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之声】助力电刺激训练对脑瘫患儿核心稳定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2023-06-15 18:16:01 - 市场资讯

转自:翔宇医疗

脑瘫,又称脑性瘫痪,是指婴儿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早期,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存在发育性的持续的运动和姿势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沟通、行为功能紊乱,并可伴发癫痫、继发性的骨骼肌肉问题。 

【康复之声】助力电刺激训练对脑瘫患儿核心稳定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脑瘫患儿普遍存在躯干核心肌群力量弱、核心稳定性差的问题,进而产生爬行困难、圆背坐、站立与行走障碍、体位转换困难等一系列难题,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躯干和骨盆运动以及姿势控制能力协调发展。

近年来脑瘫患儿的核心稳定性训练备受关注。核心稳定性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躯干核心稳定性及核心力量,促进运动和姿势控制能力协调发展。

助力电刺激疗法在脑瘫患儿中的临床研究

Assistedelectricstimulationtherapy

有研究显示,助力电刺激能更好地改善脑瘫患儿的躯干控制能力,提高康复治疗作用。

从2011年11月一2012年9月在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脑瘫患儿中,选择19例痉挛型脑瘫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治疗前两组患儿年龄、性别、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等指标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儿每天进行1h常规康复治疗,内容包括:躯干后伸、仰卧起坐、悬吊训练、巴氏球、平衡板等核心稳定性训练、平衡训练等。观察组:进行上述常规康复治疗,同时应用助力电刺激疗法。

患儿入组后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rossmotorfunctionmeasure,GMFM)和表面肌电图对患儿进行评估,分析脑瘫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量表中B区(坐位)、D区(站立位)、E区(行走、跑和跳)及腹直肌、竖脊肌表面肌电信号均方根值(RMS)的变化。

结果显示:

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GMFM88、B、D、E区)及腹直肌RMS值、竖脊肌RMS值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康复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GMFM88、B、D、E区粗大运动评分、腹直肌RMS值、竖脊肌RMS值高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GMFM88、B、D、E区粗大运动评分、腹直肌RMS值、竖脊肌RMS值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GMFM88、B、D、E区粗大运动评分、腹直肌RMS值、竖脊肌RM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助力电刺激疗法通过检测发现患者残存肌力,并辅助残存肌力在电刺激的帮助下完成主动运动,促进神经功能重建。本研究也发现,使用助力电刺激疗法的患者,其躯干控制能力、核心稳定性得到改善。

结论:

助力电刺激疗法能改善脑瘫患儿的躯干控制能力,为核心稳定性训练提供更好的方法。

生物反馈助力电刺激仪

翔宇医疗的生物反馈助力电刺激仪通过患者肢体的体表电极,采集患者微弱信号,经过滤波处理提取患者自主肌电及肌力强度表达的信号,根据肌电反馈大小同步输出相同强度的电刺激。

【康复之声】助力电刺激训练对脑瘫患儿核心稳定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产品特点:一种检测+四种模式

肌电检测模式:表面肌电检测,显示肌电活动,客观量化。

功能电刺激模式:根据临床需求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受损的肢体进行早期运动活动。

触发电刺激模式:患者用力收缩肌肉,产生的肌电信号达到阈值时,刺激仪会产生电刺激。

助力电刺激模式:可在主动力量缺乏时给予电刺激助力,帮助患者重建功能动作。

镜像电刺激模式:根据健侧肌电信号,同步刺激患侧,激发患肢产生功能动作,实现健侧带动患侧进行自主训练。

参考文献:

杨晓颜,杜青,周璇,等.助力电刺激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核心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1):25-29.DOI:10.3969/j.issn.1001-1242.2016.01.006.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