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有色视野:铜的终端应用和需求分布在哪些行业?
铜的终端应用和需求分布
在哪些行业?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经济体,大约占全球铜消费量的55%,其中传统领域依然是铜消费的主力战场,随着科技和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铜在新能源设施建设以及芯片领域也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
图片:铜需求行业占比
电力行业
电力行业是国内铜应用占比最高的行业,2022年电力用铜占我国铜总消费的48%。铜在电气工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电力输送、电机、通讯电缆、住宅电气线路等。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4上半年我国电源投资同比增长2.5%,电网投资同比增长23.7%,加总电源工程和电网工程投资同比增长约11.3%,去年同期增速为32.2%,增速大幅下降,主要原因还是电源投资增速明显降低。电源投资主要针对的是发电设施,电网投资则侧重于电力传输和分配网络的建设和维护。总体来看,由于电的储存和运输问题,电源投资增速预计延续放缓的趋势。电网投资方面,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国家电网公司2024年全年电网投资计划首次超过6000亿元,比2023年新增超过711亿元(增速超13.4%),新增投资主要用于特高压工程、电网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电网投资增长将为铜需求带来较强支撑。
清洁能源领域
风电领域中,主要是电缆、变压器和变电站等需要用到铜,而光伏用铜主要集中在变压器、逆变器和电缆等部件。光伏方面,太阳能新增装机面临的增长压力较大。光伏组件开标价格的下降和多晶硅等原材料价格继续下跌导致企业亏损面扩大。根据SMM数据,5-6月光伏组件产量环比连续下降,尽管7月排产数据企稳,但与去年相比增速仍程下降趋势;其次,海外多国纷纷出台针对光伏行业的贸易保护政策,将给我国光伏出口带来较大压力;再者,当前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库存仍然偏高,高库存下新增需求将受到抑制。
风电方面,从国内风电中标项目来看,2024年1-6月风力发电机组项目开标合计装机容量超93GW,已经接近2023年全年的招标规模,下半年仍有较多项目动工与招标。风电装机增长的预期获取更强。
家电行业
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1年家电行业用铜占我国铜需求总量的14%,是第二大铜需求行业。在空调等制冷装置中铜管是重要材料,主要用于(1)制造换热器,例如蒸发器、冷凝器等;(2)制造连接管道和管件,连接空调室内机与室外机等。
下半年以来,由于国内需求走弱和库存压力加大,国内以空调为主的家电产品排产数据走弱,海外排产增速高位回落,造成总排产增速预期下调。此外,随着上半年铜价走高,铜在家电产品中的应用出现部分替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铜的需求量。
汽车行业
汽车行业铜需求占我国铜需求总量的11%左右,主要体现在电动机和布线用铜,以及动力电池、逆变器、连接器、汽车电子产品等。据ICSG数据,传统汽车单车用铜量是23kg,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单车用铜量是40kg,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单车用铜量是60kg,而纯电动车单车用铜量是83kg,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对铜的需求是较为可观的。
图:2020-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
此外,新能源汽车必备的充电桩也为铜贡献了新的需求。虽然充电桩本身对铜的用量不高,但连接充电桩和配电板的电线以及充电电缆本身都要用大量的铜。根据Mysteel数据,一台公用交流式(慢充)充电桩耗铜8kg,一台公用直流式(快充)充电桩耗铜60kg。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以2025年测算,慢充及快充设施总计耗铜量将达到15.2万吨。
总体来看,新能源汽车在降价、国内汽车消费政策和出口强劲增长支持下表现强于预期。下半年在以旧换新、部分城市放宽汽车购买限制等因素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有望保持较高的增速,但海外贸易保护政策预计给出口带来一定的抑制。
电子行业
消费电子、半导体、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等电子领域也是铜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需求增长来源,占我国铜需求总量大约10%。电子领域的铜消耗主要体现在铜制电路板、配电设备、连接器、线缆等。2024年3月19日,英伟达GTC大会上正式发布了搭载了Blackwell架构的GB200芯片,该芯片采用铜质线缆实现高速数据传输连接,大大提升了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有机构预测,从2023年至2027年,高速铜缆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5%。AI数据中心算力的增长已经成为新的“耗电大户”,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铜需求增加。
建筑行业
建筑行业铜需求量占总需求大概10%,具体使用的铜包括:1)电线电缆用铜:根据钢易有色金属网数据,电线电缆是建筑主要用铜主体,占到了建筑用铜的71%;2)供水系统的管路需要使用到铜水管及弯头、三通等铜管件;3)建筑中的装潢及房屋的装饰也用到一部分铜材,如把手、门锁、灯具等。随着地产政策松绑,6月份国房景气指数企稳回升,但由于国内地产政策侧重于消化存量住房和去库存,对于地产投资及新开工、竣工的拉动仍需要时间,地产建筑相关的用铜需求仍面临压力。
相关ETF
1、南方有色金属ETF(512400),跟踪指数:中证申万有色金属指数(000819.SH)
2、汇添富有色50ETF(159652),跟踪指数:中证细分有色金属产业主题指数(000811.CSI)
3、万家工业有色ETF(560860),跟踪指数:中证工业有色金属主题指数(H11059.CSI)
4、国泰有色60ETF(159881),跟踪指数:中证有色金属指数(930708.CSI)
注:以上相关ETF是基于行业信息相关性提示,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国新证券投资顾问:马峥
执业编号:S1490624070004
【免责声明与风险提示】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材料仅用于投资者教育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若本材料转载第三方报告或材料,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本公司的立场,本公司不对该等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提供任何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本材料中信息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者应自行核实相关信息,并考虑信息的时效性。除非另有明确说明,本材料的版权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的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本材料或其任何部分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者发布,亦不得对本材料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