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土育专利,硕果满巴蜀!记者带你深入四川

2024-08-15 14:51:44 - 媒体滚动

沃土育专利,硕果满巴蜀!记者带你深入四川

沃土育专利,硕果满巴蜀!记者带你深入四川

走四方寻真知·四川行

沃土育专利,硕果满巴蜀!记者带你深入四川

知识产权作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提供着重要的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发挥知识产权功能作用,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今年夏天,本报派出4名记者,去往我国东西南北四地、四个省市,深入一线探寻知识产权与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记者深入四川,见证并记录了专利审查机构躬身服务、各类创新主体竞相创新、专利转化运用充分涌流的盛景。跟随记者的脚步,看智慧火花正在巴蜀大地绚丽绽放,共绘创新发展新篇章。

“金招牌”畅通转化之路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扎根四川,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征程中挥洒着汗水;他们奔赴藏区,让知识产权的声音在高山之间回响;他们深入高校,在科技的前沿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下称审协四川中心)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在西部地区布局的唯一一家专利审查协作中心,立足四川、带动西南、服务西部,紧跟国家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党建业务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支知识产权专业服务队伍,擦亮知识产权服务的“金招牌”,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专利转化运用。

服务创新“探索者”

为满足创新集聚区知识产权服务需求,2021年8月,审协四川中心在成都高新区探索设立了首个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作为首位驻站人员,审协四川中心医药部药物室审查员辛雪对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介绍:“驻站期间,为更好从专利审查员转变为创新服务员,我深入走访产业园区,了解企业需求及产业现状,组织举办各类知识产权主题活动,牵头开展产业专利导航项目,参与探索区域专利开放许可工作模式。”辛雪表示,这次驻站经历让她了解到,服务工作站在切实为创新主体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今年4月,审协四川中心驻重庆两江新区服务工作站成立。作为工作站的常驻人员,审协四川中心电学部电子工程室主任唐俊峰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我作为一名知识产权人能够投身其中,以专业知识串联起两地的创新发展,深感自豪!”

从专利审查到服务创新,唐俊峰为身份转变也做足了准备。出发去重庆前,他整理了重庆的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等内容,汇总了中心内贴合重庆产业发展规划的服务案例,作为“压箱底”的东西带到了重庆。

“虽然工作站中常驻人员仅我一人,但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审协四川中心为工作站配备了一支知识产权专家服务团队,他们会随时根据需求赴重庆开展工作。”唐俊峰表示,“希望工作站可以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知识产权力量。”

高山之巅“创新者”

为助力高原地区特色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藏区乡村振兴,审协四川中心的党员专家服务团队将足迹踏印在了4500米海拔的高原上。

“到西藏就牦牛产业进行调研,我们一行人的心情既激动又忐忑。”审协四川中心机械部轻工机械室副主任周寒梅介绍,“激动的是赴藏实地调研会积累宝贵的经历,忐忑的是中心党员专家服务团队能否顶住高原反应,顺利完成工作。”此次调研时间紧、任务重,团队一下飞机便马不停蹄地赶往目的地开展工作。“在调研过程中,同事突发了严重的高原反应,但一直默默坚持工作,直到调研结束。”周寒梅表示,“大家都不想因为个人原因影响了整体进度,因此,氧气罐成了我们的出行必备,不适时拿出来吸几口氧,然后继续走访调研。”

团队在4天内走访了近十家当地的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养殖基地等单位,为牦牛产业专利导航工作的开展搜集到了足够的信息。“牧草种植、品种培育、冷链运输……我们以牦牛产业相关专利现状为基础,进一步分析创新方向及转化方式,为当地创新主体普及了专利导航、转化运用等相关知识。牦牛产业是西藏的特色产业,也是支柱产业,能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偏远地区畜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提供专业支持,是中心党员专家服务团的初心和使命。”周寒梅表示。

转化落地“同行者”

