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上马赛道奔跑的都是幸运儿,这几位业余跑者的故事,“烟火气”十足

2023-11-25 09:51:00 - 东方网

转自:上观新闻

本周日上午,一年一度的上海马拉松(以下简称上马)即将鸣枪起跑。贵为白金标赛事的上马,具有独特吸引力,赛事中签率仅为13.7%。

每年上马,能跑上赛道的,都属于幸运儿。笔者通过随机采访,呈现几位业余跑者和上马之间的有趣故事。

有志不在年高

1996年首届上海马拉松,当时46岁的黄财富,以2小时51分53秒获得第12名。他出生于1950年,18岁时进入工厂,参加首届上马只因平时爱好跑步。

能在上马赛道奔跑的都是幸运儿,这几位业余跑者的故事,“烟火气”十足

11月26日,万众期待的2023上海马拉松就将在外滩金牛广场拉开帷幕。

由于各种原因,参加完首届上马后,他基本中断了跑步。2014年起,黄财富重启跑步人生。随着年龄增加,之前跑全马的黄财富开始涉足半马。今年上半年,他首次参加上海半程马拉松,成绩是1小时29分15秒。

今年10月29日,他带着夫人以旅游兼热身的目的,参加桐庐半程马拉松,成绩是1小时30分23秒。黄财富说,马拉松已经融入他的生活。他现在基本每天都跑步,更多扮演马拉松运动民间推广者的角色。

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他说:“现在的跑者赶上好时候,整个氛围很好,社会很关注,例如上马就有不同层次的赞助商。我们那时候跑步,全靠自己琢磨,哪有现在这么好的装备、这么全面的补给。”

能在上马赛道奔跑的都是幸运儿,这几位业余跑者的故事,“烟火气”十足

2023年11月24日下午,上马组委会召开赛前新闻发布会暨精英选手见面会,发布赛事相关信息。

这几天,黄财富很忙,一方面要配合赞助商参加一些活动,接受采访;另一方面,他还要张罗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友、跑友聚会。魏玉祥就是其中之一。

魏玉祥出生于1962年,目前定居杭州富阳,他早在1983年就开始跑步。1988年哈尔滨国际马拉松20公里组比赛,他的成绩是64分钟。1990年4月,他代表浙江参加第六届日本樱花山地马拉松23.7公里组比赛,获得第16名,成绩为1小时23分(相当于330配速)。1989年参加海口国际马拉松,尽管此前他因伤停训2个月,当天比赛温度高达30摄氏度,魏玉祥还是坚持完成比赛,成绩是2小时49分。他还记得那届比赛的冠军是张国伟,成绩是2小时24分。

能在上马赛道奔跑的都是幸运儿,这几位业余跑者的故事,“烟火气”十足

上马跑者在体博会现场领取参赛装备,提前了解上马赛事相关资讯。

从1990年底结婚后至2018年底,魏玉祥基本放弃跑步。2018年10月起,他开始恢复训练,5年来已经6次全马(嘉兴、厦门、无锡、徐州、杭州、北京)“破三”。今年北京马拉松赛2402人的“破三”大军中,就有他的身影,成绩是2小时56分26秒。在北马23395人中,魏玉祥排名第1415名,年龄组(60-64岁)679人中排第7名。

魏玉祥把北马和上马当成今年最重要的两次马拉松比赛。对于自己第一次参加上马,魏玉祥说:“为备战上马,我做了必要的准备。跑马拉松要练间歇、无氧、混氧,最终目的是提高专项有氧能力。”他参加了上周举行的建德马拉松半马比赛,以赛代练,目标就是本周上马“破三”。巾帼不让须眉

在上马赛道上,有越来越多女选手的身影。

赵倩,34岁,云南人。2007年,她考入上海体育大学新闻系,本科毕业后曾就职于迪卡侬、耐克等体育品牌公司。赵倩之后回到云南参与马拉松及越野赛的组织工作,结识了现在的老公申加升。随着申加升在越野跑领域的成绩提升,训练、比赛及生活保障方面需要更多支持,赵倩转而开始从事体育经纪人的工作。

能在上马赛道奔跑的都是幸运儿,这几位业余跑者的故事,“烟火气”十足

2022年11月27日清晨7时,2022上海马拉松于外滩金牛广场发枪起跑。

赵倩认为,最近10年是中国跑步运动发展的“黄金十年”。近两年,赵倩和家人每年有大半时间在国外训练及参赛。今年,他们一家三口的足迹遍布欧洲、美洲、亚洲,参与多项国际高水平越野赛事。

尽管训练、比赛的节奏十分紧凑,但赵倩还是会抽空跑步,锻炼身体。跑步不仅仅是工作,也已融入她的生活。她现在的目标是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跑步和越野赛,同时帮助中国越野跑运动员的成绩不断提升。

能在上马赛道奔跑的都是幸运儿,这几位业余跑者的故事,“烟火气”十足

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手参与马拉松运动。

今年是赵倩第4次参加上马。在上海这座城市工作和生活了10年,她对上海充满了感情。她的第一场半马在2013年上马完成,因此对上马情有独钟。这几天赵倩一直在上海,和同在这块热土努力付出的业界同行们交流沟通,畅想中国跑步运动的未来。

水涨才能船高

参加上马的大多数跑者,是普通的跑步爱好者。正是这些普罗大众,绘就当下马拉松运动的亮丽风景线。

能在上马赛道奔跑的都是幸运儿,这几位业余跑者的故事,“烟火气”十足

精英选手是马拉松运动的塔尖,更多的业余爱好者成为这项运动坚实的金字塔塔基。

来自上海大学的俞军备老师,今年是第3次参加上马,前两次都跑半马比赛(编者注:当时上马设置半马比赛),这次他“降级”参加健身跑。俞老师原本很想挑战全马,不过他不想浪费健身跑的“保留”名额。

俞老师这次参与上马,不仅仅是自己参赛。他通过研究上马的路线,准备在自己完赛之后,到33公里处为跑友加油助威。贴心的俞教授早早领好参赛装备,他说,“这样既可以早点看到上海体博会,还可以错峰,把周六时段留给外地跑者。”

俞军备当初跑步只是为了减肥。几年下来,这个“小目标”早已成功实现,他还发现跑步还有其他功能,尤其是文体旅结合。他在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参与发起校友乐跑团,身边聚集了四十多位上大老师和校友,大家经常一起在江浙沪“包邮区”参与跑步活动。

能在上马赛道奔跑的都是幸运儿,这几位业余跑者的故事,“烟火气”十足

很多选手参与上马,是因为对这座城市和城市文化的深深认同。

来自宁波的他,还在上海发动了一批和宁波家乡有千丝万缕关系的企业家,一起拉练、参赛。近几年,俞军备在家乡宁波塘溪组织跑步、越野赛等活动,邀请上海跑友和家乡名人童第周学习、工作过的宁波效实、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校友参加,宣传家乡,助力乡村振兴。

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男子马拉松半程和全程纪录先后被刷新;男子选手还夺得第一块亚运会马拉松金牌。与此同时,国内业余选手成为马拉松赛事的主力军,是马拉松运动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大众层面马拉松运动的发展,既营造良好的参与氛围,也夯实了马拉松运动发展的基础。上海马拉松,更为精英选手和普通跑者,提供了同场竞技的舞台。

作者简介:

陈国强,男,上海体育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闻传播学博士。中国田径协会新闻委员会委员。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