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卖70斤芹菜挣了14元,却被监管部门罚10万,法院判决亮了

2023-06-15 09:53:15 - 新浪财经头条

来源:常识流通处

导语

总有一些人打着“为人民服务”的旗号,滥用职权,处处刁难农民。

这本来是发生在2019年的“荒唐事”,近日由于法院的判决结果出来了,又重回大众视野。

“买芹菜被罚10万”事件

为什么说它荒唐呢?

2019年,福建福州一老农,从邻居家菜地里批发了70斤芹菜,共花费122.5元。

农民卖70斤芹菜挣了14元,却被监管部门罚10万,法院判决亮了

随后,他将这批芹菜卖给了当地菜市场一摊贩,一共挣了14块钱。

没想到,第二天就惹出事了。

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某工作人员在检查时发现该批芹菜属于不合格产品,遂开始追溯来源。

后来,查到是这老农卖的菜,便下发了处罚通知。

没收违规所得14元,并处罚罚金5万元。

农民卖70斤芹菜挣了14元,却被监管部门罚10万,法院判决亮了

5万啊,这把老头都吓懵了,他卖这些菜总共才挣了14块。

后来,老农一直不服,并没有交罚款。

直到去年,该市场监管部门再次下发通知,由于老头没有及时上交罚款,再处罚5万元。

70斤芹菜,挣了14元,被罚10万元,多么“荒唐”的一组数字啊。

农民卖70斤芹菜挣了14元,却被监管部门罚10万,法院判决亮了

后来监管部门将老头告上法庭,申请强制执行。

事情的转机终于来了!

当地法院在进行审理后,驳回了监管部门的诉求。

法院认为老人不是职业菜贩,属第一次“违规”,且是无心之过,受益金额过小,认为应当从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一审法院——福建闽侯法院裁定不准予强制执行。近日,该案二审驳回复议申请,维持了一审裁定。

幸好当地法院“明察秋毫”,“秉公执法”,要不这10万块钱估计得毁了老头一家人。

而这件事让我们想到了最近比较火的凉皮加黄瓜丝事件。

“凉皮加黄瓜丝”事件

自古以来,凉皮加黄瓜丝就是绝配。

然而,就是这样吃了那么多年的“黄金搭档”却被某市场管理局认为违规操作。

理由是凉皮店没有取得冷食制作证。

可能食品安全法要求比较细,但是这样的处罚和较真到底是为了什么?

农民卖70斤芹菜挣了14元,却被监管部门罚10万,法院判决亮了

凉皮里面加点黄瓜丝会对人身体产生多大的危害?

这样的处罚让那些摆摊挣钱的商贩该如何操作?

办证要钱吗?就连切个黄瓜都要证,这权力用得太到位了!

如果这样“执法”,那么红烧牛肉面为何没牛肉?老婆饼为何没老婆?

这是不是都要去处罚?

农民卖70斤芹菜挣了14元,却被监管部门罚10万,法院判决亮了

放着“大事要事”不去查,偏偏盯着老百姓那点鸡毛蒜皮的事,只要发现一点不合格的立马“重拳出击”。

这样的“畸形权力”如何才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看看网友的评论吧

“我本是一个很正能量的人,但是网络上这些热点新闻事件却总能刷新人的三观,让你对这个社会充满负能量”,有位网友这样说道。

有网友评论说:是不是可以起诉(市场监管局)敲诈勒索了?

农民卖70斤芹菜挣了14元,却被监管部门罚10万,法院判决亮了

农民卖70斤芹菜挣了14元,却被监管部门罚10万,法院判决亮了

结语

“执法”不仅要公正,更要有温度,有底线。

无论是芹菜还是黄瓜丝,质量的好坏、合不合格都是老百姓自己能看得出来的事,又不是高科技或有毒食品,犯不着用牛刀去杀蚊子。

这种连没读书的农民都可以断的案子,居然还上诉到法院,可见当地有关部门是为所欲为惯了。这不是打官司打输的问题,这是滥用职权的问题,当地纪委应该介入调查。

“滥用职权”如果得不到整治,最终的结果就是,老百姓活着越来越难,政府部门公信力越来越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