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省级政府领导介绍各自举措

2024-05-15 10:24:43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谢玮丨北京报道

近一段时间,各省级政府领导接连亮相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成效。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3月至5月10日,已有包括北京、浙江、上海、广东、天津等在内的16个省份举行了相关发布会。

记者梳理发现,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优化营商环境等成为各省介绍情况的高频关键词。

​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省级政府领导介绍各自举措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各省份都纷纷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战略之举,厚植引领未来的发展优势。

江苏有先进的制造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怎样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我们将坚持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牵引,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许昆林说。

围绕“抓产业升级”,许昆林介绍,一方面,将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着力构建未来产业体系,在新领域新赛道上抢占制高点。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连接,着力巩固扩大传统产业优势。

江苏制造业覆盖全部31个大类,拥有1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其集成电路、船舶海工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江苏省副省长胡广杰介绍,制造业是江苏的“看家本领”。近年来通过让传统产业“发新芽”、让新兴产业“长成林”、让未来产业“快生根”,江苏制造业正在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对广东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一靠创新、二靠产业。”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说,广东作为制造业大省、科技创新大省,制造业增加值约占全国1/8,去年研发经费投入46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39%。广东将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

谈及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王伟中举例说,比如在低空经济方面,广东研发创新起步比较早,有大家都熟知的大疆、亿航智能、小鹏等一批龙头企业。另外,深圳出台了全国首部“低空经济”地方法规。今年2月,全球首条跨海跨城的电动“空中的士”在广东首飞,深圳到珠海从空中只需要20分钟左右,开车的话需要2小时45分左右。“空中的士”2026年有望正式开启载人飞行,这将为广东催生一个新的万亿级产业集群。

因地制宜,是求实效、谋长远的必然要求。全国各省区市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发展也各有特色。

“海南提出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主要是基于海南两大比较优势,一个优势是温度、深度、纬度和绿色这‘三度一色’自然禀赋,第二个优势是自由贸易港的政策和开放红利加持的优势。”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小明介绍,在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新赛道上,海南要做到“向种图强”“向海图强”“向天图强”“向绿图强”“向数图强”等五个“图强”,包括全力攻关“农业芯片”,加快建设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等。

“我们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就是争取用10年时间再造一个‘海上海南’。”刘小明透露,海南是我国管辖海洋面积最大的省,应用场景广阔。目前,海南已有海洋高新技术企业上千家,一批重大深海装备落地运行。接下来,将积极发展深海科技、海洋智能装备制造、深远海养殖等新兴海洋产业,力争今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3100亿元。

强化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各省份围绕科技创新“出硬招实招”,着力推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介绍,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北京市还将继续抢抓机遇,在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在提升科技攻关能力方面,聚焦“突破”“占先”和“升级”,围绕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等20多个方向,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提升核心竞争力;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突出解决产学研脱节、科技成果转化难、科技园区“小散弱”和科研主体活力不足四类问题;三是要加强人才培养引进,让各类人才在北京能各得其所、各展所长。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勇争先、走在前。”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介绍,上海科技综合实力强,产业转型升级早,高层次人才数量多,2023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43.9%。

据介绍,当前,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正在加快从“建框架”向“强功能”迈进。上海将着力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努力打造成为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引擎。

围绕强化创新突破,上海瞄准健康、智能、能源、材料等前沿新兴领域和重大方向,主动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基础研究是创新突破的源头活水,上海正在推进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龚正介绍,我们把人才的遴选、管理、跟踪、评价,交由战略科学家全面负责,就是把“选人而非选项目”的方式作为主要方式,长周期稳定资助优秀科学家,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

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浩说,浙江着力破解高质量发展“成长的烦恼”,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联动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强省建设,加快破解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的资源要素缺乏、发展动能减弱、发展空间受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努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2023年5月,天开高教科创园正式开园,目前已陆续注册1500多家科技型创新企业,引入科技金融和科技服务机构225家。

“天开园是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两所名校名称组合命名,寓指‘天工开物’,我们希望这个平台能够开创更多的科技创新新生事物,培育更多的创新创业领军人物,让城市和大学、创新和创业相互滋养、相互赋能。”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工介绍,天开高教科创园已在新能源、新材料、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精密测量以及脑机工程等领域,初步形成了生动活泼的创新局面。

山东则提出,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真正让企业在科技创新当中站“C位”、唱主角。山东今年将实施100项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其中由企业牵头承担的比例不低于90%。同时,还要重组200个以上省重点实验室,由企业承担的比重达到75%左右。

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介绍,扎实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山东将实施新质生产力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强化科技创新,突出企业主体地位。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成为不少省份的重要目标任务。

据介绍,近年来,北京累计推出1200多项营商环境改革措施,减事项超过60%、减时限71%、减证明超过320项;在40多个行业推广“一业一证”,推出62个“一件事”集成办理服务,在50个场景实现了一体化综合监管。

“营造好的营商环境,就是对企业最大的支持。”殷勇说,北京还将坚持问题导向,以提升企业的获得感为最终目标,努力打造营商环境的“北京服务”品牌。

“浙江优化营商环境的步子从来没有停止过。”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文光表示,特别是2023年以来,浙江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改革工程,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连续4年被全国工商联评为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

据介绍,浙江将纵深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改革工程,打造进一扇门能办各类事“新平台”,强化数智赋能政策直达快享“新体验”,构建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新机制”,使攻坚难点堵点问题实现“新突破”。

海南把营商环境摆上重要位置,想方设法从企业获得感和感受度出发,着力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海南省政府副秘书长、省营商环境建设厅厅长陈际阳介绍,今年海南启动了营商环境整体提升攻坚战,“主要突出八个字:‘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吉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蔡东介绍,营商环境变化,为吉林省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2023年,吉林省经营主体增长14%,每千人拥有经营主体数量在全国排第8位,近5年,吉林省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年均增幅都在30%以上,一批标志性、引领性大项目相继落户吉林。

据介绍,近年来,吉林省以数字化赋能促进营商环境改善、以营商环境的优化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好的作用和成效。今年,还将组织实施“营商环境优化重点行动”,打造“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一流营商环境。

“我们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先手棋’‘关键仗’,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优化政务服务,着力惠企利民,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辽宁实际、具有辽宁特色的新路子。”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李乐成说,随着营商环境持续好转,央企、民企、外企积极布局辽宁,去年央地合作重点项目总投资达1.3万亿元。

据介绍,辽宁开展“办事不找关系”改革,叫响“办事不找关系、用权不图好处”辽宁品牌。全省累计900多条惠企政策实现免申即享,惠及企业超1100万户次。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4年第9期)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