大学是科技成果的“摇篮”,无数的创新在这里诞生并走向市场。“四川是科教大省,实验室创新成果产出丰硕,而创新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专利。高校的实验室是能够挖掘出高价值专利的‘富矿’,如何帮助实验室将技术的价值进行充分挖掘,并进一步保护、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是我们探索的方向。”审协四川中心办公室对外服务室副主任张晓丽表示。为了更好打造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转化运用样本,审协四川中心与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建设成都市高价值专利育成中心,围绕下一代太赫兹通信技术,探索出一条能够适用于多类型创新主体的定制化高价值专利培育路径。

“双方磨合建立信任的过程很复杂。”张晓丽说,中心服务团队在合作初期对创新团队目前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了盘点,发现创新团队科研成果的专利布局与其学术影响力并不匹配。随即,中心服务团队马上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创新团队的科研内容、转化运用思路,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体系。

中心服务团队针对创新团队主要研究的太赫兹技术开展了2个模块8个方向的专利导航,梳理分析了现有太赫兹技术专利情报,引导创新团队将前沿学术研究与产业化转化运用需求相结合。“将创新与市场连接,把‘知产’变为‘资产’,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专利的价值。”张晓丽介绍,目前,太赫兹高价值专利育成中心已提交国内专利申请102件、国外专利申请10件。创新团队在太赫兹通信技术领域继续推进产业化创新研究,目前,相关技术已经在成都大运会的转播工作中得到了应用。

审协四川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主持工作)李明表示,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推动西部“战略腹地”高质量发展,审协四川中心将继续发挥知识产权技术供给和制度供给双重作用,根据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特点,不断探索创新服务举措,以高质量知识产权服务助力科技攻关,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谋篇布局。

“追光者”跃动国际舞台

光学玻璃材料年产销量占全球40%市场份额;具备300余种光电玻璃生产能力;围绕光电材料领域提交专利申请1700余项、国外发明专利申请300余项,专利自主实施率超80%……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成都光明)通过一次次技术突破成为了创新潮头的“追光者”。

“成都光明专注于光学玻璃材料领域,积极向国内外同行及客户展示尊重知识产权的态度,助力营造重视创新的行业氛围,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光电市场的品牌影响力。”成都光明知识产权室室长何波对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介绍。

不断开拓行业赛道

1956年,隶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的成都光明在成都市驷马桥扎下了根。成都光明技术中心主任匡波指着一张发黄的老照片对记者说:“建厂初期,专家经过了2年时间的探索,成功研发出第一埚K8光学玻璃,全厂人员欢呼雀跃,围着这一小埚玻璃留下了这张照片。”

如今,60多年过去了,成都光明仍然专注于一件事——做好光学玻璃。“这个‘大家伙’运进展厅的时候把地坪都压坏了,我们将现在的展示台进行了加固才敢把它放上去。”在成都光明的展厅里,记者看到了一块直径超一米的巨大玻璃。“与寻常的玻璃相比,光学玻璃不仅不能有杂质或气泡,对均匀性也有着极高的要求,还要符合非常严格的光学指标。”匡波介绍,生产大体积光学玻璃的难度非常高,目前,成都光明生产的最大的光学玻璃直径已经超过了2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别看这块玻璃这么薄,发挥的作用可不小。”匡波指着一块薄如蝉翼的玻璃对记者介绍,这片近红外滤光玻璃主要应用在手机、单反相机的镜头里面,作用是过滤掉肉眼看不到的杂光,提升摄像头的成像效果。“想要得到这么薄的一片玻璃,不仅对加工精度要求很高,而且玻璃自身的韧性也很重要,多亏我们掌握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想把玻璃做‘大’不容易,做‘小’同样很难。”匡波表示。

万次试错找寻答案

记者看到一块手机大小、边缘微曲的玻璃,成都光明研发工程师原保平顿时来了兴致。“这是我们团队研发的高强度透明微晶玻璃,相关创新成果刚刚在7月初获评了2023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原保平介绍。

