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这些铜马均为国内难得一见的珍品|龙行龘龘-文物里的龙年

2024-02-15 09:01:00 - 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记者吴晓铃海报制作:张丽娟

正月初六,中国民间有一种特色风俗:送穷。意思在于送走穷鬼,反映了老百姓希望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这一天,按照民间传说里女娲娘娘造万物的时间,又称马日。

在四川的文物中,有很多和马有关的元素。那些高大俊逸、昂首奋蹄的奔马,让人不由联想到龙马精神、马到功成等美好寓意。

四川和马相关的文物中,不得不提到资阳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汉代铜车马。这件铜车、铜马组合,是目前考古界发现的最大的西汉铜车马,这组文物也被誉为“中国汉代第一车”。

海报:这些铜马均为国内难得一见的珍品|龙行龘龘-文物里的龙年

2005年,资阳汉代铜车马在资阳兰家坡(现资阳城区建南桥头附近)一工地上被发现。因其保存状况最好,体量最大,结构最为复杂,制作最为精美,其奋蹄飞奔的姿态栩栩如生被誉为“中国汉代第一车”。后经组装,资阳铜车马长184厘米,重约150千克。它的造型极其优美,是继贵州、甘肃之后,国内出土的第三辆汉代青铜车马,也是最大的一件。它的出土对研究秦汉时代车舆制度及汉代西南地区交通工具使用,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

有意思的是,这组铜车马出土时没有马头。为了复原文物,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参考绵阳市博物馆的铜马对其进行修复,匹配了马头。修复后,一只三足触地呈向前疾驰状的古代铜马呈现在世人面前。它造型优美,马颈微微向左倾斜,马头正龇牙咧嘴向左后侧望,驭马人正作勒住缰绳状,使马欲往前行。整匹马铸造得膘肥体壮,全身肌肉发达,线条优美,造型与动态极为生动活泼,是汉代出土铜马中难得一见的珍品。

如今,这件文物已成为资阳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在绵阳市博物馆,同样有一件堪称明星文物的东汉铜马,因为这是我国最大的东汉铜马。

我国甘肃出土文物“马踏飞燕”,因天马的飒爽英姿,一举成为中国旅游的形象标志。而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大东汉铜马,则出土于四川绵阳何家山汉墓。它长110厘米,宽50厘米,高达134厘米,与同时出土的牵马俑一大一小、一动一静,形神兼备,高度反映了汉代生机勃勃的艺术生命力。

海报:这些铜马均为国内难得一见的珍品|龙行龘龘-文物里的龙年

据介绍,这件铜马头、颈、胸、腹、腿、尾等九部分分别铸造而成,再用铆钉套合连接。细观铜马,只见马头上扬,面部青筋微凸,仿佛能闻其脉搏的轻微跳动;马口张开,似乎可嗅其呼出的气息。马头刻画细致,但马身却线条简练。一实一虚,一匹行走的铜马呼之欲出。

铜马出土时,前面还站立了一件牵马俑。他手持盾牌、执缰静立。表面上看,在牵马人的控制下,马似乎也处在静止状态,但从它轻举的双蹄以及怒绽的面部肌肉,似乎即将挣脱羁绊,像“马踏飞燕”般风驰电掣。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铜马高大俊逸,牵马俑身高却只有68厘米,仅到铜马的躯干部位。这种夸张的比例,巧妙地以人的矮小衬托出马的高大,显得气势非凡。

东汉大铜马出土以后,被收入《中国文物精华》图录。近年来,大铜马多次代表四川以及中国在日本、美国等地展出。正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三星堆:人与神的世界——四川古蜀文明特展”,这件大铜马和牵马俑也惊艳亮相。

这件三轮马车,是不是看上去不太一样?没错,它带有北方草原文化的风格,同时也是中国发现最早的三轮马车实物模型之一。这件文物出土于凉山盐源县老龙头墓地。盐源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南北文化交流和人群迁徙通道上的重要节点,也是民族学上藏彝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遥远的草原文化通过西北甘肃、青海地区进入盐源,特殊的地理和文化位置使得该地区的古代文化呈现出多元性与复合性的特征。

海报:这些铜马均为国内难得一见的珍品|龙行龘龘-文物里的龙年

龙年春节,今天继续介绍一件和龙有关的文物。

这件清代乾隆年间的木胎漆盒,盒外朱漆雕海水游龙纹,盖顶、盖底及侧面雕刻之龙,每条都栩栩如生地腾跃飞动于滚滚波涛之中。盒内髹黑光漆,盖内正中有刀刻填金楷书“云龙宝盒大清乾隆年制”字款,堪称龙纹木雕的精品。

海报:这些铜马均为国内难得一见的珍品|龙行龘龘-文物里的龙年

龙年马日,祝大家龙腾虎跃、龙马精神。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