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为源灌溉绿色转型 “双碳”为向驱动能源未来——绿色金融与能源发展交流活动侧记

2024-09-15 14:57:49 - 新华财经官方微博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西安9月15日电(记者孙广见闫鹏雷肖霄)当今,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能源的绿色转型已成为时代的必答题。在这场深刻的变革中,绿色金融积极为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持续“滋养”能源绿色转型。

14日,绿色金融与能源发展交流活动在陕西榆林举行。作为第十八届榆林国际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交流活动以“绿色金融支持能源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专家学者、业界精英汇聚一堂。

金融为源灌溉绿色转型 “双碳”为向驱动能源未来——绿色金融与能源发展交流活动侧记

绿潮涌动引领低碳发展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绿色金融已成为能源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米劲在致辞中介绍说,榆林坚持将发展绿色金融作为重点工作,金融机构充分发挥政策性工具在支持碳减排和资源清洁高效利用方面的积极作用。2023年,榆林市银行业为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提供贷款额度为315.60亿元,接近全市绿色贷款额度的一半。

水可滋养万物,亦可承舟托船,绿色金融可以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领域,为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与风险保障。

米劲表示,“当前,榆林正在全力创建国家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能源行业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资金需求大、投资周期长,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绿色金融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紧抓‘双碳’战略机遇,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持续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绿影婆娑智启转型之路

“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

在活动中,与会专家分享了自己在相关领域的经验,为榆林乃至全国能源绿色转型建言献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贸易与投资专委会荣誉主任委员、亚洲开发银行合规审查委员会原主席唐丁丁阐述了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如何巧妙融合生态治理与经济效益,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创新模式(如EPC+EOD),实现项目资本金的多方共担与融资渠道的多元化,确保项目稳健前行。

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聚焦绿色金融的深化发展,他强调应从供给侧优化入手,避免盲目扩张,追求高质量的绿色金融生态。同时加强对需求侧的精准对接,以满足多元化的绿色需求,推动绿色金融全面发展。

伦敦大学学院可持续金融与基建转型首席教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梁希分享了其团队的研究成果。他表示,陕西省能源和工业排放源二氧化碳捕集改造可行性大、技术基础好,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巨大。建议优先探索二氧化碳在能源利用、化工合成及新材料制备等领域的应用,以科技创新引领绿色转型之路。

绿果累累共谋美好未来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在各界不断努力下,绿色金融已结出累累硕果。在成果发布环节,新华财经绿色金融项目负责人马凌杰向与会嘉宾分享“新华财经绿色金融信息系统”建设经验。他介绍,该系统凭借金融科技与数据治理优势,为政银企提供了绿色资产智能识别、环境效益测算及碳核算等全方位服务,有效提升了绿色金融业务的管理效率与决策精准度。同时,该系统还强化了环境风险预警、信息披露及监管报表报送,为银企绿色金融表现提供数字化、智能化支撑。

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丝路事业部副总经理魏薇发布了《“一带一路”绿色能源项目发展报告(陕西实践篇)》。该报告深度剖析了绿色能源项目的资金流、市场格局,以及中资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成功实践,为投资者与合作方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支持与策略建议,促进了绿色金融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广泛合作与绿色转型。

随后进行的圆桌对话围绕“绿色金融助力能源高质量发展”主题展开,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孙轶頲主持,汇聚了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崔莹、中碳登公司副董事长朱国辉、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主任张芳、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副秘书长曹明弟、榆林市煤炭转化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秦笙等多位嘉宾。

对话中,嘉宾们就榆林能源革命示范区建设、气候投融资机制、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碳市场应用、产品创新及生态体系构建等议题,分享了前沿观点与实践经验,为能源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宝贵思路与策略,进一步推动了绿色金融与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随着夕阳的余晖洒满榆林古城,这场交流会缓缓落下帷幕。绿色金融的浪潮仍在继续,“双碳”目标的征程才刚刚开始。可以预见,在绿色金融的助力下,我国的能源转型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未来的绿色发展蓝图也将更加绚丽多彩。

编辑:张瑶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