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话题|2024年上海将新增就业岗位 55万人以上 代表热议“稳就业”如何落实

2024-01-25 15:22:54 - 东方网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月25日报道:高质量就业是两会上人大代表们关注的一大热题。政府工作报告中稳就业举措成果颇受瞩目,过去一年,上海新增就业岗位60.6万个,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持续健全。今年城镇将新增就业55万人以上。

两会话题|2024年上海将新增就业岗位 55万人以上 代表热议“稳就业”如何落实

记者了解到, 今年上海也将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完善创业担保、职业培训等稳就业政策。与此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精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实施灵活就业人员服务保障行动。

求职:家门口“找工作”成为现实

“不出街道就能了解周边就业岗位”“专门的服务小站办理效率就是高!”不少居民发现,家门口有了“就业服务站点”。过去一年中,上海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全面推进“15分钟就业服务圈”社区就业服务站点建设,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使服务阵地延伸到家门口,将服务队伍沉入网格里,把就业服务及时送到居民面前。

两会话题|2024年上海将新增就业岗位 55万人以上 代表热议“稳就业”如何落实

两会话题|2024年上海将新增就业岗位 55万人以上 代表热议“稳就业”如何落实

杨浦区聚焦“小而精”的“乐业空间”、虹口区依托辖区邻里社群的就业服务工作站、闵行区嵌入“易就业”智能服务终端……数据显示,上海已初步建成227个服务站点。上海市人大代表、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主任方研翔正是“就业小站”的一份子。

方研翔代表告诉记者,就业小站承载获取就业信息、得到职业指导、参与职业体验、走入职场探岗等多种功能。通过这一新型就业服务平台,有就业需求的求职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切实的帮助。

王同学是2023届高校毕业生,看到就业活动的信息来参加活动,现场职业指导专家不仅针对她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对于大学生就业政策也做了详细的解读。她目前符合条件可以申请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

通过对区域内就业情况调研,方研翔注意到,当前存在职工工作压力大、职业技能不匹配等难点。“新兴技术和技能的需求不断涌现,如果求职者缺乏相关技能,也会限制他们职业发展”,对此,方研翔指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可以把目光聚焦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以及那些长期失业的青年等重点群体身上,根据辖区内居民的各项实际需求,结合各个街道地理环境及企业产业结构,形成差异化服务特色,打造符合各街道的就业品牌。对居民登记的就业需求汇总,并通过大数据高效匹配信息,推荐合适岗位。

此外他还建议还可以依托金融科技、医疗健康、电竞元宇宙、数字经济等新兴创新产业中的新职业,邀请行业人才来“小站”介绍,大规模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为辖区内居民提供“一站式”的培训服务,为求职人员练就“真功夫”。

平台:架起精准匹配的桥梁

记者走访发现,有的求职者直言找工作是“玄学”,同一职位不同求职时间获得“offer”概率不一样。而用人单位也有相似“困扰”,有的岗位一岗难求,有的却无人问津。一头是求知若渴的人们,一头是用工短缺的企业,求职的桥梁搭建更显重要。

两会话题|2024年上海将新增就业岗位 55万人以上 代表热议“稳就业”如何落实

上海市人大代表、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王颉鸣关注了“上海公共招聘新平台”的建设。王颉鸣认为,“信息不对称”带来盼就业、愁招工的“两难”局面。目前上海公共招聘平台相对于市场化线上的招聘平台来说,依然有不足之处,内容较少,推广度还也有待提高。

对此,王颉鸣在上海两会上建议,平台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可以通过网页和电子社保卡等方式开展应用,汇聚各地、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旗舰店”,发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作用,实现招聘求职信息实时、全面汇聚、共享和发布,并基于平台统一提供的用户管理及岗位发布、简历投递、信息推送等能力,支持跨区域、跨层级开展招聘求职服务。

王颉鸣还提出,引入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平台进行升级和优化,提高其匹配的准确性和效率。“真正做成一款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产品,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更为公正、透明的服务。”

这一想法与市人大代表、北京外企德科人力资源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宋菲菲不谋而合。她分享说“AI招聘数字员工已经在部分岗位投入使用了,预计人效提升可达20%”。

两会话题|2024年上海将新增就业岗位 55万人以上 代表热议“稳就业”如何落实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简历筛选和人力资源开发已经成为当前招聘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宋菲菲举例,传统招聘场景涵盖岗位要求撰写、人才搜索、人选推荐和招聘工作进展汇报。而AI的运用,需求者可直接与招聘AI数字员工对话,只需告知岗位、工作地点与薪资范围等关键词,即可生成一整套完整的岗位要求。AI招聘数字员工会不间断地搜索,一旦发现合适候选人,随时推荐给招聘专员,并协调候选人和用人方的日程时间,发送面试安排。对于不合适的候选人,AI数字员工会主动询问招聘专员原因,并进行纳入筛选条件,优化后续推荐。

“AI不是取代招聘人员,而是让信息筛选变得更为高效”,宋菲菲介绍,不但可以省去招聘专员大量的手动搜索与审核时间,还可以自动向合适的候选人打招呼以及索要简历,预约时间。“现在岗位招得怎么样了?”或”过去三天的工作情况怎么样?”,几个简单问题,即可获得图表、表格等格式的招聘情况统计,使招聘工作成果一目了然。“精准且高效地匹配就业需求与岗位供给信息,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市场:灵活用工亟待规范化

相较于传统就业市场,近年来灵活就业成为沪上新增就业的重要渠道。或许有人认为“灵活就业就是做网约司机、快递小哥。”在方研翔看来,随着数字技术革命,灵活就业的内涵和外延正在不断被改写。灵活就业其实是一种非全日制就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包括网络零售、移动出行、线上教育培训、在线医疗等。

两会话题|2024年上海将新增就业岗位 55万人以上 代表热议“稳就业”如何落实

相关数据显示,上海灵活就业的从业人员规模约300万人。方研翔认为,未来几年灵活用工市场仍有望保持超20%的年均增速,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突破万亿。面对这一趋势,建议通过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搭建人岗匹配平台、强化人力资源服务,为灵活就业群体拓展就业空间。

方研翔建议把灵活就业人员纳入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体系,并可按照国家和上海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同时要加强支持灵活就业的政策措施、典型做法以及自主就创业和灵活就业的典型事迹的宣传,营造鼓励支持灵活就业的良好氛围。

两会话题|2024年上海将新增就业岗位 55万人以上 代表热议“稳就业”如何落实

在松江区新桥镇,每天凌晨,一个自发形成的零工劳务市场在这里拉开序幕。灵活自由、工资日结是数以百计的务工者前来此处“蹲活”的原因。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体育大学期刊中心主任吴坚关注到这一现象后,带着学生凌晨来零工劳务市场调研走访。凌晨四点半,天才蒙蒙亮,市场早已沸腾,大量前来寻求工作的人已把雇主围得水泄不通。

“零工市场是扩大就业容量、完善就业市场的重要途径,零工市场的规范化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今年我要把这一民生就业问题带到两会现场。”吴坚代表说。就在今年1月,人社部发布了《关于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通知》,要求从8个方面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其中提到,规范零工市场服务定位。吴坚认为,原本零工市场更多是自发性的,现在政府认可其合理性、必要性,这是一个好趋势,政府参与补足工零工市场自身短板,也能进一步促进零工市场实现规范化、健康化、持续化发展。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