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专家共议,人工智能对出版业有何影响?

2024-08-15 15:00:25 - 澎湃新闻

“人工智能对出版有什么影响?对出版业意味着什么?对读者意味着什么?”在8月14日的首届“书香上海·东方阅读盛典”上,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分享了他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

本次盛典邀请邬书林、邱华栋、鲍鹏山、陆铭、乔宇等五位出版、文学、教育、经济和人工智能等领域专家学者,以“文学·城市·阅读·AI·未来”为主题进行演讲,通过跨学科碰撞交流,探讨阅读与未来的无限可能。

上海书展|专家共议,人工智能对出版业有何影响?

邬书林指出,过去三十多年间,人工智能(AI)对出版业的影响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国际出版业的实践表明,AI的应用强化了出版功能,改变了出版流程,改进了出版工具,对出版业的影响是积极的,因此人工智能是中国出版业发展的新机遇。“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出版的本质是起到枢纽的作用,通过鉴别、加工、整理、然后传播,而AI在这个过程当中恰恰就是起到了这个作用,”邬书林认为,AI促进了出版业的发展,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文学永远不会随着科学的进步而消亡,每一次科学的进步,都会给文学插上新的翅膀。”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助理、教授乔宇引用了莫言的这句话,分享他对阅读与文学在未来的可能性。他强调,AI不会取代出版业,而是作为工具赋能出版业,提升其效率和水平。他认为,AI可以帮助出版业更好地鉴别、加工和整理知识,使其更加精准、有效。乔宇还介绍了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在大模型研发方面的进展,并展望了未来人工智能在多模态和具身智能方面的应用前景。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以《阅读城市与创新》为题进行演讲。他从具体的生活场景出发,指出创新的本质特点是未知性、累积性、偶然性和集聚性。他认为,城市是创新的空间,而阅读是创新的动力。例如,城市的第三空间(如咖啡馆)是创新活动的重要场所,因为它们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碰撞和知识的传播。城市阅读氛围浓厚,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吸引,城市创新带来的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也会促进阅读需求的增长,推动阅读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著名作家、学者,上海文史馆馆员,浦江学堂创始人鲍鹏山聚焦阅读与人的关系,提出了“永恒阅读”的概念,并强调了阅读经典(原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认为,阅读是“永恒的、不可或缺的活动”,阅读的习惯是人类的本质,经典著作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是构成我们价值观和精神世界的基础,是人类的文明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上海书展|专家共议,人工智能对出版业有何影响?

活动现场

在活动的尾声,中国作协副主席邱华栋分享了自己的阅读策略。他建议读者根据自己的精力选择精读、泛读或浏览,以不同的方式接触书籍。他强调,即使是未读的书籍,它们的积累也是精神富足和力量的体现。他呼吁要不断推动全民读书的热潮,例如在上海书展这样的场合举办阅读活动,就是特别好的契机,“美国作家、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曾说,读书这件事从来是买得多,读得慢,但是不要紧,只要把这些书买回家,放在你身后的书架上,仿佛有一群广阔生活的保证人站在你的身后,这就是书籍的感召和力量。”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