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热钙钛矿:两倍牛股奥联电子背后的热点与真相
目前,我国在钙钛矿电池领域产业化位居国际前沿。全球三条100MW级及以上的平米钙钛矿产线均在国内。由此带来的产业化想象也恰好给足了市场“炒作”空间。
作为光伏新兴赛道,钙钛矿概念从来不缺乏资本热度。而随着国内钙钛矿企业不断迎来技术突破,钙钛矿概念又一次迎来炒作热潮。
2月13日晚,两倍牛股奥联电子(300585)回复深交所问询函称,公司暂未有已建成可投入生产的产能,预计2023年钙钛矿项目将新建中试线。
就是这么一家中试线都未建成的企业,在宣布投资成立钙钛矿子公司后,股价在短短两月内翻倍。
去年年底以来,因钙钛矿概念股价起飞的公司不止奥联电子一家。
Wind数据显示,自2022年12月23日至今,Wind钙钛矿指数自2391.34点一路跃升至3189.43点(2月13日收盘),区间涨幅高达33.4%。
不仅二级市场,一级市场上,钙钛矿也屡获关注。
2022年12月中旬,协鑫科技(3800.HK)旗下昆山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协鑫光电)宣布完成5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创下了整个钙钛矿领域迄今为止最大的融资金额,
此前10月,另一家钙钛矿产业化头部企业纤纳光电业已宣布完成D轮融资。
资本如此追捧,钙钛矿电池技术究竟是价值投资风口,还是市场盲目追风炒作?
围绕钙钛矿产业化进程和难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多名产业界人士。
在头部企业人士看来,尽管国内钙钛矿产业化进度超市场预期,但最新产业化进度距大规模量产还有较大差距。
目前,国内只有头部寥寥几家企业拥有100MW级中试能力,尚未有企业形成GW级产线量产实力。
另外,钙钛矿技术要取代晶硅发电短期内几无可能。在晶硅技术完全成熟的前提下,作为新兴技术,钙钛矿电池即便实现GW级量产,钙钛矿若要想取得晶硅的发电地位也并非一朝一夕。需要证明长生命周期下其综合度电成本低于晶硅电池,而这并非实验室可以证明,有待更多时日的产业实践检验。
光伏新赛道
钙钛矿概念并非第一次引发市场热度。
2022年5月5日,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业绩说明会上称,公司钙钛矿光伏电池研究进展顺利,正在搭建中试线。随着该消息发布,市场曾引发过一轮钙钛矿炒作热潮,相关概念股也曾有过一轮翻倍式上涨。
2023年1月20日,经中国计量院第三方测试认证,北京曜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北京曜能”)自主研发的小面积钙钛矿/晶硅两端叠层电池稳态输出效率达到32.44%,相比主流晶硅路线已提高了5.63%的效率绝对值,再次刷新国内转换效率纪录。
正是这则产业化进展消息成为本轮钙钛矿行情发动的催化剂。
目前,我国在钙钛矿电池领域产业化位居国际前沿。全球三条100MW级及以上的平米钙钛矿产线均在国内。由此带来的产业化想象也恰好给足了市场“炒作”空间。
据悉,北京曜能成立于2017年,是全球最早进行钙钛矿太阳电池产业化研发的公司之一,于2021年8月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投资方为高瓴资本。
北京曜能32.44%的叠层电池输出效率折射出的含义是:随着晶硅电池效率日益逼近理论极限,钙钛矿单层电池效率正在迅速追上晶硅电池。
2009年,日本科学家TsutomuMiyasaka制备的第一片钙钛矿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PCE)仅有3.8%。此后,经过韩国的Park和英国牛津Snaith优化,钙钛矿电池效率突破10%大关,再后来,钙钛矿效率快速进步,单层电池效率也快速攀升至25.7%,接近晶硅单层电池的最佳转换效率26.81%。短短十余年内几乎追赶上晶硅光伏电池过去四十余年取得的最佳效率。
晶硅电池目前最佳转换效率由隆基绿能(601012)创造。2022年11月,隆基绿能自主研发的硅异质结(HJT)电池转换效率达26.81%,此前26.7%的转换效率纪录由日本企业保持了五年,进一步逼近晶硅电池29.43%转换效率的理论极限。
有产业界人士认为,耗时5年才取得转换效率突破,说明晶硅电池在逼近转换效率极限的情形下,再向更高效率突破难上加难,而这恰好给了钙钛矿电池的发展机会。
申万宏源研报援引NREL数据显示,目前,单层钙钛矿电池的理论转换效率极限值预计可以达到33%。因此,理论来说,单层钙钛矿电池依旧有较大效率提升空间。
