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预警通·证券业舆情周报2024年11月25日星期一
政策关注
1、券商保荐业务持续督导工作指引征求意见形成统一明确的执业标准据中证者报道,记者从业内获悉,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期组织起草了《证券公司保荐业务持续督导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并于近日征求行业意见。记者了解到,指引主要从三个方面明确和细化了持续督导工作要求:一是制定较为健全的保荐业务持续督导执业规范,形成统一明确的执业标准;二是针对可转债股债双性特点,制定可转债项目的股性持续督导与债性受托管理工作标准,解决保荐人可转债持续督导执业困惑;三是形成统一的持续督导工作底稿目录,覆盖持续督导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为保荐人编制持续督导工作底稿提供指引。
行业关注
1、谋求流动性提升部分中证A500场外基金“转型”据中证报报道,距离中证A500指数发布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该指数相关产品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逼近2200亿元,成为A股最快突破2000亿元规模的宽基产品。与此同时,部分基金公司旗下中证A500场外基金宣布“转型”,由此前的中证A500指数基金转型为ETF联接基金。业内人士表示,转型后的ETF联接基金将为基金公司旗下场内的中证A500ETF提供增量资金,有利于场内基金规模做大。
2、聚焦主业主责信托公司持续抛售金融机构股权
据经参报道,为聚焦主责主业,信托公司正在持续清退金融机构股权。近日,中航信托、百瑞信托、中海信托、外贸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纷纷挂牌出售所持有的公募基金、券商等子公司股权。数据显示,自2022年以来,已有中铁信托、华鑫信托、中航信托、山东国信、中融信托、上海信托等十余家信托公司先后出售所持有的银行、基金或券商等金融公司股份。
3、资金持续“搬家”债基频现大额赎回
据中证报报道,9月下旬以来,股市震荡回暖,债市行情波动加大,债券基金频繁遭遇机构投资者大额赎回。近期,又有多只债基因出现大额赎回,公告提升基金净值精度。值得关注的是,其中不少债基规模超过5亿元,并非迷你基金,持有人结构以机构为主。
4、券商密集接受机构调研透露各大业务新“打法”
据上证报报道,近期,中信建投证券、广发证券、国信证券、申万宏源、兴业证券等10余家上市券商及券商母公司密集披露了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从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来看,财富管理、投行、资管、自营等业务发展状况仍是重点问询方向;调研形式包括特定对象调研、分析师会议、路演活动、业绩说明会、一对一沟通等多种模式。
5、多点突破基金公司重塑ETF持续营销矩阵
据上证报报道,随着ETF的强势崛起,基金公司开始重塑持续营销矩阵。近日,多只ETF增加流动性服务商,部分已增至10家以上。在ETF规模超过3万亿元的当下,如何在白热化竞争中脱颖而出?优化产品竞争力、增加线上曝光度、提升持有体验,逐渐成为基金公司持续营销的发力重点。
6、清盘预警频发!逾400只基金离场据国际金融报报道,随着市场的波动,不少投资者选择赎回基金,规模缩水导致基金无奈清盘。今年以来,已经有427只基金黯然离场。11月21日当天,就有长盛安悦一年持有、浦银安盛中证光伏产业ETF联接和长信利广混合同日进入清算程序。年内除了已经进入清算程序的基金,还有一些基金在清盘的边缘徘徊,清盘预警不断。
同业追踪
1、东兴证券兑付短期融资券本息共计15.40亿元11月15日,东兴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11月16日发行了公司2023年度第七期短期融资券,发行总额为人民币15亿元,票面利率为2.68%,期限为365天,兑付日期为2024年11月15日。当日,公司完成兑付本期短期融资券本息共计15.40亿元。
2、南方基金旗下9只产品宣布降费
南方基金公告称,旗下中证500ETF、中证1000ETF、科创50ETF南方、科创100ETF南方、中证2000ETF、深证主板50ETF南方、南方中证500ETF联接(LOF)、南方中证1000ETF发起式联接、南方上证科创板100ETF联接等9只产品宣布降费。调整后管理年费率和托管年费率分别将至0.15%、0.05%。
3、西部证券控股国融证券新进展:财务审计完成,进入股东大会审议阶段
11月20日晚间,西部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确认收购标的公司最近一期审计结果的提案,根据相关规定,公司应在国融证券最近一期财务数据审计工作完成后,再次召开董事会审议确认本次交易相关事项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国融证券2024年1-9月财务数据审计工作已完成,相关数据较此前已审议及披露的国融证券1-9月未审计财务数据不存在重大差异,不会影响本次收购国融证券控股权的估值和定价结果。”西部证券称。
4、国泰君安: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事项获上海市国资委批复国泰君安公告,公司与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筹划由公司通过向海通证券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向海通证券全体H股换股股东发行H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近日,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了《市国资委关于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并募集配套资金有关事项的批复》(沪国资委产权〔2024〕211号),原则同意本次交易的总体方案。
