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 | 在生态建设中实现人生价值——记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谢国勋

2023-02-15 09:57:25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转自:中国绿色时报

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 | 在生态建设中实现人生价值——记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谢国勋

他扎根林业生产一线,为宁夏盐池县的林业事业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30多年来,他克服各种困难,精心指导、实地调研,用脚步丈量了盐池县的山山水水,摸清了盐池县不同立地条件治沙造林、生态修复、发展经济林等方面的技术路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植树造林方案,带领全体工作人员出色完成了各项生态建设任务,为盐池县的国土绿化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县委、县政府制定各项接地气的生态建设政策和落实林业生产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夯实了基础。

他叫谢国勋,现为盐池县林业和草原局总工程师。

立志改变家乡生态面貌

盐池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常年干旱少雨、风大沙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连续多年年平均降水量只有280毫米左右,蒸发量高达2100毫米以上。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县沙化土地面积500余万亩,其中严重沙化土地面积200万亩。75%的人口和耕地处在沙区,“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沙子跑、抬脚不见踪”是当时的真实写照,恶劣的生态环境直接威胁到群众生存、生产、生活安全,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盐池人,谢国勋自参加工作起就立志要改善盐池县的生态环境,让盐池县成为一座森林小城。他按照县委、县政府抓生态就是抓发展、抓治沙就是抓生存的理念,依托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新一轮退耕还林、退化草原修复等国家重点项目,持续推进防沙治沙、造林种草、封山(沙)育林等生态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了生态环境,真正实现了“由黄变绿”“人进沙退”的历史性逆转,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

以技术推广促进绿化建设

多年来,谢国勋都在从事林业生产建设、科技推广、规划设计、实施方案的编写、工程项目的实施及果树等技术推广工作,在实践中学习并总结经验,对不同立地条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植树造林方案,从根本上改变了治沙造林成活率低的状况。

“2006年之前,经过长期观察监测,我发现盐池县柠条整地规格为4米×6米,即4米种植带,6米保护带,种植带内机播或点播3行,柠条经过5—6年生长后覆盖度不易达到30%,成活率也较低。后与多名专家共同探讨研究,将柠条整地规格修改为3米×3米,即3米种植带,3米保护带,种植带内机播或点播2行,株距1米,行距2米,同时将播种量由每亩0.7公斤提升至每亩1公斤。经过5年生长,覆盖度均达到30%以上。”谢国勋告诉笔者,现在,他对不同立地条件下,柠条的播种时间、整地方式、整地规格、播种量等造林技术积累了更为丰富的经验,有力地推动了盐池县国土绿化建设。

他连续三年主持实施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盐池县林业示范项目,连续多年实施三北工程中央财政补贴造林项目,积极争取并主持农发项目和林业科技示范项目。在实施黄河中游防护林建设项目(中日合作治沙项目)时,他吃住在项目区,与当地群众一起战风沙、斗酷暑,跟随中外专家一起探讨实施项目,业务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2012年,他积极参与中德财政合作中国北方荒漠化综合治理宁夏项目,在该项目的实施中根据盐池县的立地条件,就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多次和外方交换自己的意见,并被德方专家采纳,受到多方好评。

工程建设严把质量关

近年来,他还参加了全县枣树基地建设、扬黄灌区林网建设、盐池县营造樟子松等主要造林树种良种基地的设计与建设等。特别是2000年以后,国家对林业投资逐年加大,盐池县抓住有利时机先后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和三北防护林“三大工程”。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第一期从2000年到2010年,第二期从2011年到2020年,实施管护面积279.67万亩,补植补造11.13万亩,飞播造林42.94万亩,在项目的选点、踏查、规划设计上,谢国勋都会亲自带领技术人员实地逐块设计并主持规划,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从2001年至202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先后实施退耕还林面积174.52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47.97万亩,还林地造林121.25万亩,在该项目的一期实施中,他主要参与项目的设计及实施。在二期项目的实施中,他与退耕办人员亲自进行项目的选点、实地踏查、项目的设计及项目的实施等工作。由于该项目投资大、涉及面广、参与群众多、地块分散、管理复杂,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都做到亲力亲为。在他的主持和带领下,20年来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精准、精确管理,得到自治区林草局和国家林草局的多次表彰和奖励。

三北防护林工程。自1978年实施以来,全县已经实施了五期造林,林木保存面积近20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48.5万亩,飞播造林51万亩,中幼林抚育60万亩,谢国勋主要主持第四、五期建设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在项目的建设中,他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长期过家门而不入,抱着工程不完工、坚决不离开工地的决心,他严把质量关,特别是在苗木质检上亲自把关,绝不让不合格苗木进入工地。在造林工程验收、资金支付等方面更是严格把关,多年来未出现违规和失误。由于他在实施各类生态建设项目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年来,由他主要负责实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防沙治沙工程、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等林草项目均取得了较好成效,全部通过区级和国家级专家评审验收,并得到较高评价。

刻苦钻研硕果丰

30多年的工作实践,他早已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林业科技工作者。多年的工作实践和刻苦的业务钻研,他还摸索出一些适合盐池沙区生态建设的治理技术,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近年来,他带领年轻业务干部始终坚守在生态建设第一线,在研究制定全县生态振兴项目实施方案时,结合盐池县的实际情况,认真总结经验找优势、查找问题和差距,为全县实施生态振兴项目提供了有建设性的工作思路,为盐池县生态建设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突出的工作业绩,也让他获得“全区绿化先进个人”“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自治区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并先后发表了各类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了《中国绿洲农业》和《果树种植技术》的编写工作等。

为了盐池的绿化事业,他三十余年如一日默默奉献,把无悔的青春奉献给全县的生态建设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他践行着不平凡的使命,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黄晓彦)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