协鑫光电董事长范斌即持有此类观点,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晶硅的实验室转换效率2017年是26.7%,2022年11月,隆基绿能才做到26.81%,5年时间效率只提升了0.11%,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说明晶硅效率基本到头了,可能再提高个0.1%、0.2%,再多不太可能。”
未来5年,钙钛矿组件的转换效率可以轻松来到25%-26%,而组件效率则停留在23%左右。因此,从长远来看,钙钛矿的效率是会比晶硅高。
狂热与真相
北京曜能消息发布后,钙钛矿概念炒作热潮又一次被掀起。
从去年12月23日至今(2023年2月13日),Wind钙钛矿指数区间涨幅高达33.4%。
相关概念个股中,奥联电子(300585)今年以来涨幅115.2%,为市场最高。京山轻机(000821)、杭萧钢构(600477)、杰普特(688025)、金晶科技(600586)涨幅依次紧随其后,均在30%以上。
另外,宝馨科技(002514)、拓日新能(002218)、中来股份(300393)、万润股份(002643)、凌达股份(300125)涨幅则在20%-30%之间。
二级市场如此热潮翻涌,相关公司实际情况到底怎么样?
2月9日,奥联电子收到交易所的关注函,问询公司进军钙钛矿相关事项。
据了解,2022年12月9日,奥联电子披露了《关于全资子公司签署钙钛矿投资合作协议暨设立公司的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拟与自然人胥明军共同出资设立奥联光能,并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奥联光能拟从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装备的研发、生产、制备、销售等。自那时起,奥联电子股价累计上涨超过200%。
深交所要求公司详细说明,公司从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发制造相关领域的背景,与公司业务是否具有协同性;并要求公司说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行业的竞争格局,资金及技术进入壁垒。
此外,深交所还要求公司说明,奥联电子计划实现“2023年50MW钙钛矿中试线投产”“2024年600MW钙钛矿装备和120MW钙钛矿电池组件生产线投产”“5年内形成8GW钙钛矿装备和2GW钙钛矿电池组件生产能力”的产能设计依据、合理性。
公开资料显示,奥联电子此前主营业务为汽车电子相关,此前从未从事过光伏制造领域,且相较于传统的光伏巨头而言,其体量并不大。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27498.14万元、-707.42万元,同比分别下滑21.31%、123.98%。
公司于今年1月16日披露的最新调研信息公告显示,奥联电子敢于转型钙钛矿的主要底气来自合伙人胥明军。
公司宣称,胥明军长期从事科技型企业运营管理,专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研究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工艺装备的国产化、自主化和体系化。今后,胥明军将负责奥联光能的运营管理、钙钛矿太阳能技术研发团队组建与管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化装备研制团队组建与管理。
至于资金来源,公司表示,后期拟视奥联光能经营及产业化落地情况,通过多种融资方式获取投资所需资金。
类似奥联电子,“临时起意”转型钙钛矿电池的企业不在少数。
2月2日,宝馨科技(002514)公告称,公司近日与张春福教授、朱卫东副教授等合作设立合资公司西安宝馨光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开展钙钛矿-异质结叠层电池技术的研发、开展钙钛矿-异质结叠层电池产业化技术研究以及商业化解决方案推广。
据公司公告披露,在院士团队的支持下,其钙钛矿-异质结叠层电池不晚于2026年实现产业化,有望直接冲击主流晶硅产品市场。
清越科技(688496)则在互动平台表示,钙钛矿技术为现阶段公司布局的研发项目之一,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
去年8月才刚刚宣布转型光伏电池的乳企——皇氏集团(002329)最近同样宣布涉足钙钛矿。皇氏集团表示,双方的合作目标是通过黑晶光电的钙钛矿叠加技术的应用,使皇氏农光子公司安徽皇氏绿能生产的TOPCon电池产品效率达到显著提升,其中2023年效率达到26%以上、2024年达到27%以上、2025年达到29%以上,最终目标实现36%以上。
GW级量产还要多久?
