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楚墓看古人的视死如生

2024-04-15 08:45:54 - 媒体滚动

转自:新安晚报

从楚墓看古人的视死如生

从楚墓看古人的视死如生

“甲”字形竖穴土坑墓是啥样?

  已经发现的规格、形制较大的古楚墓,一律是“甲”字形竖穴土坑墓。那么,什么是“甲”字形竖穴土坑墓?

  简而言之,“甲”字形,是就墓地平面形式而言的。除去大墓上面的封土,再挖去地面之下的填土,一直挖到椁室位置,这时,如果用无人机从高空向下拍摄,就可以发现:大墓从地面往下,由大到小,逐渐收缩。就平面而言,墓圹区域一般呈正方形(或略呈正方形),呈现一个“田”字形。但是,这个正方形的其中一条边,会被剖开成墓道出口。由此出口通往最下面的棺椁位置,即墓道。墓道是供开挖墓圹上下使用的,它是一条斜形坡道。相比于墓圹其它三条边的坡度,墓道坡度要小很多,否则,形成陡坡,不便于上下,因此,这条坡道相对较长,从棺椁直通地面。这时,从上空往下看,以墓圹为中心的“田”字,连上这条延伸出去的长长的墓道,便成了“甲”字形。

  所谓“竖穴”,是就墓穴与地面关系而言的。众所周知,古楚国地处江淮,气候多雨,土壤潮湿,直立性很差。不像北方的黄河流域,那里的土壤直立性强,从地面向下,可以垂直开挖,坑穴再深,四壁也可直立。如果在山坡横向开挖,也可以凿进去,西北黄土高坡上一排排窑洞民居,就是这么形成的,而这样的窑洞,在长江流域是不可能形成的,原因是土壤直立性不够。正因为如此,所以南方的墓穴几乎都是深埋地下。在向下开挖墓穴时,一开始占地广大,向下逐渐收缩,形成“竖穴”。

  “甲”字形竖穴土坑墓就是这么形成的。

古楚墓台阶有什么说法?

  为了便于竖穴的开挖,墓圹四周便产生了台阶。一般的,每个台阶高约1米;每下一个台阶,墓圹收缩一圈,直到坑底的棺椁。墓穴越深,台阶越多。

  可见,墓圹四面台阶的形成,最初是为了开挖的方便。到后来,台阶的层数,逐渐成了墓主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这便形成了墓圹内台阶数量的相对固定。位于淮南市谢家集区的李三孤堆楚幽王墓,墓圹台阶为9级,符合《周礼》天子用“九”数的礼制;1987年发掘的湖北荆州包山楚墓墓主为左尹昭佗,是全国最高司法官员,大夫级别,墓圹有14级台阶。湖北江陵县望山1号楚墓有5级台阶。很多小墓,只有3级台阶,还有更小的墓,根本就没有台阶。这也表明,墓穴内台阶的级数虽然与墓主身份有关,但现实中不一定全部按照这种“礼制”。

 说说古墓里的各种“土”

  棺椁之上、回填进入墓圹的土壤,叫“填土”,又称“回填土”。填土最后与地面持平,高出地面、垒成坟包的,称“封土”,一般呈馒头状。

  填土,主要来自先前开挖墓圹的土壤,上下层生熟土混杂在一起,颜色有白有灰,有红有黄,故称“五花土”。地下一定深度存在五花土,表明曾经被动过,是确定此处是不是古墓的标志之一。在一些疑似古墓的地方,盗墓铲挖下去,如果能带上一些五花土,那盗墓者往往会兴奋起来的。

  为确保棺椁内墓主尸体及相关陪葬器物不被氧化、腐烂,有必要密封棺椁,阻断椁室内外的空气流通。棺椁与填土之间,往往有一层厚薄不等的青膏泥。青膏泥质地细腻,黏性特别强,湿润密实,渗水性小,具有很强的隔离效果,战国及秦汉古墓中,经常使用这种泥。墓葬规格越高,青膏泥越厚。这种土,在湿润的环境下呈青色,故名青膏泥。一旦干燥,即呈白色或青白色,因此又称白膏泥。青膏泥软,白膏泥异常坚硬。两种泥的组成成分是一样的,主要是硅铝氧化物。

  青膏泥的学名叫微晶高岭土。这个名称,最早与它的产地有关。江西景德镇高岭盛产,故名。又叫瓷土,陶瓷生产中常用。由于青膏泥一般是直接包裹在棺椁之上,因此,对于古墓考古发掘乃至盗墓者来说,一旦在发掘中发现青膏泥,就意味着距离椁室仅一“席”之隔了。

楚国古墓中为何常出现竹席?

