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穿越大唐 走进科举考场

2024-06-15 05:14:37 - 齐鲁晚报

假装穿越大唐 走进科举考场

高考已经结束,但是关于高考的话题却越来越热。不久前网上有个讨论,话题是现在考北大清华更难,还是古代科举中举更难。其实,要讨论这个问题,先要知道古代科举考什么,再者每个朝代的科举也不尽相同,所以需要确定一个朝代。咱们今天就以唐朝为例,看看唐朝考据考什么,到底难不难,以及唐朝的科举制度有哪些弊病。

□大梁如姬 

唐朝科举都考什么

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是很多的,总共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史记)、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开元礼、道举、童子等等科目,每个科目的考题都不一样。秀才科最难考,所以在贞观以后,基本没人报名,也就自动废止了。明法、书、算都比较专业,算是技术专业,不被大家重视。闹到最后,就剩下明经和进士两科报考的人最多。

唐朝知识分子圈又有一句经验之谈:“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是,三十岁考上明经都很老了,五十岁考中进士科都算年轻的。这也不算夸张,那位写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孟郊,就是在慈母一年又一年的手中线下,于46岁才进士及第。

明经科容易,也是事实,比如写“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大才子元稹,15岁就考上了明经科。这么看来,如果我们穿越到唐朝,是不是也可以通过明经科去混个官当当呢?

诚实地说,还是有点难。我们来看看这两科到底考些什么内容。

无论是进士科还是明经科,他们的考试都分为三场,明经科的第一场考试内容为“帖经”。所谓“帖经,”按《通典·选举三》记载:“帖经者,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间开唯一行,裁纸为帖。”

其实就是现在的填空题,写一半,留一部分给你填,考记忆力的。所考经文,也都是古代儒家的经典,有大经《礼记》或《左传》,还有《孝经》《论语》《尔雅》等。大经是二选一考其中一部,其他的几本则全部要考。每部经书考十条内容,要答对五条以上才算通过。

这么说还是有点官方和抽象,我们具体实测一下,从《左传》里出两道题:

公将战,曹刿请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节选《曹刿论战》)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___________________”既而悔之。(节选《郑伯克段于鄢》)

后面由你填空,你能填得对吗?如果连第一关的这种基础题都脑袋一片空白,那么,科举这条路对你恐怕就是“前方塌方,请及时调头”。

明经科的第二场考试叫“墨义”,简单说,就是让你口头解释经典句子的意思。十条能答对六条,就算通过。如果连《论语》中简单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都翻译不对,就别出来混了。

以上两场,还算是明经科里最简单的,第三场考试,就不是靠记忆力,而是需要真才实学,要考对朝政和天下局势的认识了。这个考试叫“答时务策”,总共有三道题。所谓时务,要看当时天下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比方说,房价居高不下怎么整?安史之乱以后,怎么恢复天下秩序?等等。这种问题,不是日常积极关心天下民心大计的是人,是很难说出什么解决之道的。

看了明经科这三场考试,有没有把你劝退?明经科都这么难了,进士科岂不是更让人绝望?

进士科的第一项考试也要帖经。毕竟,中国古代的官学一直是儒学,儒家的经典,教人为人处世的原则这一大背景不能忘。所以进士科也要帖一部大经,另外再加一部《尔雅》。

进士科第二场就没那么简单了,要写文章和诗赋。注意,是文章、诗和赋各一篇。诗是唐朝人最擅长的,赋是汉代流行的文体。这三篇,都是命题作文,由主考官设定一个主题,考生们需要根据主题进行创作,诗需要押什么韵,都有明确限定。

到这儿,赋还没上场为难人呢。赋是比诗更难写的文体,给你一个天花板级的参考,屈原的《离骚》,就是著名的“赋”。你能写得出“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吗?到后面,赋的写作规范更多,变成了四六骈文,各种辞藻和工整的对仗,我们就是搜肠刮肚,也不一定写得出来一句佳句。试想一下,如果你参加科举,遇到写《滕王阁序》的王勃,一看他写过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否想遁走?

如果有人自信满满,认为诗词歌赋都难不倒自己,那么,接下来就要进入策论了。进士科的策论要考五条,明经科虽然也考策论,但他们不算专业的,只要回答得“粗通文理”就可以被录取。而进士科就不一样了,比如,如果考唐代关中粮食运输困难怎么解决?你不回答出个逻辑清晰的具体解决方案,实在很难实现蟾宫折桂。

如果你着实是个大才,闯过了前面的重重难关,获得了进士及第的荣誉,也才算是拿到吏部考试的“入场券”,吏部考试又考哪些呢?