奥联电子、宝馨科技、皇氏集团为代表的一众企业纷纷宣称,一两年内,旗下的钙钛矿电池项目从投入到量产,果真会如此吗?
协鑫光电董事长范斌认为,部分企业100MW级的产线都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就开始宣传在建GW产线,从逻辑上来说并不现实。
范斌早年师从钙钛矿结构电池发明者迈克尔·格拉策尔。2013年归国创业,与清华同学田清勇、白华在厦门创立惟华光能,专攻钙钛矿技术。其后,惟华光能被协鑫科技收购,成为后来的协鑫光电。迄今为止,范斌在钙钛矿的产业化研究上已经花费接近10年。
据了解,2021年9月,协鑫光电建成全球首条100MW量产线,组件尺寸达1m×2m。目前,公司组件效率已突破16%,预计2023年组件效率突破18%。公司已完成A、B、B+在内三轮融资。前两轮融资中,宁德时代、腾讯科技分别参投。最新一轮——2022年12月份完成的B+轮融资中,淡马锡投资、红杉中国、IDG资本领投,川流投资等机构跟投。
范斌表示,钙钛矿作为光伏前沿领域,建设100MW产线是钙钛矿产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投建100MW产线的目的在于,将钙钛矿量产的工艺、设备、材料等都确定下来,才能够去放大。“一定是100MW(产线)充分跑通,才能够上GW线。”
范斌还表示,协鑫光电计划在2023年的年底将100MW线完全跑通,并在2023年年底开始GW级产线建设。
除了协鑫光电外,目前市面上公认的,已完成100MW级中试的“钙钛矿”企业还包括极电光能和纤纳光电。
极电光能起源于长城控股集团,2018年开始钙钛矿技术研发,2020年4月落地无锡。
2022年,极电光能陆续在302、702、802等尺寸上实现18%-20%的效率突破。2022年12月8日,极电光能宣布150MW钙钛矿光伏生产线(1.2m×0.6m)正式投产运行,这标志着极电光能钙钛矿电池从实验室研发转向产业化。
极电光能副总裁姜伟龙同样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钙钛矿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并没有那么容易。
姜伟龙解释,钙钛矿电池技术发展方向是从小面积向大面积发展,而实验室和生产线最大的差别就是设备规格尺寸和连续化生产的差别。实验室受限于设备,一般来说只能做到几百平方厘米的尺寸,且无法连续生产。但如果走向量产的话,它必须在平米级尺寸上结合自动化连续生产来进行工艺的验证。“就相当于同样一个炒菜的工艺,大师傅在小锅小灶上精挑细炒可以很好吃,但换成学徒在大锅大灶上流水式批量炒,味道就会差得很多。”
姜伟龙总结道,“钙钛矿产业化的成果,需要同时具备深厚的研发经验积累、强大的研发力量、丰富的产业化经验、专业互补的团队和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以上缺一不可。钙钛矿的产业化,绝非上市公司短时间招几个人就能快速落地的。而对于只有小面积电池研发成果的初创企业来说,同样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的坑要去经历。短期内行业热度的快速攀升有利于新技术产业化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但也难免会存在一些炒作,这也是任何一个新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作为从业企业,还是应该踏踏实实解决产业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全力以赴,静待花开。”
(作者:彭硕编辑:朱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