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有两种天生的气质类型,你的孩子属于哪一种

2023-12-15 08:05:18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儿童有两种天生的气质类型,你的孩子属于哪一种

不久前,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教授何洁在“一席”演讲上介绍了一项针对不同气质类型孩子长达8年的追踪研究。

何洁教授指出,世上没有一种最好的教养方式,只有与孩子的气质、天性或者个性特点相匹配的教养方式,才是最合适的。

儿童有两种天生的气质类型,你的孩子属于哪一种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乖巧』

我主要从事儿童心理学研究,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天性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我为什么会进行有关儿童天性的研究呢?因为我自己有两个娃,虽然她俩有着同样的爸、同样的妈,教养方式也基本一致,但大宝比较敏感、比较难搞,二宝就比较皮实。大家也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可能也被父母这样吐槽: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都那么乖巧,而我家的孩子却这么难搞?这一切的一切,其实都跟“天性”有关。

在心理学中,“天性”有一个学术名称,叫气质。它最早是由亚历山大·托马斯和斯黛拉·切斯提出的,他们两位是美国的儿科医生和心理学家。在接诊了大量宝宝后,他们发现,宝宝们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以及注意力控制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于是,他们把宝宝分成三类:容易型、困难型、慢热型。

容易型,就是所谓的“天使宝宝”,这种孩子脾气好,容易相处,适应能力强,行为习惯有规律,自控力好;困难型,也就是所谓的“恶魔宝宝”,这种孩子脾气暴躁,行为习惯不规律,适应能力差,自控力较弱,反应很大;慢热型孩子则不太活跃,略显忧郁。

那么,是不是“天使宝宝”一定好,“恶魔宝宝”一定不好呢?从学术的角度来看,气质是没有好坏之分的。

『趋近和抑制,两种儿童气质类型』

人类有两种基本动机——趋利和避害。就像汽车有油门和刹车,两者都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我们成年人,“油门”和“刹车”也不一定是平衡发展的。有些人擅长“踩油门”,这就是所谓的趋近型个体;有些人擅长“踩刹车”,这就是所谓的抑制型个体。儿童也是如此,趋近型和抑制型是儿童两种主要的气质类型。

什么是趋近型个体,什么是抑制型个体呢?我们曾经在一项调查研究中,邀请了一些2岁到3岁的孩子和他们的妈妈一起来到实验室,由研究人员给孩子们展示一些陌生的刺激,然后观察孩子的反应。

当面对陌生的人、陌生的刺激时,这个孩子表现出的行为是想和研究人员一起玩耍,而且情绪比较积极。那么,这个孩子就属于趋近型个体。

当面对同样的刺激时,抑制型的孩子常见的表现方式则是不回应。当研究人员邀请孩子摸一摸玩具蛇的时候,孩子呆在那里,没有反应。当装扮成小丑的叔叔突然进来的时候,孩子感到有点害怕,回到了妈妈身边。这个孩子就是属于抑制型个体。

那么,趋近型和抑制型的气质特点是天生的吗?很多研究发现,在新生儿时期人们就已经表现出不同的个体差异。脑科学研究也发现,前额的脑电活动确实表现出不同的模式。

『天性和本性是自然存在着的』

有人可能会对号入座:我是属于趋近型气质还是抑制型气质?还有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有没有人既是趋近型又是抑制型呢?我记得有家长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我家孩子在家就是“小霸王”,无法无天,但在外面马上就怂了。他是不是既是趋近型又是抑制型呢?我想说,气质特点并不是这样判断的。

我刚才提到,在界定趋近和抑制这两种气质类型的时候,我们在实验中会考察孩子面对陌生刺激时的反应,但是,这种陌生的刺激是相对孩子的年龄而言的。比如,对两岁孩子而言,可能玩具蛇、狼面具是比较有挑战性的刺激。而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或者成人,这些刺激可能就不算什么。所以,我们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孩子面对新鲜刺激时的第一反应。这个反应没有对错之分,只是反映出一种趋近或抑制的行为倾向性。

还有一个问题:随着年龄增长,气质会变化吗?