  在已经发掘的楚国古墓中,不论是考古发掘还是盗墓,都发现棺椁之上有竹席。

  1987年发掘的湖北荆州包山大墓,椁室上面、被青膏泥包裹着的,是8张编制精美的竹席;1938年,军阀李品仙组织军队盗掘李三孤堆的楚幽王墓时,椁室之上也有竹席;淮南武王墩墓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者也发现椁室之上有竹席。有的棺椁底部也有竹席。包山楚墓椁室上的8张竹席,发掘人员洗去上面的青膏泥后,颜色新鲜、青黄,像是用鲜竹篾刚刚编成,尚可卷叠;印在青膏泥上的竹篾痕迹清晰可辨。

  有经验的楚墓发掘者都知道,椁室之上如果存在青膏泥和竹席,基本上就可以断定古墓没有被盗掘。古楚墓棺椁盖、底部均有竹席,这有什么说法吗?

  整张、数张竹席铺在椁盖上,可以防止填土对棺椁的碾压,也可以减少填土的漏泄,因此,这个又叫“抗席”。另外,这与古楚国人的习俗有关。这里气候湿热,竹席是必备的生活用品。以此陪葬墓主,是对墓主的敬重。先前,生活在江汉流域的人们都有这样的感受:炎热的夏天,躺在冰凉的竹席上,是最理想的防暑方法;冬天,在竹席上铺上棉絮,具有很好的保暖效果。当然,编制精美的竹席,不是一般平民家可以拥有的,因此,民间墓葬有用草席代替竹席的。直到现代,在没有推行火化殡葬的地方,民间一直有使用草席铺、盖棺材的习俗。

关于坟、墓、棺、椁的区别

  “坟墓”一词,人们常说,但在古人看来,坟是坟,墓是墓,二者是不同的。为了弄清坟、墓的概念,我们先了解一下《礼记》中记载的孔子寻找父亲墓地的故事。

  孔子三岁丧父,他的母亲没有告诉他父亲的墓葬在哪儿,直到母亲去世。后来别人告诉他,他才知道父亲葬在哪儿。为什么找不到墓地?主要是那时只有墓,没有坟。根据《礼记》记载:土之高者为坟,葬而无坟者为墓。高出地面的封土,老百姓称之为“坟头”的,叫坟;地面以下,深埋尸体的,叫墓。据说中国春秋以前的墓葬是没有封土的,也就是说,春秋之前只有墓而没有坟。垒起坟头,在坟头上种树,最初目的是“不可以弗识”,即为了辨识墓地的位置,以便祭祀和纪念。后来,坟头的大小逐渐成了墓主身份以及墓主后人身份、地位的象征。

  《周礼》《白虎通义》等,对坟(封土)的高度、种树的数量与种类,都有明确记载。比如《白虎通义》载:天子坟高3仞,树以松;诸侯半之;大夫8尺,树以栾;士4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显然,坟的高度、坟头上所种的树的种类,均与墓主的身份有关。这就不难理解,天子坟、诸侯坟、大夫坟为何高大;平民百姓的坟为何都是小坟包、甚至干脆就没有坟,只有葬身之处的一棵杨柳树了。如果这棵杨柳树因干旱或病虫害死了,势必就要像孔子那样,到处寻墓了。

  楚俗视死如生,在坟墓前所做的一切祭祀活动,都希望墓主在另一个世界里能充分享受到,因此,对坟墓环境的营造十分重视。非独楚人,或许炎黄子孙皆然,秦始皇陵的营建,先后动用70万人、花费37年的时间,原因即在于此。

  稍有规模的墓葬,均有棺椁。棺椁,人们一直这么说。事实上,棺与椁,是两种不同的葬具。椁在外,棺在内;棺、椁都可能不止一层,也就是说,椁内又有椁;棺内又有棺。棺椁的层数,往往与墓主的身份有关。湖北荆州的包山楚墓,椁盖下面又有一层盖板,这层盖板下面,分有五个室,东西南北中各有一室。中间的一个室,是棺室所在。棺内又套两层棺,即第三层棺内才是墓主尸体。

  据目击者回忆说,淮南李三孤堆楚幽王墓椁盖下面,有9个室:东西南北,每个方向各有两个室;中间的第9个室是棺室。棺室没有再分层,揭开棺盖,直接就是墓主尸体。可见,虽然古楚国大墓内棺椁规制与墓主身份有一定关系,但具体情况不可一概而论,也存在着一些变化。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