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深处,“养蜂人”营造消费新场景

2024-07-15 09:00:35 - 媒体滚动

转自:哈尔滨日报

百花深处,“养蜂人”营造消费新场景

■本报记者罗彦坤文/摄

冰城夏日,百花盛放,又到了一年“流蜜期”。“养蜂人”带着帐篷住进深山,开直播、卖鲜蜜,让黑土地的甜蜜行销全国。

黑龙江位于北纬45°蚕蜂黄金产业带上,“蜂产业”已被列为重点发展目标,养蜂规模达到134万群以上,位居全国第三。仅哈尔滨市就有蜂群14.5万群,产蜜量为5075吨,产值达2.182亿元。近年来,随着涉农消费环境的改善、消费渠道的完善,越来越多的优质农产品打通“进城”捷径,在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助力下,绿水青山背书的“冰城蜜”正成长为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

深山出好蜜,引得远客来

7月,木兰县鸡冠山树木葱茏、遍洒绿荫,正值椴树花期,或黄或白的花朵如一把把小伞立在枝头。成群的蜜蜂闻香而至,忙碌地采集花粉。

杨桂花早早起床钻出帐篷开始割蜜,她小心翼翼地打开箱盖,取出一格蜂板,随着轻轻抖动,蜜蜂纷飞而起。用小刀轻轻刮去上层的蜂蜡,黄澄澄、亮晶晶的蜂蜜顿时显露出来。蜂板放进摇蜜机,旋转几圈,蜂蜜就被甩了出来,椴树蜜散发出特有的香气,瞬间在林间弥散开来……

杨桂花来自陕西省,每年当地的槐花一落,她就追随花期来到哈尔滨。“我们有一个交流群,全国不少‘养蜂人’都在里面,哪个省的‘花讯’好,大家就相约结伴赶去,几百个蜂箱雇一辆小货车就装下了。”杨桂花告诉记者,她已经连续3年来鸡冠山了,这里的林子深、蜜源好,每次她都选择在山脚下扎营,除了地势平坦、阳光更好,还因为在这儿手机有信号,直播卖蜜是她的主要销售方式,直播号断更,网友们不答应。

深山里扎营,一顶帐篷一张床,生活物资全靠进城补给。杨桂花每隔3天去一次县城,除了买足日常所需,还要完成快递发货。

“蜜蜂是最勤劳的,天一亮就开始工作,日复一日酿造甜蜜,你看我们这蜂蜜,就是大自然的馈赠。”说着,杨桂花舀了一勺蜜送进嘴里,脸上荡漾着浓浓的笑意。

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局科技蚕蜂科科长柴赫男告诉记者,今年的“流蜜期”开始于7月10日,入夏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对蜂产业非常有利,如果这种天气能够持续半个月就是丰收年,蜂蜜产量比去年增加10%不成问题。

近年来,哈尔滨蜂产业长足发展,尤其是广袤的椴树林和适宜的气候条件,让椴树蜜身价倍增,跻身龙江森林食物“九珍十八品”名录,成为全国蜂蜜市场的一支劲旅。

七月农闲时,养蜂人更忙

农田进入“挂锄期”,哈尔滨阿城区的梁文轶反而忙起来了,清理蜂箱、洗刷蜜桶……开着面包车直奔深山。对于梁文轶来说,每年的7月都是甜蜜的,在山里住上一个月,卖蜜的钱比伺候自家20亩地挣得还多。每年这个时节,他都要赶蜂进山。

2017年,在第二轮“土地确权”中,梁文轶是拿到黑龙江“第一证”的农民,手中握上“红本本”,他很快又开启了第二条增收路——养蜂。成为“养蜂人”后,梁文轶把自己的微信名改成“群蜂飞舞”,头像是一个装满宝石的蜂箱。

“我最喜欢收蜜的过程,摇蜜真的可以醉人,看着金色的蜂蜜流淌满罐儿,从心里往外透着甜。”将蜜桶抱到阳光下,梁文轶又开始了一天的收获。

今年,梁文轶一共养了60箱蜂,平均每箱能产110斤蜜。闲暇时,梁文轶开直播卖蜜,不等下山基本卖完了。“50元一斤,多少年了没涨过价,买家天南海北哪都有,大多数是回头客。”梁文轶说,“养蜂人”基本7月底就回家了,也会有少数人选择多留一段时间,借助尾期的花粉喂养蜜蜂。

养蜂也是技术活儿,最怕的就是蜜螨。为此,梁文轶专门到哈尔滨市农技推广中心接受培训,他学会了定期更换蜂箱,用喷灯进行高温消毒,以“火疗法”保障蜂群安全。

黑龙江省蚕蜂业发展中心主任高清表示,蜂业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近年来一直在做,培养技术新农人,推动品牌标识产品认证,鼓励区域公用品牌主体、农产品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以持续提高蜂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如今,全省取得国家地理标志蜂产品4个、绿色食品认证22个,产业发展势头一路向好。

延伸产业链,养蜂是一环

在雪都尚志,周传国的“雪埋蜂”也开始辛勤采蜜,从去年冬天第一场大雪降下,他就开始选育蜂种,酝酿这项“甜蜜事业”。与其他养蜂人不同,周传国收获的是“百花蜜”,也叫杂花蜜。

65岁的周传国养蜂10余年了,他是尚志市庆阳镇野花黑蜂养殖合作社理事长,经营这一片山坡的果园。每年冬天,他都让厚厚的“雪被”埋住蜂箱,直到温度降到-20℃左右,才把蜂箱搬进“冷窖”,此时,蜜蜂已经“睡熟了”,以此来增强黑蜂的体质。第二年早春,蜂群复壮速度会更快,生命力也会更强。

近年来,在尚志市庆阳镇,果树种植遍地开花,养蜂业也跟着发展起来。以蜂为媒,果树授粉更充分,果树挂果密且大,雪都梨单果重量能达到1.4斤,曾在第八届黑龙江绿博会上“一炮而红”。没承想,副业干成了主业,当地黑蜂养殖如滚雪球一样壮大,专业养殖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养蜂成了延伸农业产业链条的一环。养蜂和果园种植齐头并进,果树栽培、蜂蜜销售及相关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信息咨询服务等业务都做得有声有色。

周传国说:“咱这蜜和果独具特色,在哈尔滨找不到第二份,品质绝对有保证。接下来合作社发展规模还要扩大,通过不断优化蜂群,提升品质和产量,赢得更大市场。”

柴赫男介绍,通过产业链延伸和融合发展,提高蜂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是哈尔滨蜂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比如,发展蜂蜜加工、蜂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都是提升效益的可行途径。如今,随着黑龙江省蜂业在全国地位的日益提升,“冰城蜜”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