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人民币中间价本周累计上涨364个基点 贬值压力已明显减弱

2023-09-15 11:00:52 - 新华财经官方微博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9月15日电(马萌伟)9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调88点报7.1786,为连续五个交易日上涨,本周累计上涨364个基点。

【财经分析】人民币中间价本周累计上涨364个基点 贬值压力已明显减弱

亚洲交易时段盘中,中国工业增加值、零售数据均好于预期,在岸人民币兑美元短线拉升300多点,一度突破7.25关口,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站上7.26关口。

【财经分析】人民币中间价本周累计上涨364个基点 贬值压力已明显减弱

9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9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并表示,将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贷合理增长,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更好地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兼顾内外平衡,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稳固支持实体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市场人士表示,此时降准对汇率稳定起到支持作用。“当前,在国内方面,宏观政策‘组合拳’果断连续出手,财税、房地产、货币政策接连发力;在国外方面,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压力已明显减弱。此次降准将继续起到‘固本培元’功效。”

降准对汇率稳定起到支持作用

人民币汇率中长期的走势取决于国内经济的长期平稳健康运行。近期宏观政策组合拳果断连续出手,财税、房地产、货币政策接连发力,市场预期明显好转,但经济回升弹性仍有待增强,二度降准将继续接力体现政策支持效应。

银河证券研报显示,本次降准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4%,仍有一定的政策空间。截至2023年6月,中国金融机构超储率为1.6%,属于较低水平,未来进一步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改善是比较有效的,年内央行可能再次选择降准,加大逆周期调节。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超出预期的降准释放了约5500亿元的中长期流动性。这一举措旨在弥补三季度末扩大的流动性缺口,并为银行提供更多的信贷投放空间。同时,逆回购净回笼和降准背后的操作模式旨在避免资金脱实向虚。此次降准的实施表明央行既有宽松货币政策的倾向,也有保持汇率稳定的目标。四季度可能会出现降息的可能性,长期债券利率可能会继续下降。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易峘认为,央行近期稳汇率的措施是“组合拳”,短期信号作用比较明显。中长期看,经济基本面和增长预期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可能更大,汇率走势更多地取决于经济基本面。

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员梁煊称,自人民币进入本轮贬值周期以来,政策部门多次释放稳汇率政策信号,通过中间价引导、发行离岸央票及国债、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稳定市场预期,改善市场供求,对冲人民币贬值压力。若人民币汇率再出现单边贬值预期,政策部门或将动用更多“稳汇率”政策工具,稳定人民币汇率。当前,监管层的“汇率工具箱”依然充足,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仍然稳居世界第一,人民币汇率进一步贬值的空间不大。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综合来看,随着我国各项政策举措不断发挥效应,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人民币资产将持续具有吸引力,预计9月及四季度人民币汇率将总体表现平稳。温彬也建议,企业在进行套期保值等汇率避险操作时,切记套期保值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因此要选择与企业自身业务相匹配的工具,立足企业整体财务计划,保持理性和定力。

【财经分析】人民币中间价本周累计上涨364个基点 贬值压力已明显减弱

外部压力有望缓解

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已明显减弱。

中国金融时报发文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压力主要是短期、阶段性的。近期美元指数大幅走强,中美利差持续倒挂,短期人民币汇率走贬,但支撑美元的外部因素正在减弱。美元走强不可持续。业内人士表示,加息对美国经济金融的累积效应不断显现。美国通胀走势相对符合预期,美联储加息已近尾声。主要非美货币走强也会对美元指数有一定牵制。

中金研究院研究员李刘阳表示,从外部环境看,美元指数自7月下旬以来连续反弹8周,幅度超过了5%,创2014年以来的最长连续上涨记录。10年美债收益率从7月中旬的低点上涨近60个基点,创出了本轮上行周期的新高。美债收益率和美元的上行,一方面带动非美货币全面走弱,另一方面扩大了中美利差倒挂的程度,对人民币汇率造成一定压力。

中信明明FICC研究团队称,9月以来披露的经济数据显示出美国经济韧性较高,并且领先指标有所回暖。美国与非美国家经济与货币政策分化有所加剧,导致美元指数再度上涨。人民币汇率因为美元走强而有所走弱,未来随着政策加强与预期扭转,人民币进一步走弱的概率不大,但由于短期美元指数或继续在100以上高位运行,人民币仍然面临一定间歇性的外部压力。

易峘认为,随着9月后美国增长预期上修速度趋缓,美元的相对优势可能收敛,11月美联储是否加息的讨论尘埃落定的时点可能成为美元走势的“分水岭”。

美国联邦基金期货交易员表示,美联储在9月、11月或12月不会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增加。

英大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郑后成表示,预计四季度起,人民币汇率走势大概率将有所回升。究其原因,一是中国宏观经济周期领先美国“半个身位”。随着时间推移,我国将进入被动去库存阶段,而美国进入主动去库存阶段,因此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将强于美国;二是人民币汇率具有较强的周期性。目前人民币汇率处于第三轮周期的底部区间,中期升值是大概率事件;三是美国宏观经济压力逐步加大,未来美联储大概率会实施降息,将明显压缩中美两国利率的倒挂程度。

编辑:王姝睿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