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层面针对这一领域首次部署!

2024-11-25 11:45:00 - 金融时报

近日,国家数据局印发《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了到2028年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的目标,同时部署了可信数据空间能力建设、可信数据空间培育推广、可信数据空间筑基三大行动。这是国家层面首次针对可信数据空间进行前瞻性系统布局。

什么是可信数据空间?建设这一新型数据基础设施有哪些重要意义?

根据国家数据局给出的定义,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联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一种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是数据要素价值共创的应用生态,是支撑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重要载体。

简单来说,可信数据空间主要用于打通数据共享流通过程中的堵点,实现数据在不同主体间“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量”,为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机构提供可信的数据共享、开放、交易环境。

记者关注到,目前多地已经开展可信数据空间的实践探索。比如,今年10月,温州集中发布首批4个可信数据空间——营销数据空间、医疗健康数据空间、包装产业数据空间、鞋革产业数据空间。据报道,鞋革产业数据空间涵盖1.4亿多张鞋服款式图,9亿余个数据标签,打造了鞋履AI垂直大模型,可对外提供AI抠图,AI改款等数据接口服务,平台注册用户达5万多名,数据服务收入超900万元。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此前指出,数据基础设施通过数据空间、隐私计算、区块链、数据脱敏、数据沙箱等技术,实现数据在不同主体间“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量”,为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机构提供可信的数据共享、开放、交易环境,有效提升数据流通环节的安全可靠水平。

“可信数据空间的核心,在于可信管控能力、资源交互能力和价值共创能力等三项关键能力。”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可信管控能力确保数据流通过程中的身份可信、数据资源权责清晰以及应用服务的安全可靠,通过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手段,优化履约机制,保障各方权益。资源交互能力则通过数据标识、语义转换等技术,实现数据产品和服务的统一发布、高效查询及跨主体互认,促进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价值共创能力鼓励多方主体在可信数据空间内共同参与数据开发利用,推动数据资源向数据产品或服务转化,并按照市场评价贡献、贡献决定报酬的原则分配收益,从而形成一个公平、透明、共赢的数据生态。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8年,可信数据空间运营、技术、生态、标准、安全等体系取得突破,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要开展企业、行业、城市、个人、跨境等五类可信数据空间建设。

其中,在企业层面,支持国有企业和龙头企业建设企业可信数据空间。引导龙头企业与物流、金融、信息科技等生产性服务平台加强协作。对面向中小企业发展需求,提供普惠便利数据服务的企业可信数据空间予以重点支持。在行业层面,支持建设重点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大力培育金融保险、商贸物流、医疗健康、气象服务、时空信息、碳足迹管理类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赋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朱克力表示,可信数据空间在数字经济时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首先是促进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通过优化数据流通机制,提高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次,可信数据空间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为创新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撑,加速了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此外,还通过构建公平透明的数据交易环境,保障数据提供方、使用方及服务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数据市场的健康发展。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