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交通2035年规划出炉 全面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2024-10-25 17:02:00 - 21世纪经济报道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欧雪深圳报道

10月24日,深圳交通网络发展迎来新的行动指南,《深圳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方案(2024—2035年)》(下称“方案”)正式印发。

方案提到,到2035年,深圳将高水平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具体来看,深圳对港口、航空、铁路、公路和物流等都布局了相关指标。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到2035年,深圳力争集装箱年吞吐量增至4100万标箱,深圳机场旅客年保障能力达到1亿人次等。

深圳交通2035年规划出炉 全面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三大目标

整体来看,目前深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不断增强,大湾区交通网络互联互通水平稳步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也在持续提高。

但不可否认的是,深圳在交通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

方案提到,深圳综合交通枢纽竞争力与世界一流存在差距,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有待提升,物流设施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和综合交通绿色智慧发展水平尚未达到先行示范要求。

此外,随着深圳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高铁、航空出行需求持续增加,广深、深莞惠、跨珠江等方向出行以及深港之间跨界出行的需求都在持续增长。再加上深圳以高端制造业为引领的工业体系日渐壮大,行业对专业化物流服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此,方案提出目标,到2035年,深圳要高水平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要全面形成“12312”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实现“10-30-60”的快速交通服务目标。

其中,“12312”出行交通圈指与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2小时通达,与国内及东南亚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与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通达。

“123”快货物流圈意味着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主要城市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10-30-60”的快速交通服务目标即10分钟接入高快速路网、30分钟可达高铁枢纽、60分钟可达机场枢纽。

2035年力争集装箱年吞吐量增至4100万标箱

在港口方面,根据方案规划,深圳将构建“一体三翼”深圳港总体格局。到2035年,力争集装箱年吞吐量增至4100万标箱,LNG年接卸量达到2400万吨,汽车年运输量达200万辆,实现港口作业效率全球领先。

此外,重点加强与广州港、香港港的发展协同与服务对接,全面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综合竞争力。

并且,实现港口集疏运体系由公路主导向公铁水多方式协同转变,依托组合港、内陆港体系建设强化深圳港枢纽地位。规划到2035年总计开通30个以上内陆港。

力争到2035年,深圳注册航运企业或组织突破1000个,深圳在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的排名由当前第17名提升至前5名。

在航空方面,方案显示,深圳将打造共享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到2035年,深圳的航空出行便捷性进一步提升,实现全市域60分钟可达宝安机场,便捷高效地利用香港、广州、惠州机场。

在推进落实方面,深圳要积极协调推进广深第二高铁、港深西部铁路等项目建设,加快实现深圳与湾区其他机场的轨道交通互联互通。

同时,深圳还要落实深惠两地对接,支持惠州平潭机场打造千万级区域性枢纽机场,与深圳宝安机场形成协同发展格局,发挥深圳第二机场作用。

此外,方案还提到,深圳要构建畅达全球的国际航线网络,与香港、广州机场适度错位发展,加快形成覆盖全球创新型城市、欧美澳热点城市及“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国家节点城市的国际航线网络。积极拓展与深圳产业关联的全球创新型城市、新兴市场航线,争取中亚、南美航线的突破;持续完善至东盟、东北亚4小时高频直达航线。

到2035年,深圳机场国际客运航线数量力争达到120条以上。到2035年,深圳机场旅客年保障能力达到1亿人次,货邮年保障能力超过350万吨。

谋划时速600至10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网络

在对外陆路通道方面,方案提到,深圳将立足拓展国内大循环经济纵深,强化铁路在深圳陆路对外通道中的核心功能。

其中,加快广深第二高铁规划建设,推进深河高铁、深南高铁前期研究。打造东部沿海、京九、京港澳、成渝、西部沿海、深圳至香港等六大铁路走廊,进一步提升辐射能级、拓展经济腹地。

特别是,超前谋划时速600至10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网络在深圳地区的合理布局。

力争到2035年,6大铁路复合走廊全面成型,国家铁路运营里程达到340公里以上,实现至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城市群核心城市6小时全面可达,4小时通达范围覆盖泛珠三角地级市比例达到55%。

同时,深圳将进一步完善市域“五主五辅”对外轨道枢纽体系,其中,深圳站、深圳北站、西丽站、机场东站、深圳坪山站被列为“主枢纽”,光明城站、福田站、罗湖北站、深圳东站、平湖站为“辅枢纽”。

力争到,2035年,全市实现高铁出行“多点始发、就近乘车”,全市域30分钟可达高铁枢纽,中长途铁路旅客年发送量超过9000万人次。

在油气管道网络方面,深圳将持续巩固“一张网、多气源、互联互通、海陆互济”的天然气供应系统。

其中,优化气源供应布局,全力推进国家管网迭福北LNG接收站项目及二期扩建项目、广东大鹏LNG接收站扩建项目和平湖分输站建设,形成多方向多气源供气保障格局。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