“智能手机刚普及时,大家用手机都是小心翼翼的,害怕磕碰导致手机屏幕碎裂。”原保平介绍,成都光明研制的微晶玻璃集玻璃和陶瓷性能于一身,从本质上解决了手机屏幕玻璃盖板耐摔性差的问题。

“事实上,微晶玻璃概念的提出距今已经好几十年了。早在20世纪中期,国外公司就发明出了微晶玻璃,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欧美企业微晶玻璃技术和产品逐渐成熟。2013年,国外公司开始研发应用到显示保护玻璃的透明微晶玻璃,并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了大量专利。”何波介绍。面对火热的国际市场竞争,成都光明毅然投身于高强度透明微晶玻璃的创新研发中。

“光学玻璃生产制备的基础是配方。”原保平介绍,为了实现产品性能的突破,研发团队进行了近万组配方的实验及优化,最终找到了“正确答案”——按照这组配方制备出的高强度透明微晶玻璃的透过率及强度均得到了显著提升。

“让产品走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是个难题。”原保平介绍,高强度透明微晶玻璃在量产试验过程中遇到了技术难关。如何让晶体更“听话”?“温度是关键。”原保平介绍,玻璃受热不均匀的就会产生瑕疵,而微晶玻璃对温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经过上百个日夜的奋斗和上千种方案的调试,终于找到了解决方式。”现今,成都光明研制的高强度透明微晶玻璃已经应用于多款国产手机的旗舰机型。

截至目前,成都光明围绕高强度透明微晶玻璃制备相关技术提交发明专利申请130余项,其中超60项发明专利申请获得授权,专利布局覆盖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产品出海专利先行

坚持创新,坚守初心。匡波介绍,在产品研究开发进程中,成都光明坚持自主创新发展理念,实现了在材料配方、专用装备、制备工艺等环节的自主可控;在产品验证方面,紧跟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建立起了严格的产品试制验证管理控制体系;在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提升熔炼数字化示范线、原材料智能存储等数字化能力。

何波介绍,成都光明每年投入研发经费5%以上,作为知识产权专项经费。目前,成都光明已经成功将多项触控面板玻璃相关专利通过许可方式与四川某企业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作为出质人,以市场表现良好的磷酸盐光学玻璃产品相关专利质押融资4400余万元;通过对光学玻璃非球面精密压型业务相关的专利进行无形资产评估,以专利作价4600余万元,完成下属子公司增资扩股……

“创新孕育专利,专利反哺创新。专利的转化和运用切实地帮助我们去探索行业前沿技术领域,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何波表示。

“绿引擎”奔赴能源浪潮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左贡县流淌着一条来自冰川、自北向南奔腾汇入怒江的河流——玉曲河。在左贡县碧土乡,玉曲河形成了一个马蹄形的大拐弯,“马蹄”两头之间的河道天然落差极大,对其进行截弯取直,可发出大量的电能。然而,巨大的落差也意味着水流冲击力的数倍增加。“面对高水头、大容量、高海拔的特点,冲击式水电机组是最佳选择。”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下称东方电机)焊接工艺工程师金宝对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介绍。

5月25日,东方电机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500兆瓦冲击式水轮机模型通过验收;7月10日,500兆瓦冲击式水电机组配水环管首个岔管顺利通过水压试验。“一种组合式冲击式水轮机转轮”“水操作冲击式水轮机双调机构”“冲击式模型水轮机电机内置同轴式喷嘴”……在一件件专利的落地运用下,开发高海拔区域高水头、大落差河流的蓝图逐渐变为现实。

“由减至加”扎根创新

转轮被誉为水电机组的“心脏”,冲击式水电机组的转轮对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奔涌的江河以近700米的落差飞流直下,水流对转轮水斗冲击产生的能量相当于重7.5吨的货车以每小时100公里的时速撞击产生的能量,而转轮水斗则需要经受住150亿次这样的冲击。”金宝介绍。

