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位“70后”院士,500余篇论文作者的“步步惊心”

2022-08-15 10:01:16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用DNA,即人体里本来就有的这样一些核酸分子替代人工合成的有机分子,这样可以更好地跟人体的细胞兼容。但是距离真正能够临床应用的分子机器人,实际上差距还非常遥远。”

早年,在诺贝尔奖分子机器领域颁奖礼上的颁奖词:未来分子机器最大的用途之一就是进到人体里面去工作。

但实际上很多年过去了,这还是一个愿景。

上海首位“70后”院士,500余篇论文作者的“步步惊心”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樊春海向上海科技表示:

“从基础研究到医学应用,

实际上整个过程

往往谈不上最具挑战性的环节在哪里,

我觉得可以说是步步惊心。”

上海首位“70后”院士,500余篇论文作者的“步步惊心”

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

架起一座双向的桥梁

樊春海带领团队基于核酸分子自组装、逻辑编程、材料复合、高时空分辨显微成像等技术,构建核酸分子机器与纳米机器人,为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早期检测和诊疗提供全新智能工具。发展了一系列基于框架核酸的诊断与治疗策略,展示了针对多尺度靶标的通用电化学检测平台、透皮药物递送、急性肾病治疗、循环肿瘤细胞捕获等应用原型。

上海首位“70后”院士,500余篇论文作者的“步步惊心”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都是科学研究,

但不同的是,

基础研究不可能一步跨越到应用产品。”

学科交叉的科研新范式

樊春海已在国际学术杂志发表论文500余篇,

引用5万余次,H因子>110,

近七年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上海首位“70后”院士,500余篇论文作者的“步步惊心”

为何如何高产?

樊春海表示:

“现在的很多研究都是多人多团队共同科研攻关的模式。特别是在交叉学科,可能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研究内容,不可能由一个团队来完成,那么团队之间的合作多了,论文的产出自然也就多了。另外,这与我的个人兴趣比较广泛也有关系。”

也正因为合作,特别是新兴领域,全世界的科研都进入了一种学科交叉的新范式。

在基础研究中自由探索

樊春海的研究生和博士后很多来自不同的专业,包括化学、物理、生物与机械工程。他根据不同学生的特质,因材施教,有效引导。

他不主张“管教”式的教育。他认为“学生不是管出来的,而是在适当引导下自由成长起来的”,导师的任务是挖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远大志向,并成为学生坚定的支持者。

他鼓励大家在自己适合的领域不断创造,

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理想,

为人生赋予更多维度的价值与精彩。

上海首位“70后”院士,500余篇论文作者的“步步惊心”

对于学生的决定和尝试,他尽全力予以支持与鼓励。在他的培养下,已有3名学生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5名学生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近两年,他的队伍里有6名博士后入选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

“个人的理想是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的。这二十多年恰巧是我们国家飞速发展的一段时间,科研条件、科研水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很庆幸赶上了这样的好时代,能让我在科学研究上大展拳脚。”樊春海说。

科研不仅是单点突破打前锋,转化医学是搭建平台的战略布局

樊春海说:“青年科学家比较有激情,科研攻关能力非常强。但是年龄大一些的科学家则会更考虑问题更全面一些,谋篇布局的事情会做得更多一些。”

发展转化医学领域,更多是战略布局。

在樊春海看来,转化医学研究院实际上承建和运行国家转化医学重大科学设施,这也不是个人单打独斗能完成的科研,更多的是需要搭建平台,为科学家和医生等群体来服务,群策群力。经过国家最高科学奖获得者王振义先生等几代科学家的努力,从十几年前开始到现在才建成了这样一个基础科学设施。

上海首位“70后”院士,500余篇论文作者的“步步惊心”

“如今,我们接起接力棒,继续为中国转化医学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新冠疫情期间,樊春海推动转化医学团队与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合作,及时研发了新冠病毒国家级核酸标准物质(GBW(E)091111,GBW(E)091112,2020年3月19日获批),为核酸试剂盒提供计量溯源和质量控制依据,为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海首位“70后”院士,500余篇论文作者的“步步惊心”

樊春海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化学化工学院院长、转化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转化医学科学中心唐仲英首席科学家、上海市核酸化学与纳米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美国化学会“测量科学进展讲座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药明康德生命化学杰出成就奖、JNBTrailblazer奖等。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