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业报告:就业人员数9年内首次反弹,五个就业大省占比超36%丨高质量发展数据密码①

2024-11-25 15:57:00 -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陈洁

近期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4,从多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的就业人员的现状。

从就业基本情况来看,2023年,我国呈现出总就业人员反弹,二产、三产就业人员数量基本稳定,城镇就业人员持续上升等局面。

如果将时间维度拉长,2023年的总就业人员数量,是自2015年总就业人员数量进入持续下降轨道之后,9年内首次出现反弹。

但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在生育率与老龄化双重因素影响下,短期的反弹无法改变我国就业人员长期下降趋势。总体来看,我国的老年抚养比仍然在持续上升,人口红利也已经进入尾声。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各地就业人员与常住人口的比例呈现非常大的差异。一些省份就业人员/常住人口的比重仍然超过55%,一些省份则仅为40%出头。

中国就业报告:就业人员数9年内首次反弹,五个就业大省占比超36%丨高质量发展数据密码①

就业人员数短暂反弹难改大趋势

我国劳动力资源颇为丰富。根据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五,1982—199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了23.2%,年均增长1645万人;1990—2000年的10年间,增长了15.6%,年均增长1088万人。进入2000年以后,2000—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了13.4%,年均增长1082万人。尽管增速下降,但庞大的人口基数带来的绝对量增加仍然十分可观。

到2012年,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总量达到峰值9.3亿人,之后劳动年龄人口减少,2023年为8.6亿人。

不过,劳动年龄人口与就业人员并不是一个概念。中国统计年鉴2024也有历年的就业人员数据,从2015年开始,我国就业人员数就从此前的连续上升,转入持续下降的通道,但这一情况在2023年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改变。2023年就业人员数量达到74041万人,较2022年的73351万人略有增长。

这一情况的发生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比如劳动参与率的提升。也不排除有一些政策因素的影响,比如近两年一些省份改变了对高龄农民工清退“一刀切”的情况,使得更多人口可以被纳入到就业人员之中。

此外,从国际上来看,劳动年龄人口为16—64岁。随着未来我国延迟退休等政策的实施,就业人员的数量有可能在某些年份出现上升,但由于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趋势难以改变,就业人员数总体下行的趋势也难以扭转。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分析,16—59岁劳动力年龄人口数量在减少。从2013年到2023年,平均每年16—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净减少500万人—600万人左右,2023年净减少约一千万人,这会影响总体的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

此外,劳动力年龄整体也处于上升周期。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23年农民工平均年龄43.1岁,比上年提高0.8岁。其中,本地农民工平均年龄46.6岁,外出农民工平均年龄38.9岁。从年龄结构看,农民工中40岁及以下占44.6%,41—50岁占24.8%,50岁以上占30.6%。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一方面,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总体就业人员变老、变少的趋势难以从根本上发生改变,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劳动力资源仍较丰富且规模庞大,需要发展新就业形态以容纳更多就业人员,同时提高劳动参与率。

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在提高,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2020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75年,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比达到23.61%。我国需要通过继续提高“人才红利”,以对冲人口红利的下降。

就业大省的结构性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各省的就业人员数量有非常明显的差异。

统计年鉴显示,我国就业人员数超过4500万人的共有五个省份,分别为广东、山东、江苏、河南和四川,就业人员的数量为7057万人、5370万人、4840万人、4828万人和4722万人。这五个省份的就业人员数量,已经占据我国总体就业人员的36.22%。

除了这五个省份之外,另外有五个省份的就业人员数量在3000万人—4000万人之间,包括浙江、河北、湖北、湖南和安徽。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就业大省,就业人员数量/常住人口数量的比重也有明显差异。在排名前十位的就业大省中,浙江的就业人员数量/常住人口数量的比重最高,达到59.17%,说明这一地区的劳动力丰富且年龄结构较好。

与之相对的,河南尽管也为就业人员大省,但就业人员数量/常住人口数量的比重为49.19%。在这背后与人口结构有关:根据统计年鉴数据,2023年末,浙江15—64岁的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达到71.98%,河南为64.78%。

事实上,两地最大的不同,是河南长期为人口流出地,浙江长期为人口流入地。2023年,河南的常住人口持续下行,2023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9815万人,较2022年常住人口9872万人,下降57万人。而浙江在2023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66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0万人。

在2023年,浙江和河南的自然人口生育率均为负数,造成一增一减的原因,主要是人口流动的不同。且由于流动人口多数为劳动年龄人口,因此如何吸引劳动年龄人口,成为改善地方人口结构的重要一环。

这使得省份和城市越来越重视人口流入,甚至计划通过一套“组合拳”来吸引人口。

11月13日,在浙江衢州市发展改革委网站上,发布了一份《关于广州市、东莞市人口集聚工作的调研报告》。这份报告提出,7月30日至8月1日,衢州市政协副主席朱政带领市发改委、市人力社保局、市住建局、市资源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赴广州市、东莞市学习考察人口集聚工作。

考察发现,产业发展带动就业是促进人口集聚的最重要动力,建议要把招引市外人口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长期而言要推动产业“提质增量”高质量发展,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短期内要加快推进以住房保障为主要抓手的产业工人市民化改革。

这份报告提出了几个建议:首先,以高质量产业发展促进高效率人口集聚;其次,加快完善“促购为主、租赁为辅”的住房保障体系;再次,以人为本推动“产城人”深度融合;最后,优化产业工人就业创业支持体系。

北京上海人均工资领先

在就业人员占常住人口比重之外,另外一个数据也体现了一地的就业质量,这就是人均工资。

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2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中,北京和上海继续遥遥领先,分别达到218312元和229337元,远超全国平均水平的120698元。除了这两地,其他地区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均没有超过20万元。

而在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中,北京和上海也分别达到105931元和111347元,远超全国平均水平的68340元。除了这两地,其他地区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均未能超过8万元。

支撑高工资的重要一环,是北京和上海发达的第三产业。

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23年底,北京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高达922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例为81.67%;上海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为889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例为66.1%。

与之相对应的是,另外两个人均工资相对高的省份江苏和浙江,在2023年底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在总就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46.71%和50.5%。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北京和上海都在发展总部经济,在资金奖励、人才引进、服务保证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措施,也颇具成效。

比如,10月底,北京商务中心区管理委员会的消息显示,近日,北京CBD区域内4家企业被认定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截至目前,北京CBD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增至118家。

而据10月召开的2024年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百强发布会披露,上海作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机构集中地区,目前已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998家。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在比较高的人均工资的影响下,高素质人才会倾向于向这两个城市聚集,从而在资金、政策、区位优势之外,北京和上海的人才优势也非常明显,但也带动这两个地区的学历竞争非常激烈。在这背后,两地较好的高等人才培养体系,也为高学历人才的产出提供了基础。

从2023年两地的统计公报上可以看出,两地研究生在校生数量都比较多。其中上海在2023年拥有研究生在校生25.84万人,普通本专科在校生57.24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20.79万人,研究生数量超过高中生。北京在2023年拥有在学研究生45.5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61.8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21.7万人,在学研究生的数量甚至是高中在校生的两倍以上。

因此,在高工资之外,就业人员选择自己所在城市的时候,需要注意成本问题。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在一地的聚集,会推高一地的房价、饮食、通勤成本等,需要权衡自身的能力而做出选择。这是近年来为何多个就业报告显示,强二线较一线城市,更受青年就业人员欢迎的原因。

今日热搜