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虔诚与共鸣,致敬我们的历史

2024-08-15 22:15:49 - 媒体滚动

转自:河北新闻网

以虔诚与共鸣,致敬我们的历史

2023年4月,“‘复活’封存的记忆聆听文明的回声”考古纪实系列报道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休止符。

历时11个月,总计29篇稿件、8万余字的大工程,结束了。我为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都能在张家口找到实证而骄傲!我为自己能较为完整的报道张家口大地上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而自豪。

2021年,张家口市考古所专业人员带领我,到尚义四台遗址参观。那是我第一次走进发掘现场。一望无际的旷野上,考古队高高飘扬的红旗仿佛海上的灯塔,为所有考古人守护理想的高原。探坑内的他们,灰头土脸的样子和当地农民没有区别,但是当我看到用小毛刷剥离土层、提取文物的样子,我感受到科学之光在他们的头顶闪耀。

这光,照亮了他们,也照亮了我。

突然之间,我对考古产生了兴趣,我想写下考古人的故事。

我试着跟考古队员一起去封土、取文物,干了不到半天,我的手上都是泡,疼得抓不住铲子。运送封土的时候,城里长大的我不会推小轮车,踉踉跄跄差一点栽进了2米多深的探坑。看着考古队几乎人人皮肤黝黑、满手老茧,我的心里更多了一些敬佩!

那年秋天,我隔三差五去考古队,看他们发掘、绘图、拼合陶器。当历史的尘埃在考古人手中一点点拂去,我渐渐看清了,文明最初的模样,也理清了整个考古纪实系列报道的策划思路。

2022年5月,我再访四台。很遗憾,因为疫情,大门紧闭。我徘徊在门外,眼前突然重现了那幅灰头土脸却头顶闪光的画面。

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告诉我——把这幅画面传播出去,时不我待!

2023年2月,尚义四台遗址轰动全国。这个实现了从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无缝连接,填补了燕辽考古学文化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研究空白,确立了北方地区最早的新石器考古学文化,对探索中华文明根系等重大课题有重要价值的考古遗址,就在我的家乡张家口。而我,能在那里找到叙述的灵感,何其有幸。

以虔诚与共鸣,致敬我们的历史

然而,从想写到会写,对我来说,中间隔着一座山,这座山叫“考古学”。

第一次采访考古专家,基本上啥都没听懂。第一次看考古报告,除了开头的简介能看懂,剩下的全看不懂。从业十几年,我第一次沮丧到绝望。半懂不懂地写下错误百出的稿子,我意识到,我需要帮助。

我找到市考古所已经退休的老专家,请他帮我修改专业知识部分。老专家特别好,每一稿都改得特别细,而我只需要理顺文字和结构,我偷偷想:这可省事多了。在写《满天星斗》一期时,新石器时代的几支考古学文化汇聚在张家口,很多术语我没听懂,稿子改了好几遍还是一堆错。眼看第二天就要交稿了,老专家陪着我改了整整一夜。隔天,报纸刊发后,我像往常一样去他家送报纸,开门的是老专家的爱人,阿姨说“他刚从医院回来,吃了药,睡了。昨天跟你改完稿子,心脏难受,后来在医院输了液才好一些。”

那天,我跌跌撞撞离开后回到车里,流下了自责的泪水。我骂自己:老爷子70多岁了,心脏做了6个支架,他是在豁出命帮我呀!而我呢?还在想着自己怎么能省点事。我太不懂事了!

那之后,我再也没有偷过懒,每一期报道我都会查很多资料,每一篇稿件至少自己大改3次,再交给专家审核;哪怕要一本书一本书学到头皮发麻、一个字一个字挤到头疼欲裂,我也不退缩。

300多个精神紧绷的日子,100多个独自写作到凌晨的夜晚。看着稿件里红色的修改部分越来越少,我的心,越来越踏实。有同事问我:为了点稿子,搭上快一年的时间,值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是从真正能证明我们的久远历史中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

当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文瑞先生看了我的报道,评价说:“这个记者,有功力!”当社科院主办的“亚洲考古”微信公众号转发了我的《四台样本》一文;当越来越多的人跟我说:“快更新吧,等着看呢”;当我看到环卫工大姐聚精会神盯着马路边的阅报栏橱窗,对我说“这报纸上有张家口的历史!”我知道,报道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故事,已经浸润在读者的内心深处,那是我最好的收获。

为此,付出多少时间、多少汗水,都是值得的。

写完最后一个字,我合上电脑,对自己说:坚持下来了,好样的!

这一年的经历让我对记者的职业内涵有了全新体会。不管时代如何变化,认真学习、提升能力的做法不会过时,扎坚寨、打硬仗的工作方法不会过时,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人生态度更不会过时,板凳敢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这种精神,我们做记者的应该有,必须有!

(王宸胤 张家口日报)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