“身、言、书、判”四个方面。身,就是看长相和外形,著名花间派词人温庭筠怎么也考不上,很可能跟他长得能吓哭小孩有关;言要看言谈举止,回答问题时,大唐官话讲得是否标准等等;书就是书法,当时用毛笔写字,只要是文学出身,就没有不是写得一手好字的。所以,中国古代官场才出了那么多被后代誉为的书法家的人;判是判案子,要会写案情的经过,案件的结论等。所以,别以为通过了科举,吏部就是走个过场,被我们现在称为“千古文章”大家的韩愈,就曾三次被吏部筛选下来。

过了吏部的考试之后,那些进士及第的人才能拿到具体的官职。因为进士科比明经科更难考,所以,在授官的时候,进士及第的人通常起点要高一点,算是当时的“学历鄙视链”。元稹因为是以明经进入官场的,据说还因此被诗鬼李贺鄙视过。

唐朝科举的巨大弊端

在唐朝除了科举,还有一些其他的当官途径,比如,通过门荫和荐举。门荫,就是祖上或父辈阔过,为朝廷做出过重大贡献,所以,他的子孙也可以进入仕途。如果你以为祖上阔过的家族,后代肯定是纨绔子弟,那就大错特错了。古代是宗族社会,一个大家族里,不仅十分重视家族子弟的学识培养,在道德品行方面,也有着严格要求。著名的《颜氏家训》就是典型例子。这些大家族都有着主体的核心价值观,都希望能培养经世济民的人才,为家族争光,为国家蜡炬成灰。比如著名的实干型宰相李德裕,就从没参加过科举,他是以门荫进入官场的——他爸爸李吉甫是唐宪宗时期的宰相,他爷爷李栖筠是唐代宗时的御史大夫。

此外还有一种荐举。荐举的历史悠久,通过有名气和德望的人推荐,选拔人才。这是一种信任游戏,如果你信任某人的人品和眼光,他所推崇的人,自然也会高看一眼。比如,你信任李白,那么李白说孟浩然很了不起,自然,孟浩然也就进入了你心中。然而,荐举的弊端早在汉代就存在了,一来,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你对一个人的认识,很多时候只是这个人愿意让你看到的一面;二来,因为荐举消耗的是面子,在人情社会的古代,这种熟人和面子的维护,就大大阻碍了正确的判断。

更为严重的是,唐朝的科举考试中,其实也是荐举成风的。这就大大干涉了科举的公平和公正性了。在整个唐朝,因为荐举才走进仕途的大名人,十只手指头都数不过来。前面说的韩愈请兵部侍郎陆贽举荐,才进士及第;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也是通过好友令狐绹在主考官面前提了三次名字,才考上进士;再看杜牧,他是因为一篇著名的《阿房宫赋》,被古道热肠的太学博士吴武陵强行荐举给了主考官。

这样充斥着不正之风的考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他寒门子弟和毫无人脉关系的人的仕途之路。比如王维和李商隐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帮助,很可能一生都无法进士及第。在这种考场风气下,被掩埋和隐藏的,只能是更多不知名的王维和李商隐。

除了个人关系,唐朝的科考,还有很多问题。比如,进士科的考试中,作赋的环节,举子们大部分只是写点歌功颂德的句子,长此以往,判卷的老师审美疲劳,敷衍了事。柳宗元发现这种情况:“读不能十一。”改卷子的时候,主考官读了不到十分之一,根本没有仔细阅卷,这也容易导致遗漏人才。

唐朝每年参加科考的人数不在少数,但录取率极低,这里面,有多少人前赴后继地成为关系户和阅卷老师粗心的炮灰呢?“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花繁柳暗九门深,对饮悲歌泪满襟。”别人及第热闹,一日看尽长安花,他们只能偷偷地摸一摸男儿泪,挥一挥衣袖,继续在科场里消耗半生。

黑色幽默的是,到了唐末,一位在考场多次失利的考生,一怒之下写出“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豪句,之后,对朝廷失望至极的黄巢,造反了……唐朝也由此进入了生命的倒计时。

 据“国家人文历史”公众号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