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决不能让上市歪曲了公司的本来面目
(来源:企业思想家)
近日,以“深化改革·创新提升”为主题的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系列讲坛(第八期)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特别专场,在“东方蓝宝石”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成功举办。会上,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发表题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剑指何方”的主旨演讲,着重提出未来金融体制改革五个重点,强调构建有力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金融体制。连平表示,要发挥各方合力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以下为演讲精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34次提到“金融”,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既是加快我国金融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也是解决当前我国金融领域突出问题的重要路径,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根本。因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亟需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聚焦五个重点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促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的必由之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应聚焦于以下五个重点方面:
第一,健全和完善科学稳健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这方面核心的部分在于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框架。此外,还需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理顺由短及长的传导关系,使得利率传导更加简单,稳步提高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
第二,构建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深化监管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明确界定国家战略、宏观调控政策与金融监管政策的关系,因此不仅要完善监管范围,更要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机制,构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防火墙”也是未来监管改革的重要方向。
第三,健全和完善金融市场、机构、产品和服务体系。在市场运行方面,要形成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优化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还要完善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第四,以发展直接金融、改革金融结构为目标,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在资本市场和直接融资方面,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拓展优化资本市场跨境互联互通机制;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使法律能够在资本市场发挥其独特作用;培育壮大长期投资力量,完善适配长期投资的基础制度。
第五,推动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要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抓住机遇,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建立健全跨境金融服务体系,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和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推动和引领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新兴领域国际规则标准制定,提高我国在国际金融规则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等。
构建有力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的科技金融体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中国的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科技金融体制给予强有力的支持,银行体系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有1600多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2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8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5万家各地创新型中小企业。要常态化地实施科技创新再贷款安排,推动今年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尽快落地生效。
建议中央银行在未来几年,持续安排一定规模的科技创新再贷款,支持商业银行发放更大规模的相对较低利率贷款,支持一大批科技创新主体。
同时要健全完善银行支持体系。一方面,建议鼓励国有大型银行成立科技金融事业部或独立的科技金融子公司,充分发挥国有大型银行抗风险能力强、综合化和集团化特色明显的优势,加强国有金融体系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支持。
此前,国务院在“科创八条”后也印发政策支持科创企业。连平表示,建议大型商业银行考虑借鉴欧洲投资银行(EIB)的经验,探索设立我国的科技政策性银行,重点支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的企业。对于中小银行来说,建议扩大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发行规模,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资金实力,为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支持。
据了解,目前我国科技保险险种约20余个,但大多都是针对科技企业特定风险的一般化保险产品,主要集中于财产、责任保障或费用补偿等传统领域,尚未真正搭建起涵盖科技企业研发、生产、创业保障、人才保障等全产业链的保险产品体系。建议应建立健全科技保险体系,加快构建保险风险信息数据库,提升保险机构对大型风险、新型风险的评估、定价与计量能力,逐步完善科技保险上下游生态环境。
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上市公司质量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不仅要设定发展目标并付诸努力,更要从问题导向出发,着重解决上市公司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突出矛盾。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四条原则:
一是坚持客观性与真实性的原则。鼓励优秀公司通过上市完成价值实现而不是“价值欺骗”。积极推动成长性公司壮大实力、加快发展,提升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为投资者提供更好回报,而决不能让上市歪曲了公司的本来面目。
二是坚持稳中求进与风险适度相结合的原则。要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充分考虑不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积极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强化持续经营的上市标准,严格审查未盈利的拟上市公司,特别是面临技术上的不确定性和较大市场风险的公司,要经过市场公认的权威论证才能进入上市进程。
三是坚持实体企业经营与资本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充分重视公开上市对优化公司经营管理的促进作用,积极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方式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主动做市场秩序和投资者信心的维护者,重视公司市值管理,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强化关键主体义务,积极实施股东分红,增强中小投资者获得感,共同享受上市公司发展红利。
四是坚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与全面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相结合的原则。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新“国九条”等国家战略规划面向资本市场提出了多方面要求,比如优化融资结构、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活跃资本市场,尤其是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吸引更多长期资本等。在落实相关要求时,上市公司既要着力化解眼下矛盾,又要努力推动长远发展;既要坚持从问题出发直接给出解决办法,又要坚持系统观念持续完善制度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全面推动上市公司质量上台阶,未来需要各方合力。重点要把握好政治站位、彼此协作、恪守专业、勤勉尽责,为投资者提供高质量的市场服务、营造好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