋套,通过风淋室去除身上的灰尘……经过多道严格的卫生措施,记者进入净菜加工车间寻找答案。
上午8时,一筐筐新鲜的青笋,已通过全程冷链运输至加工车间。
“青笋来了,大家抓紧加工成青笋条,长度要求9厘米,直径1.2厘米。”随着加工车间生产主任张宾一声招呼,工人们迅速行动,去皮、清洗后的青笋,被送到切配区。
“青笋切分时产生机械伤会引发氧化褐变反应,容易造成微生物繁殖,使得产品外观、营养、风味等劣变。”张宾说。
如何让消费者吃到新鲜、高品质的青笋?张宾的回答是:严控标准。
保鲜是青笋加工中重要的环节。在加工车间,记者看到,等待切分的青笋被放置在一个水池里浸泡,这里的水温控制在4℃以下,可以有效保持青笋的新鲜度和口感,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只有不断优化低温保鲜技术,才能进一步延长净菜的保质期和新鲜度。
“为保证净菜质量,我们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以高品质蔬菜为原料,全程在0℃至8℃的温度下生产。”张宾告诉记者,他们通过实验室试验、加工车间中试,进行加工环境温度优化调控,探索易褐变蔬菜加工保鲜技术。
从水池中浸泡一段时间后,青笋会被传递到下一道工序,切分成统一的尺寸。
按照客户特定需求,工人们先将青笋切分成9厘米的青笋段,然后将青笋段放在机器里切成直径1.2厘米的青笋条。
切分好的青笋条需要经过人工挑选,去除尺寸不达标的、有空心的残次品。这之后,工人们通过半自动机器对青笋条完成真空打包,再进行抽样检测。
取样、贴标签、加入试剂,用移液枪将样本注入比色皿中,随后放入检测仪器……在定州鲜洁的质量检测室,检测员殷欢欢对抽取的青笋条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
半小时后,一份农药残留检测报告便新鲜出炉,显示各项指标均在合格范围内。这样,经抽样检测合格后的青笋条才能出库。
“经过清洗、切配、打包等七八道工序后,青笋才能算作净菜装箱运往配送中心,然后发往北京市场。”张宾说。
一车车毛菜运进厂内,配送车辆运出的则是一箱箱净菜。定州鲜洁着力打造中央厨房,通过标准化加工生产,产出了高标准的“河北净菜”。
“目前,我们公司主要生产青笋、娃娃菜、土豆等全品优质鲜切净菜,产品主要面向大中型连锁餐饮企业,北京客户占了40%。”定州鲜洁董事长史红卫说。
从沾着泥土的毛菜到安全放心的净菜,规范加工有标准。目前,全省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净菜加工企业共145家,净菜年加工量超过110万吨。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北大力推进蔬菜产地初加工,制定“河北净菜”产地初加工指导规范,对采收、除杂、修整、清洗、分级、包装等环节进行了规范,确定了胡萝卜、黄瓜、辣椒、茄子等11种主栽蔬菜的净菜分级标准。(河北日报记者郝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