孩子不是生活在一个真空的环境里,他们每时每刻在家里和父母互动,进入学校后又和老师、同伴们发生互动。我们的研究发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以及自控力的提高,相对极端的趋近和抑制的气质类型会慢慢趋中。

这是不是意味着人的气质从小到大会改变呢?我记得有一次在讲座中,有个学生问我:“老师,我觉得我小时候就是你说的抑制型孩子。但是我现在长大了,可以在台上侃侃而谈,我是不是就变成趋近型了呢?”我想说,随着一个孩子慢慢长大,他的自控力会越来越强,他知道要在一定场合做出与自己的身份相匹配的行为,所以表面上看他可能会变得更接近趋近型。但事实上,天性和本性是在那里自然存在着的。

『利用自身的特点来培养自控力』

那么,趋近型和抑制型的宝宝在成长过程中会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开展了8年的追踪项目。刚才我说到的两岁孩子就是我们这个追踪项目的开始。我们招募了约160组家庭,先对孩子的气质做了比较全面的评估。然后,每年我们都会邀请这些家庭回来,对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亲子关系、与同伴的互动以及孩子大脑的活动性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估。我们的目的是想搞清楚,早期(至少从两岁开始)儿童的气质特点会怎样影响他们未来的成长?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我们的研究成果。

第一是自控力。在研究中,我们设置了糖果和零食等对孩子来说颇具吸引力的诱惑。趋近型和抑制型孩子的自控力表现如何呢?

研究结果发现,趋近型的孩子相对更好动,自控力也更差。研究人员事先跟孩子说好:这些糖果不要去碰。结果,研究人员离开后,孩子虽然没有直接吃糖,但他用手在糖上抹了一下,然后又用舌头舔了一下。很难控制住自己,这是趋近型孩子的普遍表现。

实际上,在自控力的定义中,还有一个维度也非常重要,那就是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你能不能坚持克服困难,我们称之为坚持力。

为了测试孩子坚持力的表现,我们设计了一个“开宝箱”的研究项目。我们给孩子一个透明的箱子,里面装着一个非常精美的东西,但是箱子上了锁。然后,我们会给孩子一把钥匙,先教他们怎么用钥匙开锁,等他们学会之后,研究人员就离开了。孩子马上开始用钥匙开锁,可是怎么也打不开,因为我们给他们的钥匙和锁并不匹配。大家猜一猜,哪种气质类型的孩子会一直坚持下去,而不是轻易放弃呢?

研究结果发现,刚才禁不住诱惑的趋近型孩子,在这个任务里的坚持力更高。为什么?因为他们具有更强的欲望,所以他们能够坚持打开这个宝箱。

另外我们还做了一个游戏,叫“不可能完美的圆”。研究人员会要求孩子画一个圆,很简单,只要把它画圆就好。然后,孩子就开始画。画了一个,我们说这个不够圆,再画一个。下一个还不够圆,再画一个……你会发现,趋近型的孩子很快就放弃了这个任务,因为他们觉得这很无聊。

自控力其实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针对不同气质特点的孩子,我们需要利用他们自身的特点来培养自控力。比如,对于趋近型的孩子,激发他的内在动力可能会提高他的自控力。

『有些孩子努力争斗,有些回避竞争』

第二是社交能力。

一说到趋近型和抑制型气质,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觉得趋近型就是“社牛”,抑制型就是“社恐”。是不是这样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么说。我们的研究发现,抑制型的孩子较容易出现社交退缩行为。

现在很多人都说自己是“社恐”。对一个孩子来说,“社恐”的表现常常是——他很想加入一个群体,但是融入不进去。这与另外一种类型——“社交淡漠型”是不一样的。社交淡漠型的孩子不想加入群体,会游离在群体之外,但他并不会有压力。而社交退缩的孩子一旦加入不了群体,他们的内心是会有压力的。

我们做过这样一个研究:我们邀请了两个孩子来到实验室,他们的年龄都在5岁左右,互相不认识。他们分别站在两边,工作人员要求他们用小车将积木运到对面去,但必须通过规定的路线。一共有两条路线:一条是弯弯曲曲的路,需要走更多路、花更长时间,另一条是笔直的快速路。工作人员会跟孩子们讲好游戏规则:如果两个人狭路相逢,不能够跳过去,只能自己想办法。也就是说,如果双方都走快速路的话,肯定会有人做出退让。我们设置了两种场景:一种是合作,两人一起完成,可以得到礼物;另一种是竞争,两人只有一人胜出。

有些孩子就会努力地去跟别人争斗,但也有一些孩子(相信很多成年人也会这样)宁可选择走弯弯曲曲的路,他们明知道这条路走起来很慢,但是他们只想回避竞争。

那么回避竞争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我们的研究发现,在只有一人胜出的竞争条件下,那些低对抗且本身就是抑制型(我们早期的追踪研究测出)的儿童,他们年长之后会出现较多焦虑、退缩的行为。有些时候,抑制型的孩子看上去是在回避竞争,但这种行为对他本身可能是有伤害的。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社交退缩行为』

