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马伯庸的“显微镜”下看到了什么?
马伯庸,一名电视剧IP市场的资优生。
他笔耕不辍,而且影视IP大多发挥稳定。
《古董局中局》之后的《长安十二时辰》,再到《风起》系列,以及最新的《显微镜下的大明》,大多聚集在7至8分之间。
《显微镜下的大明》拿到了7.8的分数,7.8分放在GPA里,马伯庸拿到的成绩是B+。
B+当然很不错,但一张试卷年年做,年年加配超强外援,大众显然期望得更多。
《显微镜下的大明》拿着《庆余年》的班底,S+级别的宣传资源,甚至请到马伯庸本人操刀编剧,为什么离成为拿A的真学霸,好像还是差了一口气?
来源:澎湃新闻
用显微镜看褶皱
要说影视改编,肯定得先说原著。
《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就改编自马伯庸的同名新书第一篇《学霸必须死——徽州丝绢案始末》。
在官方史籍《明实录》中,丝绢案仅用一句话便草草带过了。
但马伯庸不一样,他有极强的资料挖掘能力,尤其擅长从易被忽略的细节入手。用他的话讲,在知网看特别无聊的论文,也能找到和人分享的乐趣。
正史记录王侯将相,他偏爱观察历史的褶皱,写“小人物干活”,在历史的缝隙中给小人物建造一个同样精彩的平行生活空间。
再辅以详实考究的细节、冷知识,和一向轻快的笔调,进一步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和戏剧性。
张若昀饰演的“算呆子”帅家默就是个典型的小人物。
他对算学痴迷,是个学霸级的数学天才。在发现本县多交了一笔本该八县分担的“人丁丝绢税”之后,不顾重重阻拦,硬要一查到底。
这个角色有点倔,有点痴,还有点正气。
别人问他,翻了案,跟他有什么关系?
他只会梗着脖子说,数字是错的,就应该得到纠正。
这个角色的影子在马伯庸的前作里常常能见到,像《风起陇西》里追查真相的荀诩,《古董局中局》里明知失败还要护下佛头的许一城,还有《长安十二时辰》里如一匹孤狼的张小敬等等。
但张若昀演的这个“算呆子”,人物还要更复杂一些,除了倔强,还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精神创伤、失忆、情感障碍。看起来足够丰富的设定,对演员也是不小的挑战。
用放大镜看褶皱,还能看到诗情画意的中国古韵。
如果说《长安十二时辰》开篇的一镜到底,是复活了盛世长安熙熙攘攘的瑰丽、豪奢,那么《显微镜下的大明》,描绘的则是质朴的水墨江南。
朦胧烟雨、青墙白瓦、粗布麻衣,一贯高质量的质感画面,奠定了马伯庸IP剧一贯的审美基调。
马伯庸的“魔咒”
草根味十足、有血有肉的小人物,再加上活色生香的市井气,魅力十足的镜头美学,马伯庸的小说明明是很适合改编的。
没想到,被改编后的马伯庸IP,有一切爆款的因素,却没“爆”起来。
《显微镜下的大明》有很多为人称道的优点,比如在服化道上考究细节。椅子是旧的,官服是皱的,朝堂是破的,男主帅家默趿拉着的还是破草鞋。
剧本的立意也不错。没有金手指,也没有恋爱脑,主线不是常见的小情小爱,而是直指封建官僚胥吏习性与官场黑暗腐败。
但抛开那些“锦上添花”,回归影视作品的本质——讲故事、盘逻辑。
首先,是《显微镜下的大明》将自己定义为何种类型故事的问题。
剧中的赋税问题牵涉到很多利益相关者,有老百姓、地方官和朝廷派来的中央官员等各个角色。
对于探案剧来说,官场的刻画显然没那么重要,将每个相关者的得失考虑和恻隐之心都交代清楚,就会让整个剧的节奏并不紧凑。而对于官场剧来说,《显微镜下的大明》的触笔显得有些表层,没有精彩的博弈和手段,没做到极致。
再者,《显微镜下的大明》讲的是“丝绢案”,这是一桩财务案件,缺少刑事案件那种抽丝剥茧的推理过程,对于观众来说悬疑感不够。
类型杂糅和散漫的节奏,很难让观众一直追下去。
回头看,有不少情节有“冗余”之嫌。
比如,时不时闪回的火灾记忆,男配角宝玉和小枝多余的感情线,以及张若昀的经典朗诵。
这段气宇轩昂的算术,再加上后面的朗诵,
略有些尴尬
这些剧情挤占了那些真正能吸引观众看下去的内容,如百姓、乡绅、不同派系官员之间的博弈和斗法,明朝的官场生态,男主角如何靠聪明才智化解重重危机……
财务案决定了剧情稍显平缓,剧中的人物形象也不算丰满。
剧集过半,观众也只能看出帅家默擅长数学、有点痴傻,喜欢啃手。一个一成不变、没什么情感表达、没有丰满成长弧线的人物,他的情绪感染力是缺失的,观众就无法迅速产生代入感。
学霸,等一个飞升
有人说,《显微镜下的大明》评分不够高,是观众没耐心,不该只看一两集就下结论,现代人被短视频惯坏了胃口,属实是“山猪吃不了细糠。”
然而相比短视频残酷的黄金三秒定律,大部分观众给《显微镜下的大明》的机会成本超过一个小时。
这一个小时或许是看在张若昀的面子,或许是由于马伯庸的口碑。
马伯庸的作品改编难,难就难在“放不下身段”。
既想保有正剧的质感,又囿于故事本身和无法抛弃的网感,似乎总难以达到权谋剧、历史剧的专业。
《显微镜下的大明》见微知著,以史为镜,本有个做历史剧的好地基。
可到头来,观众只能夸“电影质感”、“中式美学”,不正也不谐。
就如同进了一家餐馆,却只能夸装潢精美,摆盘考究。潜台词是诚意有了,味道却稍欠火候,可惜。
这或是马伯庸的作品改编总是差一口气的根源。历史读物可以掉书袋,令人感佩写作者的博闻强识,可到了影视剧中,普通观众需要一个足够好看、引人入胜的故事。
其实,做剧也如同算学,至诚至真,至朴至纯,观众从不亏待真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