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教我绘彩瓷

2024-07-15 09:00:30 - 媒体滚动

恩师教我绘彩瓷

李景海创作的瓷板画《宝黛共读》

恩师教我绘彩瓷

李景海与他创作的瓷盘画《湘云醉卧》

恩师教我绘彩瓷

李景海设计的陶瓷贴花纸:林黛玉

今年5月,我的恩师,已故陶瓷彩绘先辈张子宜先生精心绘制的提梁壶《麻姑献寿》,倏然在朋友圈展现,这距当初创作时间已经过去67年了,十分感谢藏家将此佳作慷慨亮相。在重新鉴赏之际,我的激动之情难于言表,回顾自己耕耘于陶瓷艺术园地近70年,悠悠往事涌上心头……

我从小喜欢画画,常看母亲绣花。母亲是位巧娘,描花绣凤乃属高手,常为出阁姑娘作嫁衣;我姥爷是一位老中医,毛笔字写得好,所以我很小就能拿毛笔练写字了。1953年我考入唐山六中,在三年学习过程中,对我影响最深的当数美术老师苏凤超。苏老师是从部队转业到学校教美术的,每星期六下午我都去他宿舍看他画的水彩和素描作品,尤其爱看他画的米邱林头像,非常棒,简直令我着迷。他鼓励我好好学美术,打好基础,将来考美院深造,争取成为画家。这在很大程度上坚定了我学美术走艺术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我的学院梦破灭了。1956年初中毕业那个暑假,父亲因病去世,家庭担子重压在身。母亲让我继续上学,但我决定为母亲分忧,顶工上班。按照当时政策,手工业联社领导答应了我的要求,分配我到东缸窑陶瓷社二厂学画瓷,这也符合我的志愿。

我于1956年8月27日到工厂彩绘室报到,遇到平生第一位绘瓷启蒙恩师张子宜先生。他是一位绘瓷高手,而且纸画底子也深厚,是丰润画派传人。老师为人正派,性格耿直,教画认真。我白天上班学画瓷(扁笔抹花),晚上跟先生一起在厂住宿,学习纸画工笔仕女。先生对我要求严格,每晚必须坚持练画到十点,一张白描人物画稿要反复描画五十遍,以锤炼勾画线条之基础功力。

记得1957年的一天晚上,张老师跟我说:今晚你不必画画了,我应朋友之约画一个粉彩人物壶,你在旁边看着,将来有用。这可是我学艺的好机会!先生预先在纸上勾出画稿墨线并用水打湿,反拍在瓷壶上,这叫拍稿。然后用胶性艳黑陶瓷色料勾线。先生功夫确实厉害,一晚上就勾完了全稿,画面就是本文开头所说的《麻姑献寿》。看上去,线条古拙有劲,粗细变化得法,人物形象生动,古松粗犷苍老,构图非常完美。第二天晚上,先生用我熬好的乳香油,开始用油性色料着色。先上景,后上人物,记得那天上完色已经很晚了。这幅瓷画经烤烧后,明亮洁净,太漂亮了!先生对我说:好好学画吧,将来你也可以的!师傅的这句话鼓励了我一生。

张子宜先生是丰润袁各庄人,出生于1910年。少年学画,曾在丰润县画铺当师傅。新中国成立前,在德盛瓷厂绘瓷部画瓷,做师傅兼负责人。1952年在东缸窑陶瓷社二厂绘瓷部当负责人。1959年至1962年在天津美院陶艺系任教。1963年至1971年在唐山陶瓷工业学校(即后来的河北轻校)任教研组组长兼教学。1972年至1974年任唐山陶研所艺术室副组长,直至退休。

张子宜先生堪称唐山陶瓷界前辈、陶瓷艺术名家。他一生热爱绘画,为人真诚,严于律己。在不同的岗位上认真工作,用心教学,桃李满天下。

转眼先生已仙逝多年,但他的举止言谈,音容笑貌仿佛犹在眼前,永远是我的恩师和学习的榜样。

常言道:学无止境,艺不压身,只有向多位前辈学习才会有更大进步。1959年成立东缸窑联合厂,我有幸到三合义出口瓷车间,又拜了第二位老师孙丽生。他是一位多能的陶瓷美术大家,功底深厚,尤以仕女画最为著名。他画的仕女偏重工笔重彩,很有京派风格。在与孙丽生老师一起工作的10年中,他创作绘制红楼四美瓷板画,红楼“读西厢”咖啡具等作品时,我都跟着帮手,从而对在瓷上画仕女积累了一定经验。

我真正在陶瓷绘画方面崭露头角,是1973年在河北省新器型新画面设计评比中手绘方瓶《史湘云醉眠芍药裀》荣获一等奖,业内给予很高评价。同年设计的《潇湘竹影林黛玉》印制成花纸,生产多年,颇受欢迎!

我的第三位老师刘汉宗先生,是经我启蒙恩师张子宜先生介绍拜师的。汉宗老师是中国著名的连环画家之一,绘画水平很高,他画的历史故事连环画、年画、插图人物,无一不精。记得1977年我创作瓷板小屏《红楼四美》草图,拿给刘先生看,先生拿起红铅笔在图上勾画了寥寥几笔,生动配景立马跃然纸上,令人叫绝。经过细心绘制,此作品于当年11月全部完成,烤烧成功,荣幸地在北京美术馆举办的全国工艺美展河北馆展出,广受好评!

至今记忆犹新的是,1987年北京某重要外事机关派人到我当时所在的美术瓷厂,想定制一幅“八仙过海”题材陶瓷壁画。当时厂里几位美术工程师面有难色,而我却答应下来,然后恭请汉宗先生画一幅“八仙过海”纸画,按原作放大于瓷板上。我带领几位徒弟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按期完成交货任务。成品画面气势宏大,八仙人物生动活泼各具特色;装镶在该外事部门大厅,十分醒目壮观,用户很满意。

抚今追昔,我是在前辈老师指教鼓励下逐渐成长起来的。除上述之外,我还向宣道平老师学习书法近8年,向杨荫斋老师请教学习走创新之路,向苗品一老师请教画理以提高艺术修为……如此等等,难以尽述,均受益匪浅。

由于身体原因,1992年我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办了退休。在家的时间多了,但仍没离开陶瓷美术,创作题材多以红楼故事为主。

2003年7月,我以瓷板画《妙玉听琴》,瓷坐盘《洛神》为代表作,提交申报材料,参评省级大师考核,顺利被评授为首届“河北工艺美术大师”。同年9月,我创作的大屏风《四大美女》亮相,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唐山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陶瓷艺术展评,并荣获优秀奖。

从2003年至今20年间,我创作了多幅红楼题材大型彩绘瓷板屏风,颇受赞誉;2023年9月第21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在南湖会展中心举办,盛况空前,我绘制的《游春图》大屏风在会上展示,蒙业界同行赞赏有加,认为时年83岁还能画出这么精细工致的仕女画,很不简单,希望能提携后辈,传承下去。我不会忘记前辈恩师的嘱托,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现正带着子孙和徒弟们继续耕耘陶瓷绘画,努力为唐山陶瓷艺术的振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李景海,字伯然。1940年生,唐山开平人。从事陶瓷艺术已近70年。曾任唐山陶瓷集团美术瓷厂技术厂长、总工程师等职。首届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