冲击式水电机组转轮包括中心体和水斗两部分,转轮制造通常是在完整的金属锻件上利用机床加工去除多余材料,将水斗的造型“雕”出来。然而,随着冲击式水电机组容量增大,其转轮直径也相应增大,但作为基材的金属锻件在现有的锻造能力下,很难进一步增大尺寸。“不能做‘减法’,那就要考虑做‘加法’。”金宝表示,焊接机器人增材制造技术能够在更小尺寸的中心体上将水斗一层层堆叠出来,节约基材尺寸。

“‘由减至加’的方法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困难。”金宝介绍,从减材到增材,一字之差,制造工艺完全不同。“焊接增材制造的概念很早就有,但是并未在转轮生产加工中使用。对于大尺寸转轮的增材制造,为了确保加工精度,必须要用机械臂进行焊接。”金宝表示。

趁着工作之余,金宝自学起了软件编程,各式各样的编程教材摞满了金宝的工位。数控编程科班出身的同事回忆:“那段时间,金宝是我们这儿的常客,遇到问题就跑过来找我们探讨。”通过不断的学习摸索,金宝开发出了适合冲击式水电机组转轮机器人焊接的软件程序。

有了软件,金宝用机器人和焊机搭建起了简易的增材制造硬件平台,开启了新一轮的验证与优化。那段时间,东方电机焊接工艺楼一楼试验室经常焊烟弥漫,焊机呲呲作响,一盘又一盘焊丝用完了,丝盘在角落堆成了小山。

专利转化打开市场

常规水电机组转轮抗冲击韧性要求为47J,东方电机研制的白鹤滩水电站百万千瓦水电机组的抗冲击韧性要求为60J,而冲击式水电机组转轮抗冲击韧性要求达到了90J。想要符合标准,必须改变焊接材料性能,打破焊接材料自身限制。对此,金宝选择了“控制变量法”,对可能会影响焊后材料性能的电流、电压、焊丝进丝速度、焊接层间温度、焊枪速度、焊件预热升温时间、焊件保温温度、焊后保温时间等参数逐项开展试验研究,从无数种组合中选出一组最优参数。

一次次尝试又调整、一次次失败又重来……焊接增材制造研究从脑力活变成了体力活。“焊接增材制造属于公司科研项目,成果不会立竿见影,每天只能趁着机器空闲的时间去试验,慢慢找到那个最优解。”从此,披星戴月成了金宝的日常。

当记者问到,就没有别的办法吗?金宝坦率地讲:“我也想过走捷径,但发现没有捷径可走。触及到学科前沿问题的研究,最‘笨’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只有从实践中得到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循环反复地验证才能找到答案。”

经过长时间的试验,金宝终于得到了最理想的一组参数。在试验的过程中,金宝发现,转轮抗冲击韧性与增材焊接时的含氧量有着很大关系,焊接作业空间的含氧量越高,材料抗冲击韧性越差。于是,金宝自己动手,给机器人焊枪上安装了一个圆形罩子,在焊接时通入氩气,有效降低了焊接区域的含氧量,这个小巧思也帮助金宝获得了专利授权。

解决了冲击式水电机组转轮抗冲击韧性难题后,东方电机重跨厂房机器人焊接增材制造场地,总能看到金宝操作机械臂的身影。

一个个难题被破解、一道道难关被攻克,在这一过程中,诞生了一系列专利。截至2024年6月,东方电机在冲击式水电机组研制领域共提交专利申请5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0件,相关专利在500兆瓦冲击式水电机组这个“大家伙”上得到了转化运用。

“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自身的实践应用于国家的重大工程,我倍感光荣,下一步,我将挑战更高水头、更大容量的冲击式水电机组制造难题。”金宝坚定地回答。(本报记者赵振廷)

(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原标题:沃土育专利硕果满巴蜀)

(编辑:晏如责任编辑:吕可珂审校:冯飞)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