5、兴业证券与北京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1月19日,兴业证券与北京银行举行战略合作交流座谈会暨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兴业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华辉与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霍学文出席座谈会并见签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兴业证券副总裁孔祥杰、北京银行副行长戴炜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6、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合并再进一步11月21日,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发布《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进一步明确了合并重组诸多细节,并披露将于12月13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包括重组报告书在内的22项议案。
负面关注
1、渤海证券: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公司于2024年11月13日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因涉嫌在历史上承做的某股权财务顾问业务中未勤勉尽责,证监会拟对公司作出责令改正、没收业务收入566,037.74元并处以罚款1,698,113.22元的处罚。
2、代销退出!多家基金公司终止合作11月18日,乾道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因业务发展和调整的需要,公司决定停止基金销售业务。而在乾道基金销售发布公告的同时,华泰柏瑞基金、新沃基金、金鹰基金和中海基金4家基金公司也在当日发布公告,宣布终止相关代销业务合作。
3、诉讼升级!中安科起诉索赔15亿,招商证券“反诉”2.87亿遭中安科索赔15亿后,招商证券反诉追偿2.87亿元,双方诉讼纠纷持续升级。11月18日,中安科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全资子公司中安消技术等近日被招商证券起诉追偿,涉案金额2.87亿元。10月12日,中安科公告称已起诉招商证券。关于追偿事宜,招商证券相关人士表示,此前对投资者索赔已经“应赔尽赔”,现在提起诉讼也是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量化大厂有员工被抓?求证:确有员工个人原因协助调查
11月20日传言称,“幻方量化员工因涉及券商返佣被抓”,对此,记者多方核实,幻方量化确有员工因个人原因协助调查。对于传言涉及的“券商返佣”,有幻方量化人士表示,公司层面没有涉及券商返佣,且交易佣金均为万一。此外,多方消息显示,上述协助调查员工为幻方量化市场总监李橙。
5、中天服务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一审败诉被判赔偿1474万
11月21日,中天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披露公司收到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暨诉讼进展。据公告,中天服务作为被告,在顾芬元诉公司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一案【(2024)浙05民初127号】中被判赔偿195.99万元,在武新明诉公司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一案【(2024)浙05民初128号】中被判赔偿1147.08万元,在冯小进诉公司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一案【(2024)浙05民初129号】中被判赔偿131.44万元。合计赔偿金额为1474.51万元。
6、东吴证券等新增恢复执行信息,执行标的8.3亿元法律诉讼信息显示,11月20日,东吴证券(601555)、湖北惠远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湖北维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等新增一则恢复执行信息,执行标的8.3亿余元,执行法院为咸宁市咸安区人民法院。
机构视点
1、国信证券:高景气周期下行业转型指南
国信证券研报指出,9月下旬以来,随着市场交易放大,两融交易扩张,证券行业进入了高景气周期,尤其央行互换便利工具被动提升了行业beta属性;如何摆脱“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行业周期循环,证券公司仍需在行业并购预期下加大资本储备、争取线上流量并转化、投行并购重组与股债结合、资管平衡好主动管理与指数工具业务、机构生态圈持续拓展等,这将成为下一步在行业内脱颖而出的重要抓手。
2、开源证券:监管趋严在预期范围内,个人投资者入市趋势不改
开源证券研报指出,本周市场成交额略有回落,但日均股票成交额仍在2万亿以上。近期,短视频、自媒体平台以及第三方投顾持牌机构监管趋严,严禁直播荐股,我们认为监管行动迅速,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维护投顾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短期业务面临整改,处罚和规范力度在预期范围内,长期看,对合规管控较强的头部持牌机构偏利好。个人投资者入市趋势不改,继续看好低估值且零售优势突出的券商。
3、中航证券:利好政策持续落地,券商估值仍有回升空间
中航证券研报指出,11月15日,证监会发布施行《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长期来看,《指引》有助于帮助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得到合理反映,有助于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此外,长期破净股也有望迎来投资机遇。继九月底国务院新闻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以来,互换便利操作工作启动,市值管理政策落地,在政策和流动性持续支持下,当前资本市场信心有望进一步增强,对券商经纪、财富、投资等多项业务形成实质性利好。
由上海大智慧财汇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编制。本报告基于合法取得的信息,但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任何据此产生的风险和收益皆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