为什么这群孩子会表现出这样的行为?为什么抑制型的孩子会表现出退缩呢?这也是心理学家一直想进一步挖掘的。因为,如果我们只是发现了某个现象,但不去刨根问底,我们就找不到应对的方法。所以,我们要探讨孩子这些表现背后的原因。

实际上,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会做两方面的判断:一方面是判断“我”会怎么样,另一方面是判断对方会怎么样。关于判断对方怎么样的研究也叫特质推理,是指根据行为者的行为推论其人格特质或形成印象的过程。

我们邀请了一些5岁左右的不同气质的孩子来到实验室,给他们讲了主人公小莉的故事。小莉有时候会做好事,比如分享玩具;但也会做不好的事,比如抢别人的玩具。我们问了孩子们两个问题:第一,你觉得小莉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第二,你愿意跟小莉做朋友吗?

结果显示,抑制型的孩子呈现的大都是相对负面的答案。也就是说,不管小莉是做了三件好事、一件坏事,还是做了一件好事、三件坏事,抑制型儿童的推理都是更偏消极的。这种相对消极的特质推理,会进一步导致他们在社交中采取回避的态度。

听起来抑制型的孩子似乎不太好,那么他们就没有优势了吗?并不是。我们又做了一个关于信任的研究。我们给孩子看了两张人脸,都是他们不认识的陌生人,让他们就是否信任对方从1到5分打分。结果发现,抑制型的孩子在判断他人是否值得信任这件事上会更加谨慎。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一旦遇到诈骗、拐卖等场景,抑制型的孩子是有他们自身优势的,不容易上当受骗。

总而言之,趋近型的孩子在社交能力、坚持力方面有比较突出的优势特点,同时也会表现出攻击行为、破坏行为。而抑制型的孩子更有自控力,相对谨慎,容易出现社交退缩和焦虑情绪。

『该怎样教育不同气质特点的孩子』

接下来的问题是,了解了孩子的气质类型之后,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我们再次邀请妈妈和孩子一起来到实验室。我们设置了两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叫自由玩耍。我们给了孩子一堆玩具,然后对妈妈说:让孩子随便玩,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妈妈总是不会让自己闲着。比如,有个孩子在玩一只小乌龟玩具,他的妈妈就会对他说:你玩一下熊猫玩具吧,那个更好玩。这种行为被心理学家称为控制行为。因为它不是孩子自发的,不是孩子主动问妈妈、妈妈才给予回应的;而是孩子原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妈妈却强制干涉了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把这种行为叫作“管孩子”。

我们的研究发现,妈妈越是爱管孩子,越是想控制孩子,孩子的自控力发展反而越弱,尤其对抑制型孩子来说更是这样。因为孩子自己内在的动力还没有培养起来,全靠妈妈从外部控制,其实效果并不好,并不能培养孩子自主的自控力。

那么有家长就会问:按照这个逻辑,我们是不是就不要管孩子了?于是,我们又设置了第二个研究场景——收拾玩具,这是一个“立规矩”的场景。

在这个场景中,我们对妈妈说:孩子已经玩好了,你现在让孩子把玩具整理好、收起来。我们发现,对于抑制型的孩子来说,结果和上面是一样的:妈妈管得越多,效果越不好。但是,趋近型孩子的结果却完全反转了,也就是说,在妈妈的管束下,孩子逐渐养成了自己收拾玩具的习惯。根据我们的研究结论,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孩子的“塑形”阶段,对于趋近型孩子来说,家长一定程度上的“管”是非常重要的。

经常有家长问我:有没有一个符合“黄金标准”的教养方式?我的答案是: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养方式,只有与孩子的气质、天性或者个性特点相匹配的教养方式,才是最合适的。

对于趋近型的孩子,一定的约束和管教是必要的。家长要试着强化他们的兴趣导向;帮助他们设立具体的、阶段性的目标;善于欣赏他们,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同时也要善于示弱,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对于抑制型的孩子,我们要更多地激发他们的自我意识和内在动力。家长可以通过让他们自主选择,来增加他们自己的掌控感;家长切记不要着急“带节奏”,不要揠苗助长,一定要积极调动孩子自身的内在动力。此外,来自老师和同伴的肯定与鼓励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我想说,趋近型气质也好,抑制型气质也罢,这些都是自然的行为倾向。天性、气质并没有好坏之分。如果家长在儿童早期就能够了解孩子的特点,那么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就能够做到因材施教。

有这样一句话: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外面的世界,蓦然回首,却发现对自己的世界知之甚少。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天性,才能因材施教。了解童年,也就是了解本性。当你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我相信你对孩子的很多行为就不再纠结,就能够释然了。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