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创新打通碳中和技术研究关键堵点

2024-06-15 19:04:37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科技网

科技日报记者吴纯新

6月14日,“碳中和与新型能源产业生态高端闭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面对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复杂挑战,必须要找出能够调动各方积极性的“最大公约数”,以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交叉创新,打通碳中和技术研究领域的科学问题、技术难题和产业议题。

本次会议由武汉大学碳中和研究院联合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举办。武汉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是武汉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该院首任院长钟发平教授表示,将通过汇聚“双碳”领域的政策、科技、市场、资金等创新要素,破解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和痛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余贻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永舫,武汉大学副校长龚威,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王霁雪作专题报告,来自“政产学研金”各领域的60余位专家学者、产业精英参加讨论与交流。

交叉创新打通碳中和技术研究关键堵点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是实现中国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其中光伏、电网和储能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十四五”以来,我国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年均增长超过1亿千瓦,实现跃升式快速增长。

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国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分别达到4.4亿千瓦和6.1亿千瓦,占全国电源总装机的36%。据测算,要达成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风电光伏装机规模将达到50亿千瓦以上,约是目前装机总量的5倍。但风光电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对电网稳定性和电力供应连续性构成挑战,要解决这一问题,离不开智能电网和储能。

同时,在储能材料产业链“一头一尾”存在高污染、高能耗、高碳排放问题,尤以废旧电池回收环节最为突出,不利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不利于形成对国际“绿色壁垒”的有效应对。

近日,生态环境部等15个部门共同发布《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并优先聚焦电力、煤炭、天然气、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重点产品,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龚威认为,这是我们参与国际竞争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的生产生活方式,“政产学研金服用”每一方都应该关注碳足迹的管理能力,利用数字技术建设可追溯、可验证、可核查的供应链碳足迹联合体。

钟发平表示,武汉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将依托武大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方面的优势,聚焦碳中和技术、人才培养等难点,开展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交叉创新,推动成立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和创新联合体,引导成立生态产业基金,形成多主体共参共建的绿色生态体系。

(武汉大学供图)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