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奥本海默”

2023-12-15 14:46:33 - 新民晚报新民网

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奥本海默”

电影《奥本海默》导演诺兰说:“如果没有凯·伯德和马丁·舍温的原著,我想我是不会拍这部电影的。”昨晚,上海图书馆东馆阅剧场满满腾腾,《奥本海默传:美国“原子弹之父”的胜利与悲剧》的作者之一凯·伯德来到这里,和中国读者分享这部传记作品背后的故事。

这本历时25年、采访了150多位与奥本海默相关的人所写就的传记,对好莱坞来说太过复杂,而文字比电影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讲述更复杂的故事。例如电影中没有描述任何奥本海默母亲的童年也没有涉及奥本海默童年的内容,其实奥本海默的父母非常富有,电影里没有回溯他的教育历程和他作为一个年轻人的成长,但捕捉到了奥本海默的个性,把影片的重点放在了1954年的审判,以及和原子能委员会主席刘易斯·斯特劳斯的关系上,这让伯德很满意。他说:“诺兰用这部分展示了奥本海默难解的个性和政治立场:他反对氢弹,反对制造更多这类武器,进而导致树立更多的敌人;还向观众解释了20世纪50年代麦卡锡主义盛行时发生的一切,这段历史几乎被人遗忘了。”

1945年,“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是一位英雄,而9年后,命运急转直下,他突然在秘密的听证会上受审,被羞辱被摧毁,伯德认为,“每一段令人感兴趣的人生是胜利也是悲剧,正是它们构成了戏剧般的转折。”

“奥本海默很聪明,很难相处,他有着与别人相比更漫长的青春期,但他有能力改变自己,这在他的生活中反复验证。”伯德说,“最初在加州伯克利大学任教,他是一位非常糟糕的教授,不知道如何讲课,笨手笨脚,说话轻声细语,学生甚至听不清他在说什么。但最终,他学会了如何教学,变得很有口才,在今天可以找到的演讲视频中发现,那是一种非常有磁性的柔和声音,他可以把每个单词都说得清晰流利,不反复。他知道怎样把自己塑造成为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

2005年,《奥本海默传:美国“原子弹之父”的胜利与悲剧》在美国出版,荣获了众多奖项与同年的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2006年的普利策传记文学奖,以及2008年的达夫·库珀奖。

伯德不忘提醒在座的读者,我们正在经历21世纪的“奥本海默时刻”,“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科技的世界,我们无法阻止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需要奥本海默这样的科学家来指引我们的选择。只有开发这些技术的科学家们才能理解我们是否应该采取新技术,如何控制,如何监管,确保社会在应用它时不会对就业和人类造成太大伤害。”本报记者徐翌晟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