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投研思考的几点阅读笔记

2023-06-15 19:03:19 - 格上理财

关于投研思考的几点阅读笔记

作者:妖刀鬼彻

点拾投资经常会找一些基金经理分享他们的投研心得,最近一期是来自广发基金的刘彬,与其观点相比,其经历就不必介绍了,基本上是一个标准化的基金经理经历,不像冯柳、李杰或者林园等等那么故事性。

这里摘录几点,我认为对自己有帮助的,也可能对大家有帮助的几个观点。我比较喜欢去“偷”别人的观点,也喜欢通过别人的观点获得自己思考的引子,启发自己思考,也建议大家去这么做。

一、寻找中长期预期差的两条路径

具体而言,我寻找中长期预期差的路径主要有两条:

一是超前思考,尽可能地想清楚三年以上的发展终局场景,并以之为锚判断当下的形势;

二是保证当前基本面研究的深度,对于未来所有的推演必须建立在对当前信息的全面掌握和深刻理解之上,在错误的数据之上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上面两条,应该是每个有一定经验的投资者都会思考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深度研究(做投资,请多深度研究),知道未来三年以上的市场演进是是否进行了深度研究的基本判断;而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则是做深度研究的基本前提,因为如果有未被利用的关键信息,那么研究就不具有深度。

相对而言,其实第二点更具有启发性,我们业余投资者更需要清楚自己获得信息的边界,建立在片面信息、错误信息基础上的研究成果会带来误导性的结论;而建立在滞后信息基础上的判断也容易让我们为某只股票支付错误的价格,忽略等待的魅力。

二、关于产业观察的三点经验

首先,我喜欢在符合经济发展方向、受政策扶持的行业里找机会。

其次,我喜欢有新技术或新产品出现的行业,渗透率能够迅速提升。

第三,确定好行业方向后,深入的产业研究必不可少。

对于第一点,寻找受政策扶持的行业,其实是相信政策制定者的远见,从逻辑上来讲,政策制定者及智囊团属于国家在各个领域的精英人士,他们的知识、见闻、智力水平都领先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所以在很高概率上他们有做出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政策的能力。

而第二点,前半部分的“新”字,我想大家都不会有疑惑,当然具体的思考也是不可缺少,因为很多看似“新”的东西,其实无非就是新瓶装旧酒,只有形式性的变化,而没有实质性进步;我们需要看重后半部分“迅速”两个字上,“新”的东西,刚出来的时候更多是一个炒作概念,其风险性不是一般投资者可以承受的,渗透率的迅速提升,代表着这个行业实实在在起来了,达到了稳定增长的阶段。

第三点,是研究方法的问题,刘彬所说的深度的产业研究具有系统性的特点,比如研究新能源汽车行业,要将所有的细分行业做成一个产业链全景图,并标注好其勾稽关系,达到1GWh用多少正极材料、用多少碳酸锂等程度(我之前总结过),还要对各家公司现有产能及规划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制造业的必备信息)。

三、探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个维度

第一,看成本控制。制造业在中国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成本控制能力,越是趋向于成熟的行业,成本控制越重要。一般来说,技术路线、精细化管理、产能布局和原材料资源等等都可以形成成本优势。

第二,看管理团队。企业管理层的经营战略以及对行业发展的判断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定期的管理层沟通交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

第三,看研发投入。我国已经从人口红利期迈入工程师红利期,高比例的研发投入更容易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一点他说得很好,成本控制是很多制造业企业的核心,比如光伏领域,为什么争论硅片尺寸、电池片技术呢?最后的落脚点就是单w的成本指标。技术路线是技术选择上的成本差异;精细化管理是在由管理造成的成本差异;产能布局是由规模和运输成本带来的成本差异;原材料资源是从供应链的角度体现的成本优势。

第二点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但问题是如何评估一家公司的管理能力,如何获得关于该公司管理优劣的信息。了解一家公司的管理最好的方式是走进这一家公司,体会他们员工的工作方式,当我们进入某家公司的时候,即便是不具有管理学、经济学背景,我们都能够评估雇主的管理水平,这就是距离带来的洞察力。

第三点具有行业特殊性,科技类、医药类、专用设备类等对研发的依赖都很强,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讲,商场如战场,即便是像白酒、软饮料这类企业,也有研发投入的必要性,研发的成果不仅体现在某种产品上,还可能体现在某种营销策略上,也可能体现在管理上,我们需要从更广的维度思考研发。

以上。

声明:本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作为研究讨论之用,免不了有不少个人偏见,盲目据此决策带来的后果自负。股市有风险,决策需独立思考,切忌人云亦云。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