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金榜题名的江南才子们后来怎样了?

2022-07-15 20:02:00 - 媒体滚动

那些金榜题名的江南才子们后来怎样了?

自宋代起,崇文重教就成了江南社会的一大风气。发达的社会经济,优越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为江南文人的成长提供了极好的条件。纵观明清两代进士题名录,江南进士占比高达15%,其中浙江、江苏两地的进士尤多。“江南文才甲天下”之说,可谓名副其实。

在许多人的想象中,江南才子们一朝金榜题名,余生必然得意顺畅,广受敬重,甚至青史留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江南进士们不仅在仕途方面有云泥之别,在成就、声誉方面更是差异极大。

按照惯例,作为进士第一名的状元初入仕途,会被赐予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一职,其他进士则大多从翰林院编修等较低职位做起,待朝廷对其能力进行充分考察后,再转任其他官职。尽管状元以外的进士们仕途起点普遍不高,但才智出众者却往往能够凭借其超卓的能力,从翰林院众多才俊中脱颖而出,后来居上。如明永乐十九年的杭州进士于谦,在殿试中仅得三甲第92名。但其后无论官职,还是对大明政权的贡献,都远远超过了同科状元曾鹤龄。又如明嘉靖四十一年的榜眼、苏州太仓人王锡爵,虽在殿试中不敌同是苏州才子的申时行,后来却与申一样成了大明的首辅。

不过,能够成为朝廷重臣的进士毕竟极少。大多数的江南进士远没有王锡爵等人那般幸运。如因书法超群而被钦点为康熙三十年状元的江南金山卫人(今上海金山)戴有祺,虽按惯例被赐任翰林院修撰,却长期得不到重用,甚至在康熙四十一年时因官员业绩考核仅得第三等而被降职,无奈中只得弃官回乡。与戴相比,《明日歌》的作者、明弘治三年状元钱福(松江华亭人)的际遇也好不到哪里。与戴一样,他也从翰林院修撰入仕,但仅仅三年就在大量同僚的谤议中告别了官场。

进士们的仕途差异如此之大,除去政治环境因素,主要还是其自身品格使然。一些出身于名门望族的进士,可能老道圆滑,会为家族利益而想方设法谋上位,而平民出身,品格质朴、率真的进士则相对来说较为洒脱。如王锡爵出身于名门望族,其仕途状况直接关乎家族兴衰。因而,他不仅有“救世”之心,关注民生疾苦,更善于揣摩“圣意”,为自己邀宠固恩。在著名的“国本”之争中,他根据万历帝不喜皇长子朱常洛,属意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这一心理,提出“三王并封”,令万历帝龙心大悦。当万历帝因臣子们的尖锐抨击而烦闷不已时,他又呈上密疏,建议万历帝把那些抨击的奏章都当作鸟叫,不做理睬。如此顺承皇帝心意,自然深得圣眷。虽然因此而得罪了一大帮同僚,也无损根本。寒门出身的嘉定状元秦大成则不然,其入仕后不久,就深感伴君如伴虎,尽管他能够做到处变不惊,每每应对得体,但还是果断辞别了官场,回乡以教书为业。

当然,主动告别官场的进士们也并非都是迫于无奈和忧惧。由于江南商业氛围浓厚,市井文化发达,民间早有追求利益和享乐的风气。进士们也不例外。特别是那些家族中有商业背景的进士,他们到京赴考,更多是为了验证自己的学问水平,谋一个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建立起有利于家族利益的关系网,对于官场本身并无太多执念。因此,他们往往在获得官职后不久就申请归田。如苏州“贵潘”家族中的潘奕隽,乾隆三十四年中进士,历任内阁中书、文渊阁检讨、户部主事等职。虽不算显赫,却也顺风顺水。但他在四十多岁这一黄金年龄段就主动辞职回乡了。潘奕隽的儿子潘世璜也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在乾隆六十年考中恩科探花,且不到4年就从翰林院编修升到户部主事等职位。但他一共也只做了4年京官就辞职回家。其子潘遵祁(道光二十五年进士)与祖父、父亲相似,中进士后仅数年就辞官返乡。这种对仕途的不屑,与其家族强大的经济实力有很大关系。“贵潘”一族自祖上起就从事浙盐贩运等生意,获利不菲。其后,尽管子弟多转战科场,但从未放弃过盐业、酱园等生意,因而家资丰厚,足可满足归隐后优渥生活的需要。对潘氏子弟来说,做一个繁庶地区的富贵闲人,远胜过官俸微薄又必须处处谨小慎微的京官。

辞官归隐的江南进士们大多生活无虞,以诗文词曲自娱。今人耳熟能详的许多戏曲作品就出自他们之手。如《鸣凤记》的作者是嘉靖二十六年进士王世贞;《红蕖记》的作者是万历二年的进士沈璟……这与元代时戏曲作家多出身社会中下层可谓大相径庭。由于江南进士们不但有着超高的文学修养,还具有一定的庙堂意识和思想格局,其剧作往往曲词精妙,立意高远,在客观上大大推动了我国古典戏剧的发展。

江南进士中身居高位者不可胜数,但人品、作为却有天壤之别。其中,有于谦、王鏊等意在匡扶社稷,且秉性较为刚直者;有申时行、王锡爵等游走于皇帝与群臣之间,兼顾政治抱负与个人利益的柔性官员;也有为家族及个人利益而结党营私,甚至鱼肉百姓者。

金榜题名是江南进士们的高光时刻,但其人生却远远不是一次科考所能够决定的。是青史留名,还是寂寂无闻,甚至臭名昭著,更多取决于其后的所作所为。金榜题名更像是一个精彩的序幕,短暂、喧闹的荣耀过后,才是他们人生角逐的真正开始。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陈抒怡

本文作者:滕新贤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苏唯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