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人皆可拍”的时代,该怎么记录中国之美?|新京报评论

2024-01-25 10:35:57 - 新京报

在“人人皆可拍”的时代,该怎么记录中国之美?|新京报评论

大美无声,但大美中国有形:究其形状,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也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中国之美有多少种打开方式?

答案是:1000000000000种。因为中国之美多姿多彩、包罗万象。它可以显于“大”——万里长城的磅礴气势是美,长江黄河的壮阔波澜是美,中华文明的悠长文脉也是美;也可以寓于“小”——美食、美景、美人,在被人间烟火气串起后,早已化作普罗大众的生活日常。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纪录片《中国这么美》导演王圣志就曾说过:“在中国,美与好是连在一起的……好,更多的是一种感觉,关乎于人。那些在日常琐碎生活中能活出‘花儿’一样的人,是美的。”看得见人,才看得到美。

或许正因如此,新华社“中国之美”与vivo联合发起的“中国故事影像力”计划再启程后,关注起了“中国之美”灿烂图景背后“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中国人,将中国之美的落点定格在了那些闪闪发光的中国面孔上。其中,既有知名科学家、教育者、运动员、导演等,也有很多普通人。

关注中国之美,就该先关注“人”。毕竟,中国之美是活态化的,不是活在宏大叙事与抽象概括中,而是活在大众具体而微的生活场景与切实可感的奉献细节中。它不在他处和远方,而在此处和当下。只要向着真与善而行,人人都可以是中国之美的创造者。

人人都可以创造,中国之美自然也就千姿百态。这里面的每一种美,都值得被记录——以影像的方式。熨帖人心的是,移动影像时代为更多人呈现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中国之美提供了机会。

人人都可以是中国之美的记录者

人人都可以是中国之美的创造者,人人也都可以是中国之美的记录者。在当下,随手拍下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动人瞬间,已成很多人的习惯。

这在以往几乎不可想象。搁20年前,用影像记录美,还只是专业摄影师的“专利”,绝大多数人都是摄影绝缘体。

事实上,自达尔盖照相机问世以来,在很长时间内,摄影都是少数人才“玩得起”的艺术:摄影设备贵、影像技术难砌成的高专业门槛,使得以往摄影主要是为记录“大场面”而存在。那时的镜头下也能呈现美,但呈现的美是“大”的。

直到千禧年年底,“全球首款拍照手机”问世,拍照设备轻便化的雏形才出现。可当时拍出的照片清晰度很低。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摄影为代表的移动影像技术持续创新突破,普通用户就算没有单反相机设备,也能用智能手机的相机功能拍出曝光准确、色彩好看、成像清晰的高像素照片,移动摄影开始让人感到“惊艳”,这才全面吹响了全民摄影的号角。

随之而来的情形就是:摄影从高门槛的艺术形式变成了人人皆可及的生活记录方式,摄影场景从过去记录大事件才能登场变成了随时随地能“想拍就拍”。“影像平权”的愿景由此照进现实。

著名摄影师格里·巴杰在《摄影的精神》中说:人人都会拍照,尽管不是人人都能拍摄出大量的摄影艺术作品,但每个人都能拍出一张伟大的照片。若是将此处的“伟大”改为“美好”,那人们需要做的,或许就是将手机摄像头对准身边的美。

当移动影像时代的“人人皆可拍”跟移动互联网时代的UGC内容生态结合,中国之美的“美”也会在那些内容与社交平台上人人共创的文化符号中变得生动具体起来:公园里的楼台亭阁,展现着中国之美;田野上的风吹麦浪,展现着中国之美;城市中的公路交错,展现着中国之美;阡陌间的稼穑,同样展现着中国之美。

这样一来,中国之美会在“有人发现记录(种草)、更多人看到后去打卡(拔草)、更多打卡的人接力记录(种草)”的正向循环中愈发显性化,也在“分布式”呈现中更加立体化。

更多地去记录中国之美能给更多人以力量

中国之美,美在“人”——是人身上的真与善让大众日常生活中总有美可寻。人人皆可记录中国之美,让这些具象化的美在织面成网中缀成了中国之美的繁星万颗、繁花万朵。

得看到,人人皆可记录中国之美的背后,是技术的支撑。若非移动影像技术发展带来了更便捷的影像记录方式,许多浸入大众生活日常的美也就无法被海量镜头捕捉。

而作为移动影像赛道领先者、屡获“年度移动影像旗舰”赞誉的vivo,就以影像为核心发力领域,强化在行业内独树一帜的影像产品硬实力,通过引领移动影像技术变革降低了普通人摄影创作的门槛,也给了消费者轻松get到顶级画质效果的享受。

近期vivo推出的X100系列更是带来了光学、算力、算法层面的大幅度升级,带来了在长焦、人像、夜景、视频等场景下满分的影像体验。

因用户新需求而生的新技术,反过来往往也会催生用户新需求,不断焕新用户体验。vivo们驱动的移动影像技术进步,就给大众带来了新的体验,也激发了无数人用影像记录日常生活之美新的兴趣。

还要看到,人人皆愿记录中国之美的背后,是人文的联结。若不是一颗发现美的心与另一颗发现美的心在碰撞中的共振,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一起举起手机去呈现和传播目之所及的美。

而vivo就在为这些记录美的种子浇水施肥:在深耕移动影像领域的十年间,vivo打造一系列人文影像活动,持续赋能和助益当下“人人都是创作者,人人都能记录美”的热潮。

2023年,vivo跟新华社“中国之美”勠力偕行,共同开启“中国故事影像力”计划,将影像叙事从关注自然风光和人文风貌转为定格鲜活多彩的中国面孔,鼓励更多人拿起手机共摹中国之美,其实就是用人文情愫唤醒更多的人文情愫。

在“人人皆可拍”的时代,该怎么记录中国之美?|新京报评论

“人们关注什么,人们就将成为什么。”2024年,“中国故事影像力计划”再启新程,定格张桂梅校长、邬贺铨院士等9张“中国面孔”,更将镜头对准了每一个普通人,如穿行32米高空为电缆设备巡检测温的南昌高铁站女电力工李蓉曼,30余年捕获20余万只输入性病媒生物的秦皇岛海关专家聂维忠,传承国粹变脸艺术的00后在校大学生杨帅航……为我们呈现出镜头后人物的身上的精气神。

当越来越多的人都受此感召去记录那些勤劳实干的普通人、奉献者,那股温暖而强大的精神力量也会随之延绵。

正是由于这股精神力量,让每一种中国之美都值得被记录。现实中,也正是一个个微小而平凡的影像画面,串联起了关于中国之美的动情诉说,连成了极具活力的时代人文图景与精神画像。

中国之美的底色,是人身上的光点汇成的。用影像记录这些光点,便是用人文视角为中国之美的画布上色,就是传递正向的价值与力量。

就此看,对中国之美的记录本身,何尝不是对中国之美的创造。“人人都能创造美”跟“人人都能记录美”,亦是为中国之美增色的双翼。

撰稿/佘宗明(媒体人)

编辑/马小龙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